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乃干事创业之基、做人做事之本。抓落实,是衡量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和政绩观的重要标志。党员干部要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当好真抓实干的行动派,练就“求真务实”的“实干功夫”,以超强的执行力、超常的创新力、超人的意志力,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坚定为民之心,常思求真务实之责。为官者,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负其责。党员干部要坚定为民之心,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服务的,常思求真务实之责,用心用情用力为民谋利、为民造福、为民尽责。要强化“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专心工作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真正把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以实干的姿态办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增强为民之能,常谋求真务实之策。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要把千家万户的事办好办实,必须以民心为心,用务实之策办好利民之事。党员干部要甘当“小学生”,善于拜群众为师,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多听听群众的掏心话,不断增加看问题的眼力、汇民声的听力、出实招的脑力,提升为民服务之能。
展现为民之举,常问求真务实之效。办好一件实事,温暖一片人心。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关键在真抓实干、落到实处、取得实在效果。要立足本职岗位,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既看经济指标也看民生指标,既看眼前现状也看发展远景,把求真务实的功夫下在平时、放在基层一线、落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切实解决好基层和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让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以实干成效赢得群众的好口碑。
党员干部必须修好求真务实这门“必修课”,谋事要实、创业要实、为民要实,培养想干事的意识、锤炼会干事的能力、提升干成事的效率,以脚踏实地的为民服务行动实现人生蜕变、价值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