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遇到一个to B业务谈崩的故事。
一家to B的互联网SaaS服务供应商(简称“阿Sa”),阿Sa想向一家同是做to B业务的金服公司(简称“阿B”)卖一套互联网营销客服平台,而阿Sa过去正好成功服务过一家to C的金服公司(简称“阿C”),阿B、阿C算是同业,只是服务客群不一样。
阿B是靠线下经纪人模式起家的,后来转型做批量平台业务,目前计划转型到互联网营销模式,并希望提升智能客服能力,所以,互联网营销系统和智能客服系统都是他家的需求。
阿B很想知道阿Sa到底给阿C提供过哪些服务,以及阿C是怎么用的,业绩提升多少。
怎么谈崩了呢?
阿Sa全程简单一笔带过了阿C案例的信息,只表达出“我有这个那个功能,你们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就崩了。
问题是因为没有提到阿C的案例么?
是,又不全是。
2、
梁宁在《产品思维30讲》里提到过两套客户画像的模型,其中一套正好可以解释一下“到底为什么谈崩了”。
这个客户画像模型是——大明、笨笨和小闲。
大明,非常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只需要找到那个东西,比价格就好。
笨笨,有个大概需求,但又不太明确,想要多看多对比多了解再做决定。
小闲,没有消费需求,纯属打发时间。
阿B就是笨笨。
一家企业的发展与它的出生基因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阿B做线下业务起家、发展10年,又是一家to B的公司,所以,互联网的玩法在这里并没有优势,反而是一项需要建设的能力。
阿Sa做得不够的是,想当然地以为客户理所应该懂互联网的玩法,理所应该有基础IT设施,业务规模理所应该上了多少量级,可能事实不是那样的。
这一次,阿Sa的客户调研做得非常不足,阿Sa不知道阿B真的不知道怎么用。
3、
阿Sa或许还忽略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阿Sa知道阿B家来参会的有多个部门的代表,IT的、业务的、客服的,相信也非常清楚每个部门有不同的需求,屁股决定脑袋,各有各的小99,但还是忽略了某些细节。
每个部门需求不同,但是不是必须要满足每个部门的需求?是不是必须要满足某个部门的所有需求?谁是决策者?
刘润的《为什么我们常说做to C 的人比较难去做to B?》中提到,to B 的难点是企业购买决策不是由一个人决定,而是由流程决定。这是B端决策的长度问题,而在这个谈崩的案例中,还反映出了B端决策的宽度问题。
容易理解的是,业务部门提出要做互联网营销,客服部门提出要做智能化服务,IT部门需要同时满足他们的系统需求,部门与部门之间有交叉诉求和割裂诉求,对公司整体而言,如果一个产品能同时满足多个部门的需要,当然只想付一次钱喂饱。
问题就出在阿Sa不知道自己的产品是否满足客户需求?不知道客户自己也说不清楚自己的需求是什么? 不清楚需求优先级?不知道谁是决策者?
从阿B家的角度来看,自己关上门,各部门间好好商谈,能凑一起买就凑一起买,实在不行,各买各的。
从阿Sa家的角度来看,还需要深入沟通、了解客户的真实情况,能凑一起卖就凑一起卖,实在不行就拆开卖,谁喜欢自己的产品谁就是决策者。
4、
总有一天,我们也会作为乙方去跟客户谈判,或者就像写作一样,需要理解读者需求再去创造作品,这个谈崩的故事很有借鉴意义。
读过梁宁《产品思维30讲》的朋友会有更深的体会,她的课程结构设计,不是一开始就讲“产品怎么设计”,而是花了很多章节和篇幅去讲情绪、人性,再引申到机会、痛点和需求上去。
对商务谈判、作品创作、人际沟通等都是同理,理解对方的情绪、痛点、需求,是商业的第一步。
我们面对的是谁?他们的境遇如何?在想什么?担心什么?利益是什么?损失是什么?他们与周遭之间的利弊关系是什么?
或许,我们在企业里工作,需要面对B端或C端的客户。或许,我们在创业,也需要面对B端或C端的客户。多费心思了解一下客户,分析一下客户的语言与反馈,对客户真实需求会有更多理解。
多理解一点“人”,为了不谈崩。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