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任何教育性的意识思维都未必能够绝对正确。
我时常觉得不该谈“教育”这个词,因为有时教养显得多余、甚至适得其反,我们或许只是需要引导孩子的自由生长;但我们还不得不流传些教科书式的“教育理念”,因为很多人还是第一次为人父母,很多人的童年也没有能良好发展。
在父母陪着孩子成长的这个过程中,在我们称之为教育的这个阶段,我想父母可以做的,大概是学着真正爱孩子,给他们自由去发展人格个性,以科学的方式辅助孩子的智力形成。
·真正的爱是自由的
人们很多时候都热衷于区分喜欢和爱,热衷于鉴别爱或不爱。然而更多时候,不是我们到底爱或不爱,而是我们并不真正理解爱的实质,并不真正具备爱的能力。于是很多我们因为爱去做的事,只是自认为对,但其实是对方的束缚。
上周我看了一部电影——《时时刻刻》。诗人理查德患有艾滋,虚弱狼狈的苟延残喘,前女友克拉丽莎几年来一直照顾着他,那天还在为他准备庆功派对。但是理查德表示,他活着不过是为了满足克拉丽莎,最后还是选择了自杀,终于得到了自由。
影视剧作是把现象放大、把本质揭露给人们看。我们看到关系之中,爱的形式一不小心就变成了要求,变成了控制。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中,爱更容易犯错,“教”孩子变成了奴役孩子。由于孩子还太弱小无知,“我们有些成人变得太喜欢说话了”,总是急于纠正、命令孩子,这样一直压抑他们的本性、干预他们的意志行为。
不成熟的爱,往往缺少对于对方的尊重,剥夺了对方的自由。
我们以为自己是父母,他是孩子,以为父母有权利和义务去教养孩子。但我们都忘了一个事实,除了关系中的身份,每个人都是他们自己。无论他是身体欠佳的病人,还是未成长的孩子。我们都应当尊重对方,允许他的自由意志和独立行为。咨询理论中,讲究尊重和接纳,用艾瑞克森的话说,让来访者在花园里自由生长。教育理念也是同样,我们不是让孩子成为父母想要的样子,而是要允许孩子成为他们自己。
·不要干预个性人格的自然发展
有些开学典礼上会听到,父母长辈的口中会说,你要成为怎样怎样的人啊。可我一直觉得怀疑,难道所有人都应该成为同一个的标准么,难道别人可以决定你要过怎样的生活么。显然那些意见教导不过是多余的干预。
这些不大不小的干预,从“叶子不是这样画的”,到“我给你报了舞蹈兴趣班”,给孩子们成长塑造的后果也是可大可小的。
我们知道,很多玻璃心、自卑的问题,是源于内心的不真实,也无法接纳和表达真实的自己。而这些可能是起源于曾经的被否定,导致很多个性天性被压抑扼杀,甚至一直只是按照父母的乖孩子模板去生活。以致于很多人长大以后,都需要去解决童年经历留下的问题,需要去学着拥抱内在的小孩,再去重新认识自己,完整真实的自己。在过分的干预之下,除了在一次次意志剥夺之下阻碍了本身的人格发展,也很可能会导致孩子创造力低、独立性差、自主力量弱。
诚然,我们很难做到完全的尊重和放手自由的爱,我们会无法忍受看着孩子即将摔跤的担忧,无法忍受他受伤了的心疼。因为我们自己或许都还不够独立、不够成熟,不懂得如何真正去爱。我们很多时候的“爱”可能还是情绪化的,心情好时哄着孩子,累了烦躁了就怒言相向…
有句话说,哪有什么父母养孩子,不过都是孩子养孩子。我们常说要教育孩子如何去学去成长,其实自己更需要学会去爱,学着如何去正确的教育。
真正的爱该如何去做呢?
真正的爱其中的表现之一,是顺从。我常常看到英美家长很听孩子的话,妈妈会允许孩子在墙上随便涂画。我们也常说中国有些孩子被宠坏了,要什么给什么,伸手就来,但当孩子要自己动手做食物时却又会被勒令禁止。所谓顺从,指的不是变向的禁锢孩子的思想行为,而是顺应孩子的自然生长,也包括让孩子去体验自主行为的自然后果。否则孩子长大后可能会难以做出人生抉择,以及害怕承担错误后果,乃至没有勇气去尝试去追寻。
假如孩子想动手做蛋糕,就让他去尝试,只要材料过程没问题,也可以允许他尝尝自己的成果。即使拉肚子了,那也是他可以承担的后果。父母没有权利干预孩子的一生。
在这个父母和孩子共同学着爱和成长的过程中,即使父母做不到完全的不干预和放手的顺从,至少也不能总是对那些错误的行为毫不自知。
蒙特梭利的教育理念说,孩子有他们的“精神胚胎”,他会按照内在的成长规律成长。孙瑞雪的《爱和自由》中写,儿童有内在精神的那种冲动实现的过程,不能破坏他这个内在的自然组成的过程···
所以父母们,我们可以相信孩子自己有潜力去发展成长,我们可以给他们自由,随他们去感觉那些他们所关注的…
·科学的感觉训练帮助孩子的智力形成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提及,儿童在不同的阶段适合发展不同的能力,而蒙特梭利的教育亦主张顺应发展规律,细化的提出了很多适用性的教育方法,在几岁的时候借助什么工具方法交给孩子某个概念等等。
蒙特梭利的理念尤其强调孩子的感觉。似乎在艺术和文学界也是十分推崇孩子的感觉的,不同于经验积累的直觉,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极为敏锐的感受性。
我们会发现,孩子总是很乐于去感觉很多东西的,他们有好奇心去反复的触摸一个东西,还会随之产生很多疑问“这是什么”“这个像包子的形状,也可以吃吗”…他们正在以他们的方式去了解认知这个世界。以此去探索未知,产生一个个的认知矛盾,继而寻找答案,并不断把脑海中的形象和概念类比联结,发展成系统的知识和技能。
一方面,我们应当同之前说自由的爱一般,尊重他们的感觉,当他喜欢捡石子的时候不去阻碍他,让他正认真观察昆虫花草的时候不去打扰他。我相信儿童生来是可以很直接的判定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的。结合书中所说的,那是一种使儿童在所遇到的无数印象中选择某种印象的特殊兴趣,并且这不可能是存在于外部的刺激,而是内心的某种指引。
只是可惜的是,长大的我们却不一定能明确自己要追求什么。
孩子们的感受性很强的同时,他们也很容易吸收周围的东西,很容易模仿学习他人,无论好坏,毕竟他们还不会辨别好坏,更没有自己的价值体系。于是孩子们身处的环境,和周围人的言语行动很容易影响他们。这便需要父母选择好的环境,并且以身作则。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帮助他们把感觉和概念配对,需要帮助他们在适当的时候做合适的训练。
这些时候,我们真正像个老师。
我们要向孩子解释他们正在探索的概念,告诉他们正在琢磨的那个圆圆光滑的是苹果,下一次他拿起鸡蛋的时候再告诉他,这个不是苹果,更小颜色不一样,是鸡蛋。孩子们有时总是不停歇得很多问题,比我们精力充沛很多,这时候需要我们不厌其烦的回应他们。
回应问题,和回应需要都是爱他们的方式,可以给到他们安全感,形成健康的依恋类型。相反,总是推脱、拒绝、忽视孩子则会使其形成不安全、焦虑或反抗等不良应对方式。
另一点可以理解为,因时制宜,因时施教。书中用了“敏感期”这个有趣的概念。就好像到了春天花就开了,到了时候说话那扇门也就打开了。而在此之前,你使劲敲门,只会让孩子觉得慌乱,畏惧。
我也想到很多益智的玩具和游戏。除了让孩子自由探索,我们负责解答和带领训练之外,家长还可以选择巧妙的方式给孩子创造问题矛盾,鼓励其去思考解决。
让孩子们自己选择他所感兴趣的,并依靠科学的教学方式,真正的帮助孩子学习成长,发展智力。
最后,
希望家长们和孩子们成长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