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复仇的故事,就要从晋景公说起了,屠岸贾屠灭赵氏的事情虽然没有得到他的许可,但他是知情的,因此也一直都深感愧疚。到他晚年时突然生了一场重病,为了消病免灾,他请了宫里的巫师进行占卜,卜辞上说是大业后代子孙的冤魂,因为吃不到祭祀的食物,所以才四处捣乱,惹得您老人家生病了。
景公很是纳罕,就问韩厥这是怎么个情况,韩厥趁机就进言说:“大业的后代在晋国的只有赵氏,如今他们的祭祀断绝了,所以就找您麻烦来了。”
景公于是就很泄气,说:“可是赵氏已经灭门,也没有办法补救了啊!我想恢复赵氏的祭祀,可找不到他们的后人,终究还是无能为力啊!”
韩厥立刻抓住机会把赵氏孤儿藏匿的事情跟景公说了,景公知道后大吃一惊:“那还等什么,还不赶紧把他请回来!”也就是说晋景公之所以恢复赵氏宗族,并不是念着赵氏辅佐公室的功劳,而是完全把赵武当成了一剂速效救心丸,为了活命,什么事情他都愿意干。
韩厥也不管这个,既然国君开口了,那就赶紧抓住机会,立刻就派人把程婴和赵武秘密地接进公宫,并趁着贵族们进宫探视国君病情的机会让他们和赵武见了面。
将军们被这个场面都给吓坏了,要知道当年下宫之役他们每个人都是有份儿的。他们原本也以为赵氏孤儿已死,如今却活生生地出现在他们的面前,都知道局势要变,就赶紧投诚,纷纷辩解说:“当年那次事变,都怪屠岸贾假传君命,我们都是受人蒙蔽的。后来知道真相的我们眼泪都掉下来了,赵氏满门忠良,却受奸人陷害,而我们却做了帮凶,真是罪该万死啊。如果我们早知道赵氏孤儿还在人世,都不用您下命令,我们都会把他请回来的。”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反正都是在推卸责任,晋景公也不管他们到底是虚情还是假意,当场就指令他们攻打屠岸贾。一生骄横跋扈的屠岸贾在发动下宫之难十五年后,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就被当年追随自己的那群人诛灭了全族。
诛灭屠岸氏后,晋景公把原属于赵氏的封地赏赐给赵武,并恢复了其原有的地位。然而辛苦抚养赵武十多年的程婴却不肯安享清福,等到赵武成人行冠礼之后便决意要自杀。
赵武怎么忍心这样一个像父亲一样,含辛茹苦呵护自己长大的长者就这样离去,他痛哭流涕地跪在程婴面前极力挽留,但终究无法挽回程婴必死的决心。程婴语重心长地对赵武说:“当年下宫之难发生时,我本该随着赵氏宗族一同去的,但我不能这样做,我想要留着我这条贱命来扶立赵氏的后人,以报答赵氏对我的知遇之恩。如今你已经长大成人,承袭了祖业,恢复了爵位,这是美事一桩。但是你的先祖,你的祖父、你的父亲他们并不知道,当年舍生而去的公孙杵臼他也不知道。总得有人下去跟他们说一声,让他们知道赵氏的祭祀又恢复了,也好一起高兴高兴不是?”
听闻此言,赵武更是泪如雨下,他泣不成声地哀求道:“您对我多年的抚育之恩我都还没有机会报答,要早知您会离开,我宁愿不要这土地和爵位,宁愿身受劳碌之苦,也要在您身边尽孝,让您安享天年,为您养老送终。如果您就这么走了,我赵武岂不就是一个忘恩负义不知廉耻的小人了吗?您怎么能忍心就这样抛下我,让我忍受一生的负疚和自责呢?”
程婴平静地抚摸着赵武的头发,关切地说道:“孩子,你总要长大的,赵氏门楣的光大祖业的兴盛终究要靠你来完成的。我一个老头子,做一些劈柴烧水的活儿还可以,建功立业征伐沙场的事情我帮不了你。抚养你长大就是我一生的夙愿,我的愿望已经达成了,也该为自己考虑了。公孙杵臼是我一生的挚友,他之所以先我而死,是因为他相信我能达成所愿。如今我完成了我们共同的愿望却不跟他说一声,他就会总觉的我还没有完成任务,他就会怨恨我,就会一个人孤苦伶仃地忍受无尽的煎熬。我不愿让他独自承受孤苦,这份情谊是可以超越生死,也许你现在还不能理解,但总有一天你会懂的。”
赵武终究还是没能劝住程婴,就在那天夜里长亮的灯火中,忍辱负重近二十年的程婴平静地离开了人世。赵武为报答程婴的养育之恩,按照父丧的礼节为其守孝三年,并专门从自己的封地中划出一片土地作为程婴的祭田,此后赵氏宗族都没有断绝对程婴的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