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运营的一些宏观规律和逻辑
4.1运营运营背后的客观规律:从”层次感“到”非线性“
1、规律一:带着短视的线性思维投入到运营工作中,往往很难做好运营。
什么是线性思维:只考虑单一结果导向的思维。
2、规律二:一款产品在其早期过于关注用户增长,甚至出现“爆红”等现象,往往反而会加速其死亡。
3、规律三:早期产品的运营,一定要围绕着“口碑”来进行。
4.2 4种不同阶段的产品及其运营侧重点的差异
两条主要的线索:
1、依据不同的产品发展阶段或当前占据市场份额的大小来判定运营策略和运营规划如何制定
2、依据不同的产品形态和业务类型,来判定运营策略和运营规划如何制定。
4.3如何结合产品业务类型规划运营路径?
一个初中级运营和一个高级运营间最常见的分水岭,也在于前者只能关注执行,后者则具备能力去完成策略制定、更长线的运营文案规划,以及运营操盘。这是一个所谓运营经理和运营总监的区别 。那么如何让自己具备类似的策略制定和操盘能力,,需要满足哪些前提条件呢?
1)对各类运营手段非常熟悉。从写文案到传播,从活动策划到广告投放,从线下地推到线上的用户维系,它们当中的大部分你都需要能够搞清楚背后的逻辑,以及具备落地执行的能力。
2)有过一些复杂度较高的运营项目操盘经验。
3)能够理解一款产品在其不同发展阶段的运营侧重点会有何不同。
4)能够站在商业模式和业务逻辑的层面上,理解不同业务类型、不同商业模式的产品,其运营上最大的核心突破口和核心要点可能是什么。
绝大部分的运营工作如何规划,都可以从三个维度分别来评估,最后再把三个维度下分别评估得出的结论汇总到一起,得出一个指导性的方向。
一是商业逻辑,二是典型用户行为频次,三是用户与其他用户间是否会通过你的产品而形成某种关系。
商业逻辑1:直接面向用户售卖某种商品或服务获得赢利。它的核心在于:是否能找到足够好、足够多的商品,以足够低的成本、足够顺畅地将其售卖出去,并确保整体售卖流程的顺畅程度。
该类产品需要运营具备的核心能力就是:商品和货源的选择和拓展能力。商品包装和营销能力,。供应链全程服务能力。
商业逻辑2:免费+增值。该类产品的商业逻辑是:我为用户提供一部分产品或服务,在此基础上通过一部分付费增值服务获得赢利。
其核心在于:是否能猎取到足够多的用户,是否能够让用户对产品形成依赖,以及是否可以更顺利地撬动用户为增值服务买单。
5)能够结合产品形态及产品的核心业务逻辑完成和搭建起来一个足以支撑该业务顺畅运转起来的运营体系。
4.4如何搭建一款成熟产品的运营体系?
运营工作的具体规划 :
1、需要有一些基础运作可以保证产品主要业务的顺畅运转;
A、梳理出一款产品的主业务流程;
B、结合该流程进行思考——为了保证该核心业务流程能够运转起来,需要运营端至少完成哪些工作?
1)保质保量地按时上传发布各类内容资讯、更新各类数据、榜单等;
2)做好用户UGC内容的审核、筛选、组织和处理
3)按时发布各类足球装备并做好营销、客服等方面的相关工作,确保用户可以在线顺畅地完成购买。
2、在上一点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开源、节流,围绕着开源和节流要形成一些固定运作;
3、界定清楚产品内部是否存在某些关键性的用户行为,通过梳理用户引导流程、运营机制等确保这一用户行为的发生几率;
4、核心用户的界定和维系机制
5、阶段性通过活动、事件、营销等手段扩大产品知名度、实现用户增长。
4.5理解社区/社群的典型运营路径和逻辑
成长路径:
1、创建和初始化,最为重要的事,就是找到一个主题。
2、信任感与价值确立
3、去中心化,社区成员之间关系网的构建,一是培养和发掘追随者。二是通过引导,帮助社区内的用户间建立起关系。
4、社区的“自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