早餐吃得要丰富得像皇帝。养生专家如是说。
如有有时间有精力,有丰盛的早餐摆在眼前,大概没有人会拒绝慢条斯理地享受一顿像皇帝一样的早餐。
小时候,记忆里母亲几乎没有做过早饭,有时父亲会带着我到门口的早餐摊上,一碗馄饨或两个包子,匆匆咽下,绝对是件幸福的事情。父亲是个司机,经常出差不在家,我也大部分时间处于“无人管”的状态,于是整个小学时代,和父母吃早餐的时候寥寥无几。
每次开家长会,老师都会强调“一定要让孩子吃早饭”,每次母亲都会认真检讨,认为老师说得极对,于是第二天一早5点就会起床,洗菜、切肉、和面,大早上包出一顿水饺来。好在我睡得沉,到不曾影响到我的睡眠,即使被屋里亮着的灯或剁肉的声音吵醒,也能翻个身继续睡着。等到母亲算好了时间,将我叫醒,美美地吃上一顿水饺,然后正好上学去了。
第二天,必定早上依旧是水饺——因为母亲总是一次包很多。不到6点就母亲就会叫醒我,告诉我已经煮好了水饺,赶紧起来吃——而我看时间还早,通常是起不来的,翻身继续睡去。过十分钟后再被叫醒,我再睡去,如此反复,直到母亲骂骂咧咧地朝我发射一通怒火,才不得不爬起来,吃了四十分钟甚至一个小时前母亲煮好的水饺。母亲看我起来,终于长舒一口气,顺便埋怨一句“为了给你做饭一夜未睡”,然后二话不说就倒头便睡去了。第三天,必定是早早被叫起来的,不过是母亲隔着屋子在大声吆喝——人已经在被子里了,“饭已经做好了,你自己起来吃”,仿佛终于完成了历史性使命,至于我是否起来已经不重要了——总之,那碗水饺已经煮好了,摆在那里,吃或不吃,是你自己的事情了,母亲的责任已经尽到了——如此三天,也只此三天而已,直到下次家长会,周而复始。
之后就回到了往常的日子,母亲不再起床给我做早饭,我也不必提前一两个小时起来领母亲的情,大多数时间只能饿着肚子去上学。再大一点知道了照顾自己,算好时间,对好闹钟自己起床,想吃早饭就自己到早餐摊上吃点,有时间了就坐下来,来一碗馄饨、米线、朝鲜面,胡辣汤就油饼,热乎乎地喝上一碗,通体舒畅,吃完了路上跑快点,总之不会迟到;时间来不及了就买了包子、红薯之类的干货路上边走边吃——我的零用钱一向很充足,丝毫不必节省口粮。总之,母亲教会了我一件事——千万别麻烦别人,不然她会让你知道什么是麻烦。
上初中之后,学校离家很近,近到直线距离只有二十米——隔了一条小胡同就是学校的围墙,而正对着我家院门的围墙上开了一个卖烧饼的小口,我可以从烧饼铺直接进到学校去,无需绕到校门。我从家下楼走到教室需要5分钟,跑步的话5分钟可以跑一个来回——学校有段时间修厕所,每到课间厕所门口就会排起十几米的长队,我就会干脆跑回家上厕所,一点都不耽搁。
为了省时间,早上的时间被“统筹规划”地很精确。7点30分上课,我7点15分起床,起来第一件事不是上厕所,而是在炒菜锅里加上小半锅凉水,打开煤气灶。上完厕所回来刷了牙,锅里的水已经煮沸了,往开水里丢一包泡面,再打进去一个荷包蛋——有时还会切个西红柿加根火腿肠,盖上锅盖。然后去洗脸、换好衣服——面已经煮好了,盛到碗里迅速的吃完,然后背上书包去上学——到教室刚刚好7点30分,大多数时间不是前脚进门后脚打铃,就是踏着铃声进教室。次数多了,美丽的班主任MISS王对于我对时间的掌控流露出十分的惊奇,当知道我家就在学校隔壁时,教育我道:家离得近不是应该到的更早吗?为了鼓励我发挥优势还将班里门上的钥匙交给了我。然而我还是没有早到过,钥匙的作用大多数时间是用来应急——比如周末同学来学校玩耍或办板报之类进不去教室,就会跑到我家去喊我,三年的初中下来,班上的同学没有不知道我家的,简直就是临时门岗。
高中换了学校,考上了市区唯一的重点高中,高中离家稍微远一些,直线距离800米,需要过拐过一个路口。走路需要十分钟,跑步5分钟足够进教室。搁到现在说,我家也是妥妥的“学区房”。其实不是父母有先见之明,而是市区实在太小了,小到不过就那两条路、三条街,大家都住的不远。
高三之后我开始住校,吃饭一应在学校食堂解决,没了煤气灶和自己煮的鸡蛋火腿泡面,食堂的早餐只有稀饭馒头,菜又太过寡淡,不合我的胃口,好在半晌的时候会有加餐——每个窗口都售卖烧饼加菜——过了豆油的土豆泛着金黄金黄的油花,上面撒满孜然,夹在热气腾腾的油酥烧饼里,香气溢满整个楼道。
后来我上了大学,人生中最为自由的黄金四年。一到学校,就颠覆了我对早餐的认识,几乎每个宿舍楼都会有一间小卖铺,老板坐在门口,面前是一个小煤球炉子,上面放一只不大的铁锅,脚边是一篮子鸡蛋、一只铁碗、一碗翠绿的葱花、还有油、盐等调料。只要你说“要一个馍”,老板就会愉快地答应一声“好嘞!”在铁锅里倒上二两油——老板总是那么大方,比自家炒鸡蛋放的油还要多,生怕炒出来的鸡蛋不够鲜亮。他一只手拿着铁碗和筷子,一只手抓一只鸡蛋,熟练地在碗边上一磕,单手将蛋液倒入碗中,将蛋壳随手丢掉,然后用筷子在葱碗里和盐碗里分别一抹,将葱花、盐和着鸡蛋液搅拌均匀,等到油足够热了,哗地倒进油锅里,那黄橙橙的鸡蛋液就翻腾了起来,炒出好大一片。老板从保温箱中取了热乎乎的馒头,用小刀从中间划开,将刚炒好的滴着热油冒着热气的鸡蛋加进馒头里,递给你。这还不算完,老板身后是一张破旧的木头桌子,上面摆满了各种盆和碗,里面有炒好的土豆丝、胡萝卜丝、海带丝、豆芽菜、白菜、还有榨菜、芥菜丝、腌萝卜、酸豆角、葱花、香菜、自制的西瓜酱和辣椒酱——种类繁多,而且味道都不错,关键是随便加,不限量!在馒头里面抹上一层西瓜酱,再加上喜欢吃的蔬菜和咸菜——通常馒头会张着大口,直到实在夹不下为止,然后递给老板1元钱。只要1元钱,好吃到哭!
这还只是校内,出了校门你就知道什么叫吃货的天堂。出了西门正对着的胡同口,有一家烧饼夹菜,老板支了一张书桌大的铁板,下面是炭火,铁板上将鸡蛋、火腿、包菜碎分堆,一小堆一小堆的炒了,夹到刚出炉的烧饼里,撒上芝麻和孜然,拿着热乎乎的烧饼,一口咬下去,满口都是铁板烧的香气。然后递给老板1元钱。还是1元钱,便宜又好吃!
胡同口的左手边有一家鸡汁豆腐脑,通常早上9点钟就会卖完收摊,5毛钱一碗的鸡汁豆腐脑,加上两个狗不理包子,无论肉的还是包菜香菇都十分美味——我以前是不吃素包子的,却爱上了这家的包菜香菇包,以至于后来多次模仿,却从来不曾做出过那般美味的素包子。这一顿下来,也只要1元钱。
鸡汁豆腐脑的对面有一家“牛肉胡辣汤碗蒸豆腐脑”打擂台,他家的胡辣汤和豆腐脑都是8毛钱一碗,胡辣汤在一只巨大的双耳黄铜锅里小火炖着,那锅上还雕着龙头之类的图案,单是那锅就看着极其富贵;豆腐脑也不是一大缸的放着,用碟子形状的平铁铲子一层一层的撇出来,而是在向铁皮柜子一般的大蒸屉里一小碗一小碗的整齐地码着,客人要的时候才被老板小心翼翼的拿出来,用一只平铲轻轻闭去里面多余的汁水。牛肉胡辣汤里真的有货真价实的牛肉,大块大块的看得见吃得着;豆腐脑也更瓷实,加上腌制好的黄豆和芹菜丁,再浇上老板自制的牛肉酱,或是和胡辣汤两掺——都是十分鲜美。再吃上5毛钱的葱油饼,虽然多花了3毛钱,还是会觉得“物有所值”,满足感又得到了一次提升。
出了西门往南五十米马路对面有一排破旧的平方,有一家羊肉汤馆,起价3元,锅盔5毛钱一块。可以加肉加菜,卤煮的炸面筋、石花菜5毛钱一份,大肉丸子1元钱3个,加肉另算。我从没有加过肉,一来经济上不富裕,二来汤里肉已经足够多。我只加过一次卤煮面筋,5毛钱的面筋加进来,连锅盔都不用吃了,单是面筋就吃得饱饱的了。想多吃几样就要“四味菜”,面筋、石花菜、肉丸子、羊肉都有了,老板还会问要“块肉还是切肉”,块肉就是卤煮好的羊肉丁,在砂锅罐子里闷着,切肉就是大汤锅里煮着的白肉,盛汤师傅用长长的铁钩子从汤锅里捞出来,放在锅上的铁架子上稍微沥去汤汁,然后现切过秤。这种“四味菜”我只在开封吃过,后来到了洛阳,汤虽然多,却再未见过这种吃法,如今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去年返校故地重游,那片平房已经被扒光了,街道焕然一新,记忆却还停留在大四那年的冬天,打了一宿的夜市出来,吃上一碗热腾腾的“四味菜”,手脚都有了热气,那感觉,千金不换。
南门口还有酸菜卷饼、鸡蛋灌饼、小笼灌汤包、各种粥,再往东,到了苹果园(地名,在老河大校区东边,并没有苹果),三妞包子、驴肉汤、羊双肠、葱油饼等等,一路吃过去,可以一周不重样。
大学毕业之后来到洛阳,洛阳是名副其实的“汤城”。羊肉汤、牛肉汤、驴肉汤、豆腐汤、丸子汤、不翻汤……倒是过足了喝汤的瘾。我最爱的是丽新路上河洛中学对面的“南街小碗牛肉汤”,每次喝汤都要上2元钱的焦炸丸子,吃完了回碗再添上大半碗汤,然后泡饼,一顿吃完可以顶上一天的饥。从家过去开车要半个小时,上班也不顺路,喝汤就成了周末、节假日的奢侈之举,通常放假都会在家睡懒觉,但是只要说“明天早上去喝南街小碗牛肉汤”,我就会早上6点就激动地爬起来,比上班起得还早——这就是美食的力量,对吃货尤其管用。第一次带儿子去喝汤的时候,他开始不肯喝,后来就喝完了他爸碗里的汤,吃完了他爸要的饼。
儿子3岁之后平时都是在幼儿园吃早饭,周末和节假日也不睡懒觉,甚至比平时起得还要早。想到儿子饿着肚子玩耍,虽然极不情愿,还是跟着起来,弄出一顿可口的早饭给儿子喂饱(这家伙被我养得口味极刁)。自己小时候无人给做早饭,那时候就在想,等我有了孩子一定不会让他饿着肚子上学去,吃妈妈做的早饭,一定人间最幸福的事情了。
题外话:
2017年的9月初,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女作家青青,我们交谈地并不多,她写的书却给了我很多启发,脑海中也有了就某一个题材写一部散文集的想法。思来想去,决定就写些日常琐事,一来题材简单,适合我这种初级写手,二来觉得有话可说,生活是源源不断的素材。题目就暂定了《一日之计》,也下功夫列了个提纲,给自己出了十个命题,例如早餐、化妆、上班、做饭……之类的题目。然而,写起来却计划赶不上变化,除了早餐这篇如预期般完成,其它的完全偏离了初步设想。甚至,哎!有些以后再唠叨吧。
时间上也是一拖再拖,从预计2017年年底完成,推到2018年阴历年完成,再到现在还是没有完成!!!
索性不再拖下去了,有多少发多少。文章不能放,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章越放越不满意,再放放就恨不能全部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