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读了许多书,越读越觉得自己的匮乏。这一次读卡尔维诺的《为什么读经典》,匮乏再一次得到了验证,
在卡尔维诺《为什么读经典》里,他列举了许多的作者或书,只有极少数我是知道的,阅读的世界这么大,我看到的仅是一个小小的折角。我开始感叹时间的短暂,开始懊悔之前浪费的时间,开始为自己的浅薄谦意,也开始为自己画定了更宏大的目标。
书中提到的作品,我只有一部是读过的——《1984》,前年读的,当时带给我了非常大的震撼,但也仅仅用了千字就完成了这对本书的解读。而卡尔维诺,展现的是如此不同的作品。在卡尔维诺这里,这是一个深邃有竟境的世界,是厚重的、深刻的1984。读完卡尔维诺的分析,有了再读一遍的冲动。
评论这些经典作品,卡尔维诺极少带入“我”,更多是站在第三方客观宏观的角度来论述,这让他的文字更具说服力。这也让读者感叹,虽然他说了这么多,却不知他对这本书或作家的直观的评价。只有一次是绝对的例外,他讲到了蒙塔莱,一开篇他就用了大段的文字讲到了“我”对蒙塔莱的看法,毫无遮掩地表达观点,这一次,终于看到了直抒胸臆的评价,也缩短了与这位伟大作家的距离。
对书中提到的经典作品,是不是需要拿来读一遍呢?我有这样的冲动遂又放弃,因为如卡尔维诺所说,“阅读经典作品,你得确定自己是从哪一个“位置”阅读的,否则无论是读者或文本都会容易漂进无始无终的迷雾里”。如果我这样单枪直入地读一部作品,很可能迷失在迷雾里,而不知所踪。如果迷失过久,丧失的是阅读的动力和兴趣。
而这次,我如一张白纸,直面这些经典作品,就如看电影直接跳到到结尾,前面的剧情与发展都不知晓,就硬生生地看了结束。看完后,有囫囵吞枣般的哽噎感,真的是难以消化。
所以,读这部书感觉并不好,确切地说,是因为没有消化。这些经典的作家与书就这样被我硬生生地吞了下去,我一方面敬畏其深奥,一方面又因其难为消化而陷入深深的自悔之中。
通过阅读这本书,知道了这么多优秀的作家与书。
这次是我第一次读卡尔维诺的作品集,年前一个网络做活动,我一次性集齐了卡尔维诺的所有杂文集,准备用一年的时间读完。细想想,我这也是在读经典。
为什么读经典,卡尔维诺说,“唯一可以列举出来讨他们欢心的理由是,读经典总比不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