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很小就有听故事的习惯,所以我会找些儿童故事节目给他听。今天偶然听到一个学生发现了热水比冷水先结冰的故事,故事没引儿子多大兴趣却让我震惊不已。于是立既查阅资料竟然真有此事,据说科学都还没有一个合理解释,但这却是一个很久以前就发现的事实。
我震惊的不是热水竟然比冷水先结冰,也不是到现在竟然没有一个科学的合理解释。我震惊的是这个连儿童故事里都会说的事,我这个过了而立之年的人竟然不知!那么我究竟错过了多少个我本该知道的事?
读了些书才知道自己有多无知
今年之前鲜有看书,一年加起来可能也就两三本,平日里大多浑浑度日。可儿子渐渐大了,眼看着要上小学。偶然问我的问题也越发难答了。我虽不求上进但也不愿在儿子面前显的无知,便开始发奋读书。不求闻达,只求解答儿子问题时不太窘迫。
于是知道了善写推理的东野圭谷;喜欢特例独行的王小波;徐志摩原来也写小说等等还有好多好多。原来我不知道的有那么多,有时候我也惊叹我竟然一直这么无知的生活着。
好在我现在开始读书了,正努力学习那些我本该知道的事。更重要的是想用自己的学习态度给孩子做个的榜样,想把自己学习的知识尽量多教给孩子,绝不让他年过而立还如我这般无知的生活。
努力去写作才知道,原来有那么多比我优秀的人
以前我会为了一篇500字的部门通讯稿而纠结一个星期,每个字都如挤牙膏般费力。后来看了点书发现了简书,于是也开始学人拿笔写作。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总算将那东倒西歪的字拉在了一条线上,磕磕碰碰的句子捋的顺畅了点。当然那通讯稿500字早已不在话下,有这一点点成绩之后竟有些飘然了。
为了能够继续进步,便打开了一些简书上的文章随意浏览了一下。这随意看的几篇竟都让我无地自容。那诗歌写的三五成句清新灵动、情真意含,并不似我写的那般简陋空洞毫无内涵;别人的小说写的情节细腻给人遐想空间,也不像我的叙事拖沓主题不详;最后那90后写的“鸡汤”竟也让我喝的感觉味正有营养……
接着又看了些“大神”级别的文章,句句看似普通又句句千锤百炼。每句多一个字不好,少一个字又不行,简约而不简单。它可以是字数不多的干货文,言简意赅直奔主题;也可以是精雕细镂文学美文,字里行间风花雪月,段落之间行云流水……
总之努力写作过程中我知道了,原来有那么多比我年青比我优秀的人,而且还在不停努力。看完别人的文章后,回顾自己以前的文字竟有点不堪入目。比较之中长短自现,原来我离写的好还有那么大的差距。
认识不足给我前进的方向,庆幸的事现在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知道不足就会有努力的方向。缺啥补啥总会在磕磕碰碰中慢慢进步,知不足而后进取长补短。
也许热水之所以先结冰,就是因为它会比冷水先感受到寒冷,更能体会寒冷。就如我们这些80后其实比90后对知识的需求,学习的必要性更加迫切。更能感觉到无知带给生活的影响,更能体会不努力就会很快被社会淘汰。所以我们80后应该多吸收这些寒冷,加倍努力争取比这些优秀的90后先“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