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不是都听过“断舍离”?断舍离就是扔扔扔吗。你也许会想,扔东西还需要人教吗,而且扔了我还得买啊,断舍离被一些文章断章取义的蛮多,这个概念也被妖魔化了。所以作为一个断舍离实践了四年的践行者,今天我想跟大家来分享一下我与断舍离的故事,以及我所理解的断舍离。
有的小伙伴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体验,心情不好的时候,去整理东西,心情会有变了好了点。尤其是全神贯注的去整理东西,会得到一种全然的放松和喜悦。我一直是个整理爱好者,源自于家庭的教育,爸妈会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所以我一直觉得大家都是喜欢整理东西的。直到到了大学,看到宿舍的其他三个彪悍的宝宝,他们的物品都是哪里有缝塞哪里…
毕业之后,我一个人带着一个小包,来到我现在定居的这座城市,租上一个小小的房子,便开始了一个人打拼的新生活。一个毕业生,有了工作后,就有了经济收入了。于是开始买买买,各种东西,从生活用品,小家电,到衣服化妆品,再到书籍,不到半年的时间房子全部塞满了。后来,搬了好几次家,真的只有搬家的时候,才能看到自己拥有的物品竟然那么多那么多,我记得最后一次搬家,足足有八九个搬家袋。小伙伴们是不是也有有类似的搬家经历呢。
直到13年,我偶然间遇到了《断舍离》这本书,然后实践到今天,已经近四年了。这些年的实践,并不是连续的,是断断续续的实践。但是越到后期,对其理念精髓理解的更加深刻。断舍离的思想对我这几年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基于这个标准我做了几个人生中的重大决定。
什么是断舍离?
举个例子来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断舍离。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空间,“水不断涌进来,但是只进不出的水池”。时间长了,池子里肯定是污泥淤积,水质也变的浑浊。我们就像鲶鱼一样,困在这样的淤泥环境里动弹不得。就像家里堆满了物品,把空间全部堵死了,我们也不能自在的活动了。
可是为什么我们察觉不到呢?是因为不管有多少淤泥,最上层的水一定是清澈的,而淤泥是一点一点悄无声息地往下沉淀。如果我们只是关注最上面一层水的话,就自然察觉不到我们已经深陷在淤泥里了。虽然察觉不到,但是物品多了,我们是不是会觉得莫名的疲惫,没有精神呢。那是因为水下的淤泥,已经死死困住了我们,让我们无力动弹了呀。
那“舍”就是将里面的淤泥逐渐清理,“断”是从源头控制进入的水,”离”就是整个水池处于一个活水系统状态 。如果让水流动起来,整个水池开始变的清澈,生活在里面的鱼儿,是不是觉得这样的生活空间是很清爽的状态呢。这就是断舍离的要义。控制“断”,练习“舍”,进而达到新陈代谢的“离“的状态。
如何筛选物品呢?
把断舍离比喻成一个操作系统,不断筛选自己需要的物品,是断舍离的一个基本行为动作,而断舍离就是由这些选择的小循环组成 。
那么怎么判断哪些物品是我需要的呢?有一个筛选标准吗?这里介绍断舍离最核心的判断法则-----当下自我轴。当下自我轴由两个轴线组成,一是时间轴,一是自我轴。时间轴就是过去,现在,未来;而自我轴就是以我为中心。时间轴与自我轴的相交之处就是“现在”的“我”需要的东西,符合这个标准的才是应该留下的物品。
第一点,自我轴的意义,物品的选择权到底在哪里?举个裙子的例子,大家的衣橱里会不会也有一件很贵的买了好几年的裙子,款式已经out了,但是对着这样一件裙子,是很难舍弃的。当你扔的时候,就会好纠结,因为这件裙子当时买的真的好贵的。
注意哦,裙子很贵,你的注意点在哪里?对了,在裙子的商品价格上。让我们把选择权从裙子转到我们自身呢,问问,这样一件裙子真的是现在的我需要的吗?因为我需要,这件裙子才有她的利用价值。但是现在的我,并不需要,所以,这件裙子就可以舍弃掉啦。虽然是个很简单的例子,但是体验过这个纠结过程的小伙伴,肯定是深有感受的。
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刻在做选择。有的同学会立志去过减法生活,但是没办法坚持下去,甚至不知道从哪里下手。那是因为我们一直关注的是物品本身,把选择权交给了物品,所以永远扔不掉。记住,所有的选择权在自己身上。断舍离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回归到自己本身真实的感受,不被外界的人事物去干扰,重新把选择权放在自己的手上。
再举个线上课程的例子哦,我先分享下我今年线上课程的情况,我一共报了输出力课程和简笔画两个课程,而现在专注在输出力上,从学员到现在的培训师,一直垂直发展下去。我为什么选择输出力课程,从自身出发我有三点内在需求:首先,输出力教的输出系统,是一次学习系统的升级,我学的是一种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纯粹的一项内容。以后再学什么内容,都可以用打抽屉的方法快速的上手。
其次,母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是很重大的,所以教育的基础,就是我作为妈妈首先要修炼好自己,以身作则。除了以身作则,如何用语言去教孩子,用他能明白的话语去讲给他听,让他更好的了解到这个世界,这也是我在输出力担任培训师,不断打磨的技能。
最后一点,输出力的课程初衷是让我们从消费知识到投资知识,二阶课就是赚回学费的机会咯~~基于这三点,我选择在输出力去累积成长,在这个土壤里发芽生根,抽枝散叶,最后变成参天大树。
所以大家可以看看自己的课程,是不是会报的很多,没有时间去听课,更不谈消化课程内容。最后囤积的课程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怪兽,逼着你往前走。这时候停下来想想,选择权是不是已经不在自己手上呢。
扔不掉东西的三类人
我们再来看看时间轴,聚焦应该放在“现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当下”。有三中类型的人是扔不掉东西的。逃避现实型,执着过去型,担忧未来型。
逃避现实型的人,会觉得“扔东西真的好麻烦”,这种类型的人太忙碌,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呆在家里,所以也办法收拾屋子。多数情况下,这种人都是对家庭有所不满的,不愿待在家里,所以就找各种各样的事,让自己在外面忙碌起来。加上家里乱七八糟的,所以就更不想待在家里了。慢慢的,这样的恶性循环会越陷越深。
执着过去型,会觉得“扔东西真的好可惜啊”,这种类型的人,即使是现在已经再也不会用过去的东西,也非收着不可。比如一些旧物,一本旧杂志,一个旧包包,统统收起来。家里变成破烂品聚集地。把自己的价值与物品联系在一起,产生了共生的联系。物品的存在,代表这自己的存在感。
担忧未来型,也是三类中人数最多的一类。最主要的体现就是比如囤东西,随时开启囤积松果的小松鼠模式。要是不囤积东西,他会变的很不安,很焦虑。物品是我们安全感的一个投射,一般情况下,物品数量与主人的不安程度是成正比的。记住哦,占有并不等于拥有。
一旦我们理解了自己是哪一类人,就很好判断出自己真正的内心世界。物品的存在,以及你对物品的一种处理方式,都是你内心世界的一个投射。所以断舍离称之为心灵整理术,就是这样的一个原因。
那我们来回顾下今天的内容哦,断舍离是什么?断舍离就是不断的筛选当下自己需要的物品。筛选物品的标准就是当下自我轴——选择权在于自己,而时间轴判断一定是现在。断舍离所带来的这种减法哲学,让我们重新回到生命的本初,减去那些不必要的东西,把宝贵的注意力去珍惜现在留下的事物。
断舍离,从整理你的衣橱开始练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