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不擅长码字,总怕自己写的不好,挣扎一番还是决定尝试把生活中的一些发生写出来。所以无论文字好否,都在用心说,有自家的故事,有听到的途说,有觉察的醒悟,有片刻的顿悟,偶尔鸡汤,偶尔干货,也欢迎大家一起探讨那些生活中遇到的事儿。
#悦享说#
No.1 “一点点”的不快乐
“一点点”是个网红的奶茶店,和喜茶等众多网红店一样,南方盛行,是年轻妹子的最爱。据上海的朋友讲,上海人对于奶茶的喜爱已经到了不可抵挡的程度,一杯最少,上不封顶。前几日全家云游江南之际,也成了我家12岁女娃追随的目标。
那就说说在“一点点”奶茶店发生的故事吧!
南京万达金街,路遇一点点奶茶店,人流不少,排队,扫码,交钱,取号,一杯奶茶至少等15分钟以上,号码82,决定溜达一圈回来取。孩爸去独自去买冰淇淋,我和娃15分钟后走回来,已经叫到84号。
我说:“我们已经过号了,你把号码给服务生,他会把奶茶给你”。说了几次,她就是不去。
我:“为什么不去呢”?
她:“过了号会再喊的”。
我:“不会再喊,赶紧去给拿了。你要做的就是把你的号给他,他就把你的奶茶给你了”。
她:“没看到我的奶茶放在柜台上啊”。
我:“是在柜台的某个地方,你只要把号给他,就可以拿到奶茶了”。
劝了几个回合,就是不去。
我失去了耐心,开始愤怒:“就这么点事就不能自己去做吗?不是你自己要喝的奶茶吗?就自己去拿啊”“这点小事都不能做还能做什么?”。
还是不去,我的愤怒传染了她,她也愤怒,说不要了,然后要“撕票”。
撕了一半,我抢过来。(在失去理智前,我把撕了一半的票抢过来,还好没冲动把票撕得粉碎过个瘾,当时脑子里面保持了一点理智,还是要让孩子喝上奶茶,不能浪费钱)。
然后继续发飙:“为什么要撕啊”?“不是你自己要喝奶茶吗”“这么点事干不明白吗”?双方都很愤怒。
在撕扯之间,孩爸回来了。问了情况,领着她去柜台,拿了奶茶走人,然后她说味道不怎么样。
事情结束。
事后我一直想:问题出在哪里了呢?
我作为妈妈没错,“父母要做的事情就是培养孩子能够照顾自己的能力”。(这么简单的事情孩子应该能做啊,培养孩子能力没错啊,道理至上)
她作为孩子没错,“奶茶过了号,如果没来拿,就会重新叫号啊”(超有秩序感)
她爸做的最简单,把孩子带到柜台演示一遍,给号,拿茶,完成任务。(典型男人解决问题模式)
貌似都对。
爸爸做的有效果。我的沟通无效。
记得在课堂上有位老师说,喜欢一家甜品店的面包,有次太饿去买面包,因为身体不舒服,店员嘘寒问暖,还给她倒了一杯红糖水,温暖的感觉和面包店联系在一起了,每当路过那家面包店都有温暖的感觉升起。
我猜想,宝贝的“一点点”是和愤怒的感觉在一起的,估计此后和“一点点”绝缘了。(想到这有点内疚,又给孩子添创伤了,妈妈在这里说声对不起)
所以她说味道不怎么样,是指奶茶,还是和妈妈的这次对话经历?
于是想到之前学过的“突破式沟通”的三道防火墙:
1. 效果比道理更重要
反思:动机和情绪都没错,想给孩子锻炼自己的机会,以我的人生经验很简单,木有错啊,开始的第一句话的语气和状态就让对方不接受,沟通无效)
2. 没有冲突,只有不同观点。
反思:不接受她和我有不同观点,或者想证明她是错的。她要秩序,我要高效,共同的目标是啥?做到高效的秩序,这个貌似可以有。
3. 情绪是信念的投影
反思:不是事件本身让我有情绪,而是我背后的信念和想法让我情绪爆发。
回想起来确实有各种信念各种评判各种不满,问话以“为什么”居多,对方听到的是“这么简单的事都不能做吗?”背后隐藏的是对她的否定“你无能”,“你差劲”,“你怎么这么笨”,再深挖一下:我的愤怒背后是恐惧和焦虑“这点小事都不做将来怎么办”?害怕她以后不能自食其力,所以恐惧和焦虑升级,演变成愤怒,想改变一个我不能接受的情况,所以情绪失控。想多了,其实没那么严重。
孩子感觉好,才会做的好。我让她产生这么多坏感觉,不奇怪她为什么不做了。
学了一大堆技巧,轮到自家的事情,一样是“撞墙”式沟通。如果事件重演一次,我会怎样做呢?可以让自己说话慢下来,或者和她一起在旁边等?至少下次不会用同样的方法了 (有了反思和觉察,又可以作为案例教学,也赚到了)
自我觉察的四个阶段:1. 不知不觉,2. 后知后觉,3.当知当觉,4.先知先觉。我现在处在“后知后觉”和“当知当觉”之间,路还很长,继续修炼吧!
还想好奇地问下:如果是您会怎样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