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公司里来了一个大叔,浓眉大眼的,中等个子,穿着格子衬衫,据说是公司供应链项目的工程师。 入职已经好几天了,还没来人力资源部报到,平时都在项目现场培训,在办公室没露过几次脸,每次来,和股东打个招呼,就走了,后来我才知道,他是公司唯一的股东从南京请过来的,大家都叫他Peter。
江浙一带的男人,说话轻声细语,很温柔,Peter大叔也不例外,说话经常是笑咪咪的,普通话夹着上海腔,很好听,他上岗也有半个月了,但是一直没办理入职手续,这一天,他刚好在办公室里,貌似前期的培训已经结束了,我请他到人力资源部办理入职手续。
“工资是多少,和您谈过了吗?”我问
“这个副总说单独和我谈,现在还没谈呢。”
“哦,好的,那您期待的薪酬是多少?以前您的工作经历这一栏是空白的,您可以帮我填清楚吗?”我继续问
“当然可以的,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和他们协商的部分我去找他,不会为难你。”Peter大叔笑眯眯的说。
入职办理完了,因为是公司股东把他从外地请过来的,所以住宿也由公司安排,董事长这个时候很慷慨,把一套他闲置的住房借给了Peter大叔住,没有收费,Peter大叔很开心,带着随身不多的行李,很快就入住了。
二、
公司新的项目是和一个当地的大国企合作,我们帮这个国企做供应链的管理,说白了,就是把国企不愿意做的紧固件的管理拿到自己的手上来做,库存产品的金额由我们来承担,他们要货的话就直接到我们管辖的仓库去购买,最后结账。 Peter大叔作为运营过紧固件供应链项目的人,被股东航总从南京请到了昆明,来做这个项目。
没过多久,我们和这家国企的合作协议就签订下来了,Peter大叔和我说,“我是来帮忙的,现在合同已经签订完了,我可以走了。”
“您回去有其他的项目要做吗?”我问。
“这个倒是没有,回去随便找点什么事情做做吧”Peter大叔说。
紧固件的项目终于落地了,Peter大叔没走,那段时间,董事长还有股东副总是和Peter大叔开会 ,一开就是几个小时,有段时间总是会听见会议室里很大的声音,有时候是开心的哈哈大笑,有时候却是此起彼伏的争执,Peter大叔也有急的时候,但是很少,他急起来的声音也是很大声的。
有一天,Peter大叔来我的办公室找我,要请假条,说是要回南京家里一趟,我给了他请假条。
“我要回去带些行李过来,然后和家里打声招呼 。”他说这些话的时候眼睛里闪着光,和之前来的只是淡淡的微笑不同,
“不知道这边的房子贵吗,我想我努力应该可以在这边买房子,然后把家里的人接过来。这边天气太好了。。。。。。” 那样的表情,是一个男人看见梦想终点时的表情。
三、
我接到通知,确认Peter大叔的岗位和薪酬,底薪3500,提成按照销售总额的1%计算,确定岗位,销售经理。 董事长是公司的大客户销售总监,他很喜欢Peter大叔,因为Peter大叔性格温柔,他不论说什么,Peter大叔都不反对,他说要做什么,大叔都是支持的状态。
公司以前的尾款没收回来,Peter大叔去了,有谈不下的客户,Peter大叔去了,有不好说话的客户,Peter大叔去了。有新的销售人员来,Peter大叔也带着熟悉客户去了。 那段时间,Peter大叔脸上总是洋溢着一种自信的微笑,董事长也总是把他带在身边,第一个月,他因为帮公司收回了过往很长时间没收到的尾款,工资拿到了7000多,拿工资的时候他特别开心,发工资的时候,他说“这么多啊,比我以前的都多。”转身就请所有同事吃饭。 他和我说,“我和客户的关系很好的,他们也觉得我人不错,你看,钱都收回来了,我是很久没喝酒了,为了收回这些尾款,我也是豁出去了,喝得胃都疼了。”话里有埋怨,但是更多的充满了自豪。
但是这样的日子没多久就结束了。
四、
因为收一笔款项,Peter大叔和客户产生了口角,转过背,客户就在董事长面前告了Peter大叔一状,董事长把他叫进了办公室,出来的时候大叔一脸严肃,默默的回到自己的座位前,很久都没说话。
从那以后,不好的事情一件又一件的发生。 我们是商贸公司,其实就是简单的进货销售,没有自己的生产厂家,董事长以前是跨国公司的销售,后来不做职业经理人了,用了5年的时间,利用当时的人脉资源和货物资源开了现在的这家公司。 国企客户的一个重要的采购因为和Peter大叔沟通不畅,在背后又跟董事长参了一本,要求对接销售换人。
董事长很恼火,立刻换了一个新的销售去对接。 紧接着,因为沟通的问题,Peter大叔承诺客户的到货时间,最后供应商根本就做不到,导致客户投诉 ,最后董事长出面,花了点时间才摆平。
这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发生,董事长对Peter大叔的意见越来越大。 在办公室,几句话不和,董事长会急的直接开怼,“你到底懂不懂,这么简单的东西你都不会,说了你又不听,你是干嘛来的!你就是个猪脑子”
Peter大叔这个时候总是低着头,没有任何回复,公司所有的人都了解董事长的脾气,发起飚来说话是很难听的,但是没人敢回嘴,因为公司是他的,并且他是公司撑着销售的那个人。
五、
Peter大叔的性格变了,以前爱说的爱笑的,后来基本看见我们都不说话,要说也是感觉顾虑很多,董事长在办公室的时候,他总是一言不发。 再后来,因为不会使用电脑,还有邮件功能,导致很多事情滞后,因为报价误会,和同事也产生了摩擦,看的出来他很难受,再加上经常被董事长和股东骂,整个人越来越阴沉。
到这个时候,我才基本了解了他的情况,他以前是南京一个外企的员工,这个企业是做配件的,他二十几岁就被招进厂做了员工,工厂规模很大,也比较正规,他在这个厂里呆了很多年,当时是做仓库管理,后来做配送,再后来和太太把公司的配送包了下来做,再后来,因为公司效益不好,改制,精简了很多业务,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和太太都失业了。
“我要走了,回南京。”每次他沮丧的时候,都会说这句话,但转天又信心满满的处理各种事情,最开始提,我们所有同事都劝他不要走,到了后来,大家也都习惯了。
他也经常说,他是76年的,小学文化,不会电脑。他还说他一个人在这里没有亲戚朋友,很孤独。 做好一些事情,开拓好一些客户的时候,他就很开心,被董事长骂,就很沮丧。虽然有成绩,但是距离董事长对他的期望还是差别很大 。 公司的销售都是按提成拿工资的,没有提成,每个月就只有死死的那么多底薪。
六
就这么来回了折腾了好几个月,有一天,他说要请我吃饭,我答应了。
我带他去吃泰式火锅。我们吃着,他喝着酒,说了很多。 他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公司的股东,后来他们聊的挺开心,于是成了朋友,股东听说他曾经在供应链的公司呆过,于是请他过来做我们公司项目的顾问,他一开始来也就是打算来帮忙的,后来项目的合同签订了,股东和董事长劝他留下来。 他认为董事长虽然说话难听,也骂过他不少,但是一直对他是很好的,随时请他吃饭,交他销售的技能,还把房子免费的提供给他住,只是他太笨了,文化又低,学了很久都学不会。是他对不起董事长,他就算走了,也会把股东和董事长当成兄弟,因为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拉了他一把。说这些的时候能轻易的感受到他的沮丧,那种中年男人的沮丧。 因为他这两年经常不回家,又没有稳定的工作,太太提出了离婚,他说“我不能离啊,离了,家就散了。” 他女儿在南京上大学,他说他女儿从小把他当成偶像,虽然自己的学历不高,但是女儿一直觉得自己是个超人。 他还说,董事长说他到了这个年纪,现在事业还起不来,不会有机会了。他说着,说着,眼看着眼泪要留下来。 他和董事长说,他要离职回家了,回了家,可以去做大车司机 ,但董事长说大车司机没有前途。 最后,我问“那你这次是决定要走了吗?” 他点了点头。
第二天,他书面的离职申请就放在了我桌上,上面有董事长的签字。
七
Peter大叔,终于离职了,离职签下来的那天,他特别开心,他私下和我说,他有种解脱的感觉,在离开之前,他去了一趟上海,又回了一趟南京,其实在辞职的时候,是提前做好了准备的。
辞职的那天,他请全公司的同事吃饭,大家都很开心,只有董事长一人很闷。 最后临走的时候,他给我发了消息,他说,以后他有机会来昆明,一定会再回来请我吃饭。
人生的可能性我认为有很多种,我并不赞同一些观点,销售就是人上人,而仓管、而大车司机就是低下的职业吗?每个人都有他擅长的,且每个人的经历学历性格不同,每个人有权利找到令他满意的生活方式,这个方式,和其他任何一个人都无关。
后来,他去了上海。 我们还保持着联系,他离职以后第一次给我电话,说他在上海已经在朋友的帮助下安顿下来了,他联系了一个工作,是做公务车司机,销售的部分他还想再试试,于是和以前公司有往来的供应商联系,他们有人愿意给他机会。
这些话,他都是笑着说的,电话那头又浮现出那次他请假的时候和我说话的表情,那一天,他的眼睛在闪闪发光。
雨后的天上有彩虹,还不错,下过雨,还是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