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舒小妹人生问①:认清自己,创造只属于你的精彩
答舒小妹人生问②:明知手中有余粮,期待到底烹何肴?
答舒小妹人生问③:像梳头发一样做事
近期,小妹进入了毕设实操阶段,面对复杂而无头绪的毕设,很多的实验需要完成,忙的不亦乐乎,却在电话里让我看到了你手忙脚乱的一面,与我们家淡定优雅的小妹相距甚远;另外,最近一名队员因为家人遇上涉法问题,在帮助处理过程中,也发现了他及家人临阵慌乱、毫无章法的现象。前面因为小妹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依次回答了她两个问题,第一篇关于生活的意义和方向,第二篇关于心怀热爱、阳光而创造性的改变现状。因为看到你本应青春洋溢的脸上出现了中年人才有的愁容,看到了队员面对事情的手足无措,所以才有《答舒小妹人生问③:像梳头发一样做事》,算是哥哥弥补不能在你身边陪你面对困难的补偿。
你还记得小时候你自己梳头发吧,常常会在耳朵或者脑后留下一小撮,或者在头顶炸毛几根,或者皮筋乱绕在发尾上,那我们现在把做事情比作梳头发,怎么把事情做得像梳头发一样达到顺滑的效果。
之前我跟你聊过,看的那么多人物传记,一生时光人们就做了两件大事:为人(人际交往),做事(处世能力)。综合我不多的做事经历和爸爸传授的经验以及看的书上总结的,做事若是不假思索、下意识地随波逐流做事,那是一切看运气,不可能每次都有效地支撑你达到你想要的效果。面对一个你想做或者不得不做的事情,首先必须明白“想事”和“做事”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东西。
“想事”和“做事”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东西
“想事”大致可以分为,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词语拗口,但很好理解)。归纳思维本质就是“从个别到一般”,观察和分析你面前一个个具体问题推导和提炼出规律和共性的方式。演绎思维本质是“从一般到个别”,把前面提炼出的规律和共性应用于当前具体问题的思考过程,也就是说:在思考一个复杂的事情时,不要简单地、孤立地看待它,要结合你之前的经历和他人交给你的经验(哪怕它对你而言是一个从未遇到过的情况),也不要忘了这些年你已经有了很厉害的处事方法,所以要用联想和互通的系统思维综合地考虑问题。
也就是凡是做事必有体系。体系,是为了完成某件事而形成的一系列应对方法的组合。我的体系感形成在高中物理 任泽双 老师的课堂上,你想要让自己做事情有条理,思考有体系,那么就从体系思维的两个重要指标下手,“某件事”、“应对方法的组合”。
对事的分析,先要搞清楚逻辑(爸爸常说的),“对于事物,逻辑是它背后运行的规律。对于人,逻辑是人的思维模式。” 对于思维和逻辑本身来说,最基本的就是要想事,要考虑问题,分析问题,能够帮助我们寻找真相和最优解。
比如,你要面对一个大的实验,而你对此可以说毫无所知,那么我们按照时间维度来分析:过去、现在、将来。过去就是你要找到有过做这类实验的人或者报告,人可以是你的学姐、老师、公司里做过这项研究的人,或者网上有过类似实验的案例,报告就是前人已经得出的结论,以及试验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现在就是当前对这项实验,有没有出最新的方法、结论、改进措施等,有没有其他学校的人在做同一项研究,找到他,咨询相关事项(你不明白的任何)。将来就是这项实验对以后的学生老师和研究机构有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有没有持续研究的必要,所以你要清楚自己是在重复前人的研究过程,还是在改进创新。
逻辑思维是一种诞生于头脑风暴,根植于创新意识的多角度思维模式,浅尝辄止是不会有任何作用的。只有不断刻意练习,遇事多从理性角度入手,寻找其内在规律,才有可能真正受益。思考并找出你最想要的过程非常枯燥,不过试着多视角看问题不是很好嘛。除此之外还要注意:
1、逻辑因事而异,若试图“一招吃遍天”用一个方法或模型来套用在所有事物上,就是以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每件事时间、对象、状态都不同,不能想当然的用老办法。
2、逻辑因人而异,每个人思维的模式不同,跟人的知识结构、方法论和经验经历有关,同样一个问题,不同人有不同的看法就可以印证,电影《教父》中的台词:花半秒钟就能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3、逻辑思维不是天生的,能够随着人对事物的理解而不断被掌握,知识能够被掌握,处事的方法也可以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尝试。
4、掌握逻辑的必要性是看清一件事运行的逻辑,才能纵观全局,预测未来可能;了解一个人思维的逻辑,才能学习模仿,有的放矢,转化成自身优势。培养做事的逻辑,就是培养自己寻找正确做事方向、掌握正确方法的能力。
能讲——敢讲——会讲
磨刀不误砍柴工,“想事”想明白才好去做,思路清晰,步步为营,时间才由你掌控、结果才达你预期,想的下一步是“表达”。想清楚你要面对的事以后,既需要借助语言来进行,其结果也需要借助语言来传播和交流,这对于你所进行的研究重要性不亚于研究本身。柏拉图说:“思维过程是灵魂的自我对话”,让我们感受到了值得品味的话语之魅力。在部队,该讲的时候不讲叫“失人”,讲的时候讲不好叫“失言”,要做到既不失人也不失言。语言表达的训练就要经历初期是“能讲”和“敢讲”阶段,中后期就要进入“会讲”阶段。
通过我们日常的交流,总结来看最常见的毛病是言之无序,具体表现在:语无伦次、颠三倒四、丢三拉四,主次不分、没有重点,逻辑混乱,怎样才能让讲话条理清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1、次序:按照次序说话,就会产生条理性。最常见的是时间先后(时空轴是天然的逻辑基准,讲话时善加使用,就可以很有次序感),由时间可以衍生出:事情经过、阶段过程、成长经历、认识升华、发展规律等等,都是基于过去、现在、将来。比如:一件事情的发展规律,可以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总结、后续来说明。时间是一个万古不灭的维度,过去、现在、未来,是最有效的条理公式。
2、分类:按事情的类别、方位、结构、属性、因果关系等来表达,分类体现你对事或问题的认识层次感,表现的是一种概括能力。比如我们用辩证法的“一分为二”的思路来切入问题,就会有:积极的一面,不利的一面;内因是什么,外因又是什么;内涵是、外延是;优势在于,劣势在于,等。对于人,可以从社会关系上分,比如在同学、同事、上司、家长是如何评价的;也可以从活动、职能上分,如对于工作、感情、友谊、家人分别是怎样的。
3、提炼说三:通过前面的两点,你可以综合概括提炼出要点,用最少的文字(运用简单的同类字、词、词组),来概括你要讲的话,然后加上数字进行表达。在部队大部分的讲话基本是“三段式”,凡事说三,条理自见。
会做==合理规划+方法组合
能做事和会做事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
一、有目标就是有方向,做一个很有计划,做事有目标,想做什么计划就立马执行的人。事前必须设定目标,目标就是你要必达的终点。
二、有了目标就要行动,把行动计划写出来,按照计划去完成,搭建方法组合,牢记9字箴言:分步骤,看情况,勤检查。凡事有先后主次的顺序,写方案要先写提纲,再分版块,接着依次填写内容进去;要保证前一步的结果,都是下一步的开头。如果脑子里想不清,就拿纸笔把它们按顺序写下来。一套步骤,只能完成一个目标。但我们会面临不同的情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设定不同的步骤组合。先把所有情况都拟定出来(比如老师不在,你不能停下啊,那该做什么),然后在每个情境下规划步骤。PDCA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每个步骤进行如何,是否需要改进,都需要你勤检查,不断反馈,这是一个动态过程。
三、每天做完事情,要总结分析,好与不好在哪里,好的鼓励自己,不好就反省改进。
另外我把所接触的会做事的人和自己的习惯告知你,希望对你有用:
①万事开头难,会做事的习惯先开始,但是大多数人总是想等我准备好(比如你告诉我,等老师和学姐有空),既然想了,那就去做。其实所谓的难就是给自己内心设置了很多障碍,总是会在脑子里设想很多困难,很复杂,总是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心理障碍让你无法迈出行动的开始。
②会做事的人具有排除干扰的能力,懂得按照自己的目标坚持下来(之前我在文章里写道:当代年轻人少了很多坚持长性的习惯)。比如你说,实验过程中常常有其他事干扰,但是这都不完全影响你继续实验。(要不然你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菌种就会因你照顾不周死掉)。
③会做事的人懂得迭代精进,而你跟我抱怨怎么又要重做一次,你可能开始了、也坚持了,但还是收效甚微,看不到希望与结果,于是心里渐渐变得低沉,负面情绪越来越多,这个时候我们要去思考是否还有更多的方法达成我的目标。昨天一个朋友也告诉我:通过解决身边的困难与迎接挑战,内心越来越强大,一个人的成长恰恰就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凸显出来。
④会做事的人一定注重细节,你却告诉我辛苦培养出来的菌种提取蛋白过程中忘了破壁,所以前面的辛苦白费,所以细节很重要吧,另外我想告诉你:凡事手上一定要有备份,就像带兵出任务,我的手上始终要有机动的队员,备份就是应对突发事件做好的方案。
舒小妹,希望你能读懂,像梳头发一样做事,给自己培养出一种秩序感,并且在以后做事情分出轻重缓急,懂得按照事情的计划和顺序来做、懂得合并同类项、懂得排列组合、懂得统筹管理、懂得合理安排、事情做得有条不紊,做到忙而不乱,忙而有序,节约了时间,也提高了效率。
————2020年1月9日凌晨于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