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恍然已过,2019年在万众期待中跳跃而来,2019年依然要可劲儿“造”。
——读书营第一场分享,猫叔的《更好的读书课》
之前写过2018年的复盘,相比1月的懵懂,在12月确实收获了更好的自己。特别是在读书、个人思维方式、社交拓展、情绪处理、自律方面都收获了更好的自己。
对于过去的2018年,我想说很多感谢,感谢燕妮姐对我的各种资源分享,以及时不时的小鞭子,我在想,如果没有燕妮姐的榜样的力量,我可能不会走这么远;感谢大象哥在加班晚上给我发的餐补,让在工作压力下觉得异常温暖,以及大象哥马拉松的激励,2019年蠢蠢欲动的我;感谢林含姐和我一起前行,以及林含姐对学习的执着,让我深受感动;感谢熊猫排长让我做3排班长,让我体会到利他,也体会到之前主题营各位班委的不容易······
回归本文主题,告诉你读书的正确姿势,你可能读了假书。回想大学四年对于图书馆的执迷,却发现自己或许一开始就跑错了跑道,其实得到的还是有价值。只是它所消耗的时间或许与它的效果不匹配。
第一场分享,猫叔告诉你读书应该这样读。我也在2018年尝试用这种方式阅读得到了自己的2018年小小收获,在2019年依然会去践行。
读书是非常好的成长方式,一本书汇集的是一个作者的多年甚至一辈子的经验。10本书,也许就是10种人生。这种读书方式是不是另外一种拓展人生长度的方式。
001 行动和阅读一样重要
学习仿佛就是不停的去学方法,各家所长都要学学,最后发现一无所获。阅读正是这样,如果一味追求速度与方法,只是机械累积,所产生的价值也十分有限。因为你花费时间琢磨的那么多方法,其实大多数是用不上的。
大量的观摩同时更需要大量的实践。
比如学习一个阅读方法之后,就反复去琢磨实践,有了一个量的累积,词汇量、速度自然会提升。同时对于自己的大脑处理信息能力都会提升,在1个月连续阅读30本书之后,确实好像反应快了点。
我们阅读、学习,其实都是想让自己好好生活,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这就会涉及到一点,不要急于求成,路都是慢慢走出来的。用你现在能用的时间,去行动就好。
002 哪本才是命中注定的“它”
说起阅读,好像我们必须得读大部头的书籍,才能彰显自己的博学。刚学吃饭的小朋友,肯定都会给他吃辅食,清淡、有营养、能吸收为主。
开始阅读不要和自己过不去,专挑适宜睡前阅读的书籍,易睡还消化不良。
好好做一个阅读的“小朋友”,先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每天读一点点,哪怕简单的10分钟。选择感兴趣、能读懂的书籍。不要一开始就追求书籍的深度与高度。
比如我之前很喜欢看公众号文章,然后阅读了一些简单书籍发现很多与之相关的理念,再阅读一些比较难一点的书籍,比如《好好学习》里面的底层逻辑,因为前面的层层铺垫,所以对于《好好学习》的阅读也简单许多。
开始阅读,你感兴趣的、能读懂、对你有正面意义的,就是你的正确的“它”。
003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以前总觉得学习最好的方式是跟理论学,2018年发现跟人学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
跟人学更要跟牛人学,学习他的工作、生活方式,或者学习他处理某一类事情的态度。模仿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
004 持续的动力
你说我一直学,跟人学、跟书学,总会乏的吧,我怎样才能维持我的动力呢?
持续的用输出倒逼输入,去写作、演讲、分享,把你学到的分享给别人,让别人有所收获,这是最好的学。
005 复盘的力量
如果不知道为什么好,那这个好又怎么延续?
如果不知道为什么不好,这个不好你下次怎么避免?
复盘就是帮助你梳理好的点和不好的点,把概率性事件变成后续的确定性事件。
柳传志说:“复盘至关重要,通过复盘总结经验教训,尤其是失败的事情,要认真,不给自己留任何情面地把这个事情想清楚,把事情想明白,然后就可以谋定而后动。”
生活中的实践也需要复盘,对于事情的细节挖掘,找到最底层的因素,这样才能在下一次行动前更加清晰。
2019年,我们一起阅读、践行、分享、复盘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