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育儿书籍都告诉家长要对孩子有同理心。很多父母也把“共情、同理”挂在嘴边(其实是一码事儿)。
饶是我,也会困惑,为什么读过这么多心理学和育儿的书,有时却做不好对女儿的共情?
这天晚上,针对近期比较突出的女儿的作业问题,我和杉爸合计:“来,我们练习一下共情!我俩都需要在这方面提高一些。”
我扮演杉,说:“这道数学题好难,帮我看看怎么做?”杉爸随口鼓励道:“这不难,我们来看一下。”
我说:“'这不难'其实否定了她的感受。让她会有挫败感。大家没在同一频道上。""更好的说法是:'哦,这道题是有些难,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对吧?”
杉爸沉思过后用点头肯定了我的说法。然后又跟上一句:“有时杉抱怨作业太多,你却一脸嫌弃的表情,认为她不够抓紧。
我承认,我心情好时,也有能力理解别人。很多时侯,我想告诉孩子她存在的问题,她却总是关闭耳朵,这令我感到恼火。
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能理解自己的人。理解和关怀,是共情的基础。
这次和杉爸有关“共情”的“教学研讨”的结论是,家长一定要控好自己的情绪,不要先入为主地做判断,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情贴近她的感受,不说教,不讲道理,必要时提供帮助。
这样的例子还有好多。
如果我说:哎呀,今天不想去上班。你说,不上班你想干嘛?不上班怎么行?吃什么?喝什么?是的,你说的都对,只是我会更加郁闷,还不如不说。
更好的说法:嗯,不想上班,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是不是有些累?来,放松一下,我来帮你揉揉肩吧。
哈哈,如果能得到这个回答,那将多么美妙呵!希望别人如何对你,先去这样对待别人。
我的一个心理学大咖老师的话: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共情就是重复他刚才说的话。或者对他的话给予回应,不否定感受。
左脑司理性,右脑司感情。我们的问题是,有时候该用右脑说话的时候用了左脑。当孩子说“作业太多了”的时候,其实让右脑工作就好,理解他、抱抱他。而我们却用左脑告诉他,你应该抓紧时间,别拖拉。
共情的心理基础是接纳。接纳他还是个小孩子,他做的是符合他这个年龄的事;接纳我们都不够完美,会贪玩,会拖拉;接纳人有趋乐避苦的本性。接纳每个人的多样性,不是别人都和你想的一样。
我的老师用了半天的时间来讲人的“多样性”,就是想让大家明白一件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你的想法不是标准答案,也没有标准答案,要允许别人做他自己。
韩寒发出这样的感叹:为什么懂得这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知行不能合一。
做不到非真知。
知道仅仅代表你学习了、明白了某些道理。而做到却要克服很多自身的局限、突破很多思维的壁垒,或是打破延续多年的习惯,着实不是件容易的事。
心理学家加里·祖卡夫说,你人生所能经历的真正改变,就是自己选择去改变的那一部分。
深以为然。
值得一提的是,在和杉爸在一点一点进步,这从亲子关系更加密切、问题变的不再是问题就可以看出。
对于孩子来说,感到被最亲近的人理解,才能有信力做好,有力量改变吧!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