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
无论是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理解力都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日常生活的不断积累达到不断提升。
6.1生活中的“积累”
生活本身蕴藏了一切哲理和智慧。
所谓阅历,即观看和经历——观看周边,历练自己。
生活即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学习即生活。
生活中积累是最珍贵的积累。
卢梭说:“生活即教育。”
生活的一切细节都可以成为教育本身,包括鸡毛蒜皮、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
成年人是孩子们模仿的对象。而模仿成年人的生活则是他们最好的游戏或者“工作”。
19世纪的意大利教育学家蒙特梭利博士创造的以她为名的教学法的核心宗旨即“儿童的工作”。
“工作”渗透到一切“生活”和“教育”的环节。孩子们最初的工作就是通过“日常生活板块”的训练提升“感官练习”,从日常盥洗到穿脱衣物;从餐桌准备到清洗餐盘;同时辅以特制的教具发展孩子的大、小肌肉群的协调工作和感官功能的敏锐性;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其它相关教具帮助孩子在摆弄和操练中自我习得语言、数学、地理、音乐、常识……等等相关文化知识。
在“生活日常板块”中,所有的教具,家具仅以调小尺寸的方式让孩子即生活在真实中,又利于他们生活,孩子们从第一天进入学校生活就要学着自己把饭、菜装在盘子里,吃完后,自己清理厨余,自己洗盘子等……过程中餐具砸了没关系,饭菜撒了没关系,盘子洗不干净没关系,孩子不断的生活、学习、练习,他会越做越好。生活锻炼了孩子们的感官。
个体“精神胚胎”的发育在于感受,这是西方从卢梭到福禄贝尔再到蒙特梭利无一例外都极其强调“感官教育”的根源,也是“感觉统合”的鼻祖。
蒙特梭利教育起源于罗马的贫民窟,为底层劳动人民的孩子创建“儿童之家”,甚至在弱智儿童身上都产生了神奇的效果,从此闻名于天下。如今却成了商人的“生财之道”,价格极其昂贵。尤其在英国皇室的小王子乔治也去接受蒙氏教育之后,更是让其身价百倍,让广大的劳动人民望洋心叹、可望而不可及。与其花费大量的金钱,不如带着孩子好好生活。
前提是,你是一个健全、成熟、理智、全面的成年人,会享受生活的人。能够在生活的细节中体会到乐趣,和孩子一起分享成长的快乐。
昂贵的教育背后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未必是个健全和成熟、理智的人,对于金钱和利润的过度追求势必暴露了人性的弱点,教师的状态自然被老板影响,同时教师队伍的良莠不齐也是公认的社会现象,靠人不如靠己,提升自己是硬道理。
我曾见过一个母亲带着三、四岁的孩子买菜,让她决定今天吃什么,顺便教会孩子认识几种新的菜……孩子的母亲看着只是个外来的打工妹,但在我眼中反而比很多高知妈妈更懂得教育,她教会了孩子生活……相形之下,城里的孩子只认识餐桌上的菜只是少数吗?
把这个环节扩充一下,家长带着孩子一起买菜。先是回忆了昨天吃了什么,锻炼了孩子的记忆力;根据营养配比关系和预算由孩子决定今天的食材,在付钱、找零、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博弈、交往和合作,同时锻炼了心算、口算……最重要的是孩子学会了选择和决定……难道这些不是教育中的实践?
类似这样的学习还有很多:比如说负责择菜,了解植物的根、茎、叶,学会细致观察,分辨哪些发了黄,哪些有点烂……自己择得菜,吃起来更香吧……
逛街、购物,学习服饰搭配 ……
统计家中日用品的使用周期,制作定期的购物清单……
让孩子参与家务,往往有意外的收获。毕竟未来的“生活”和“家”密切相关。
当然上述一切都需要成年人抱着享受生活的心态带着孩子共同完成,从琐碎的日常生活本身获得乐趣是需要一定的修养和境界才能达到的。
关于生活细节的所有体验都作用于感官,转化为生活经验同时获得更好的生活体验。而更好的生活体验就是人类对于生活的最终诉求。
然而,现代人的成长轨迹变得越来越莫名其妙,孩子们从出生就作着各种各样的智力开发和准备,所谓的早教、兴趣爱好、特长培养,天赋挖掘、快乐教育都是学前期家长的自我麻醉,一切教学活动如果不是出自于孩子的自发、自愿,所有的快乐或者兴趣都是成人的意淫。
一旦上学后对孩子的唯一诉求就是谋求高分,而后获取更好的教育资源,最后转化为谋取高薪的求职资本,仿佛获取了金钱都等于收获更好的生活……
如果你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只关注所谓的学业,那么他的成长路径将依赖与被他人服务,他们只认识做熟了的菜,认为环境理所因当就应该干净舒适,一切需要的物品自然由他人提供现成品或者事前准备好……事实上他们拱手让出了生活中的选择权和决定权,还如何谈什么品味和鉴赏力,而在成长过程中被忽略了的生活细节,迟早要重新学习……
拥有金钱却不会生活的人比比皆是,于是“财富”幻化为“物质”,成为标榜身份的另一个“标志”,仿佛印上了这个标记等同于拥有的了更好的生活……
难怪,苏格拉底走过市场,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吃惊的说:“这里有多少东西是我用不着的……”他进而更彻底的说,“一无所需最象神。”……
“生活即教育”。类似的观点在卢梭之前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理想国》,在蒙特梭利之后可以看到杜威的传承……
生活即教育。切勿让孩子沦为学习的奴隶,或者陷落在虚幻的世界里,让他们真正的参与到生活中来,体验生活本身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