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在问我这个问题。真的谢谢大家对我的关心。想着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来龙去脉,特写下此文算是给关心我的人一个答复。个人觉得做这个决定貌似突然其实是在情理之中。“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其实就是最好的答复。虽然本人不敢自诩君子,但受过这么多年高等教育,这些常识还是有的。
作为一名影像科医生,如果我说现在的医疗环境是最黑暗的时候,相信能得到不少同行的共鸣。在一个号称现代化文明的社会里,伤医杀医事件层出不穷,居然有愈演愈烈之势,真心让人看不懂。每次有伤医杀医事件,医疗圈是哀鸿一片,非医疗圈的漠不关心,即便关心,“医生道德水平低下,活该被打被杀”这种暴民论调,居然有不少人支持,让人寒心至极。当然ZF对伤医杀医事情也是定性模糊,态度暧昧,如果雷霆出击,怎会有如此多医生的冤魂倒在屠刀下?直到听到高晓松老师在《晓松奇谈》有期节目里谈到他们音乐人的遭遇,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有些专业注定要为其他领域发展铺路买单、甚至牺牲。医学就属于这一类被牺牲的行业。医疗届所遭受的一切ZF应该都知道、都懂,要相信会改的会好的,只是时机未到,得等。音乐人等了20年迎来了春天,医疗届的春天什么时候才能到来,没人能给出答案……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医疗各级部门又能如何?即便在一线城市上海的三甲医院,虽然定性为公立医院,ZF对医疗资源的投入捉襟见肘,各科室依然是自负盈亏。自负盈亏就自负盈亏呗,可价钱由不得医院定,物价局定得清清楚楚。在影像检查费为白菜价的上海,影像科为了不亏本,只能靠跑量,医院鼓励临床医生疯狂开单,科室也提倡鼓励一线医生疯狂加班,如此周而复始。那么这时候就是考验各大医院底蕴的时候了。如果所在的医院是跟医学院血脉相连的附属医院,也就是说嫡系的附属医院,会相对轻松不少。因为那样的医院与医学院之间经过多年的磨合历练,教学意识是深植于心的,在人才梯队建设制度上相对完备。这种人才梯队的建设不只包括本院员工,还包括医学生、研究生、基地生、进修生等等。各个梯队的良性互动循环,在工作量增大的情况下还能相对协调帮衬,而不至于把科里一线医生往绝路上逼。那如果不是嫡系的附属医院,是那种半路并进去的,那就有点四不像了。工作量不会少,后备力量又不足,繁重的工作只能由一线医生硬生生的扛。很不幸,我所在的医院就属于后者。工作量之大超出想象,我有过一个人一天完成130多份MR拍片、出报告,回到家眼底小血管直接爆裂的经历。更别提每周一次急诊夜班,没时间吃饭、上厕所,通宵达旦工作的经历了。身边有男同事常年累月超负荷工作,直接肺动脉栓塞,差点因公殉职。就算因公殉职,放心你的位置自有人顶替,可你的妻儿老小谁来照顾?选择学医知道是条艰苦的道路,身体累可以忍,那精神上的累呢?作为受过完整研究生教育的医生,心里还是有想法的。对于科研,我虽说不上热爱,但还是深知它的重要性。尤其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放着三甲医院这样的平台不做科研,谁做?科研有大有小,有深有浅。大到成果可以改变某个疾病的诊疗模式,小到病案报道但也是临床经验的总结。虽然科研现在有点量化过度,但不做肯定不行。如果没有人来攻关、梳理、总结,医学怎会进步?写标书申请课题本不容易,更难的是课题批下来完成的过程,实验怎么做、经费怎么用,有时候完全得听一群后勤财务的外行人瞎指挥。跟这些人斗智斗勇真心好累!博士毕业在一线摸爬滚打两年后,我发现自己渐渐迷失了,完全找不到当医生的感觉。就如同是个在高强度流水线上工作的机器人。我经常问自己:早知这样的结果,读个技校就好。何苦去读博士,而且还是复旦的博士?如果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而这么继续迷茫下去真的愧对自己这么多年的坚持努力,愧对家人、老师和学校对我的支持和培养。
还好,我学的这个专业还不错。天朝的医学界也存在鄙视链,影像这个专业在天朝起步发展比较晚,很多人对它认识不足,而且又无灰色收入,一般排在靠后的位置。但毕竟我们学的是西医,即便引进来天朝,有天朝特色,但也挡不住它自身的光芒。这点查查欧美的Rdiologist在业内的地位便可见端倪。如果说现在是个互联网社会的话,这个专业也很符合互联网思维特点,那就是“连接”。在医院里它与任何一个科室都有连接,与不少除医学之外的专业也密切相关比如说物理学、工学等等。正因为如此,我才有机会结识交大工科的大牛,他的团队就是搞数字医学临床转化方面的。这个团队多年科研攻关,硕果累累,跟医院也是诸多合作,而且经过多年的摸索,他们发现临床医生更感兴趣的是研发出的产品,至于研发的过程则更需要影像科医生的参与。这么好的合作契机摆在眼前,我为什么不进入他们团队学习交流呢,换换思维模式,说不定不同专业能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呢。于是我申请进入他们的博后流动站。教授非常欢迎,他们团队正需要一个影像学医生,所以这件事很快敲定了。据说我这种情况医院就没有过,用非影像专业院领导的话说我进站完全没必要,有点莫名其妙。其实潜台词就是:不就一个影像科医生嘛,发发报告就行了,折腾这么多事干什么呢?我只能说呵呵呵。有没有必要,自己心里清楚就好,其实有兴趣想尝试就已足够。更何况博士后是个工作经历,博后老板愿意花钱聘我,有没有必要这不是一目了然吗?没有哪个团队愿意养闲人吧?更何况博后老板跟我非亲非故,也没必要为我的兴趣买单吧?懂你的人自然无需多言,就比如我的博导,知道了之后二话不说大力支持,还说了一句让我感激涕零的话:“不管你做什么决定,王老师都支持你!”。不懂你的人更无需多言,直接辞便走人就是。
人生只有一次,我要好好体验,看看不同的风景,接触更多优秀正能量的人。未来会怎样我不知道。现在的我只想珍惜眼前,按自己内心的想法生活。
(用Bill老爷子和Duma的合影结束今天的正文,前者说过一句经典名言:“钱是最没用的东西,自由自在才是最重要的。”后者是我们哈比人的励志榜样,155cm的个子在时尚圈混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欣赏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