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新来的钢琴老师微信给我,反映了她给柯言上第一堂钢琴课的情况。老师说今天上课的重点主要在于纠正之前的一些细节问题 ,然后调整手腕放松的状态,还有习惯 ,因为长期没有注意,现在纠正起来有些困难 。于是老师在教学上严格要求 ,可能她一时间还没能适应 ,上课有点情绪,不过她性格很好,很快转换了情绪。
晚上睡前和孩子交流了当天钢琴课的感受,她的感觉的确不太好。对于课上没有达到老师要她手腕放松的要求,心情很沮丧,对老师的严格要求有点害怕,于是反应出来的态度有点迟疑和退缩。从这件事我看到她的自信心暂时还不够强大,需要建立,所以,我接纳了她的情绪,肯定她再一次成功地管理好了自己的情绪,是一个会管理情绪的人;也肯定了她在弹钢琴方面的优点,比如老师们都说她乐感好,练琴很努力,喜欢钢琴等,鼓励她一定可以达到老师的要求。她也用语言暗示自己,总有一天我可以!我又引导她想想有什么办法能让她总有一天达到老师的要求,她说需要多练习。我说:是呀,你真有办法。弹钢琴是一门技术,熟能生巧,多练就能掌握正确的手法,达到老师的要求。她告诉我老师要她明天单手练20遍,一共40遍,很害怕自己坚持不了。我告诉她可以一步一步来,要求一定要达到,我也相信她一定可以达到。目标和要求不能降低,但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多肯定她已经做到了的部分,采取接纳,肯定,鼓励的方式,相信她会逐渐有信心去克服今后在学钢琴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由此逐渐建立良性的自我反馈机制,敢于面对其他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
由孩子在面对困难时候的反应是乐于探索,敢于尝试还是怀疑和退缩,就能看到孩子内心的自我反馈机制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是建设性的还是破坏性的,是在加强还是在削弱。所以,要想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就必须帮助孩子建立良性的自我反馈机制,使她在面对困难时做出的反应和决定让自己更有力量,是在强化自己,而不是弱化自己。良性的自我反馈机制是跨越从能力到自信的桥梁。那么,自我反馈机制是如何形成的?当孩子所处的环境,所听到的语言,所感觉到的情绪,即孩子的信息输入源是正向的,愉快的,舒适的,他(她)就会将之解读为接纳、满意等积极的感知,从而形成的观念和信念是:我可以,我行。即使错了,我也没有受到批评和指责,我还可以再去尝试,于是他所反应出来的态度就是乐于探索,敢于尝试,敢于争取,敢于面对;反之,如果孩子接收的信息是不被接纳,不被欣赏,不安全,那么他的自我反馈机制是不良的,他反应出来的行为会是退缩、怀疑和束缚。自我反馈机制的重要性在于:它是隐形的,潜藏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每当面临现实,自我反馈机制就像汽车的导航系统,在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自动启动和运作。因此,作为家庭中引导孩子环境核心的父母,一定要升级自己的教育智慧,改变自己的不良观念,打破孩子内心已有的恶性循环系统,重新构建自我,输入新的信念,构建新的反馈机制。重新输入建设性的话语,构建良性循环。
建设自我的反馈机制获得的信息是:鼓励,欣赏,接纳,肯定。肯定是建立良性反馈机制的基石。肯定不是表扬,不是赞美,是如实,如是的接纳;具体,真实,不评判;尊重事实,不夸大不贬低。只有建立在真实的反馈上,才有可能内化为自我肯定。积极的建设性的反馈机制是让自己的真实水平和现实水平处于同一高度,从而充分发挥潜能,不过度自信,导致狂妄和夸夸其谈,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也不自我贬低,使现实水平低于真实水平,耗掉了不必要的能量。
2016.9.10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