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月29日,八宿县到然乌镇。
然乌镇位于昌都地区和林芝地区的交界处,以然乌湖和诸多冰川闻名于世。这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冰川、雪山、原始丛林在这一地区集中分布,每年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作为骑行者的我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一颗闪耀在川藏线上的明珠。
自从离开成都平原,进入川藏线以来,横断山中的高山峡谷屡见不鲜,由最初的恐惧到后面的习以为常,由战战兢兢的顺从安排到肆虐享受在绝境中的每一刻欢愉。入藏以来,荒凉的山川河流在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气势雄伟间又给人一种绝处逢生的意境,这一再被定视为藏地特有的性格。如今横亘大西南的横断山脉已经渐渐走出了视线,眼前所呈现的是藏地另一面的温柔,这是一种与江南水乡相较更有性格的多情。
历尽诸多艰险,终于日渐拨开藏地的坚硬外壳,得以走入那一颗柔软的内心。美丽的风景总是需要经历重重艰难险阻之后才能够有幸得见。
八宿清晨的大街,缓斜的上坡通向另一个地方。路上的每一个落脚点都有过梦中的记忆,擦肩而过之后更多的是空白,没有深情表露,只有把仅存的美好隽永无限延伸放大,直至在整个记忆的天空中弥漫开来。
一望无际的天空下面是一条绵延起伏的路,路旁的河流和村落似乎是永远的和弦伴奏。村前熟透的青稞田地在山坡上有层次地延展着,隐没于田中的人影儿时而能够看到,古老的木板桥高高地横在河流上面,在风中摇摇晃晃。
刚刚经历在怒江七十二拐谨慎地骑行,外加然乌湖是路上骑友口中绝美的圣地,多日来上路的疲惫在那一天的行程中得到很大的释放。心中对目的地多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向往,似乎背着的包袱也一下子减轻许多。选择一种主动、积极的心态在路上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中午在吉达乡吃饭,街边饭馆的老板讲着一个用八天时间骑完川藏线的传奇,据说第一天便从成都到了新都桥。一个人轻装上阵,选择最好的骑行装备,后面有补给车一直跟着他,他是来挑战川藏线的难度,刷新骑行记录的。而我们,只是诸多平凡骑行者中的芸芸众生,骑行的动机除了一点点雄心,更多地只是想走完这条路,不想轰轰烈烈,只是想看到最真实的存在。
饭馆老板指着墙壁上用黑色涂写的名字说道,这便是前几天挑战川藏骑行极限那个人的亲笔签名。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方做着饮食经营,每一个从这里的经过的骑行者都会在他的心中或多或少的留下些什么,终日累积而来的是他对川藏线的熟悉,这成了他值得向外炫耀的一项资本。
安久拉山的海拔依然在四千米以上,虽说这里的大山并没有在四川境内时蜿蜒曲折的爬山路,但一条平直的大缓坡通向山顶,外加山谷之中强烈的寒风,上山之路依然很不简单。队内结伴骑行,排成一字,大家一鼓作气地抵御着迎面扑来的阵阵冷风。一路走来,当翻过一座座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山之时,爬山成了这一路上最有心得的体验。在接下来的几座山峰面前,已经养成家常便饭的心态,通过几个数据(海拔,相对高度,坡长……)的询问来推测爬山的难度,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在安久拉山最后一次碰到萧哥,山寨的装扮招来很多自驾游和他合影,忙的不亦乐乎。他顿时成了安久拉山的明星,还记得上次在东达山上的一曲《东风破》,这个憨厚的贵州小哥在大家的心目中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忙碌之余,他强拉着我一同站在那个蓝色的牌子下面拍照,谁曾想,合影过后竟成了在川藏线的永别。那日,我们一同在然乌镇上住下,他住在隔壁,第二天我们在然乌镇休整,而他马不停蹄地赶往拉萨,此后再也未能够相见。
依然记得在邛崃,他走进面馆,我们望着他的样子。在海子山出奇意料的重逢,我倍感惊讶。之后在途中有过几次碰面,直到在安久拉山上的最后一次相见。至今我仍不知道关于他的任何联系方式包括他的名姓。大半年过去了,他的模样依然印在我的脑海里,那些在路上的故事也久久挥之不去。
安久拉山的垭口附近有一个海子,这是一片清冽的水域,静得像是一面镜子,映衬着远处的蓝天白云。这里的每一个不知名的小水池都有着圣洁的光环,或者坐落于群山之中,或者分布于垭口边缘,宛若一颗颗洒落人间的明珠,在群山之间尽显光芒。
下山之后便看到另类景色,高山峡谷依旧,但是绿色丛林掩映,雪山偶尔在远方露出真容,山谷间的水流呈现碧绿的颜色,混浊的江水已经成了脑海中昨日的记忆。川藏线上的景观在交替变化着,像是四季的更替,但是每一种变化前的停留都是一份美好,如今,它们的存在只能够在我们的脑海中追寻。高山峡谷间的沧浪之水消失了,眼前的河水温柔了很多,漂亮了很多,但也失去了沧桑变幻的气势。
又一座高山在我们的面前呈现,蜿蜒曲折的公路在山间盘旋,紧邻着湍急河水流过的深渊,脑海中景物的不停转换不免少了停留的时间,从此处到彼处的跳跃,一瞬间,却是一眼万年。
高山的后面便是遮挡起来的然乌小镇,这个因冰川和湖泊而出名的小镇无疑是藏地的一处胜景,通过一条从山间凿出的险路将其与外界相连,深渊在这里延伸成为一片广阔的水域,还记得两侧的山石松动,大都用铁丝网在崖壁间固定,用砖石在幽深的峡谷间筑起了白色长廊。
穿过曲折回绕的避险长廊,湍急的河流从旁滔滔坠落,整个峡谷间尽是荡漾着河流碰击山石的回响,久久不绝于耳。摆在眼前的豁然开朗出乎意料,小镇便位于这个有山有水却很少有嘈杂的地方,因为宁静,所以处处显示着不俗的姿态和格调。
整个小镇坐落于然乌湖畔,沿着湖岸线的分布开辟了小镇的格局。晚上住在刚进镇子的一家旅馆里,拥挤的阁楼依山而建,从窗户向外看去,远处的雪山尽收眼底,路旁的大街上不时有骑友的经过,他们向着然乌湖的下游去了。
从成都出发以来,第一次选择花一整天的时间停留。那夜的小镇上来了不少外地的游客,大都开着豪华的越野,沿街的饭馆里灯火敞亮,老板在桌前客人间忙碌着,笑脸相迎。那里晚上的夜好似家乡的雪夜,当街的一户人家门前挂着两盏红红的灯笼,在地上显现着红色的倒影,白日里有雪山的那个方向也落下一片漆黑,平凡和寂静在山间开始热闹起来。
然乌素以来古冰川著名,来古冰川是这里开发时间最为长久,最为彻底的一座冰川。我们没有选择去看这一座享誉盛久的热闹冰川,而是第二天在当地人的带领下,去了一座还未开发的野冰川----仁龙巴冰川。
司机是一名典型的康巴汉子,一身传统的藏式装扮,头上扎起很有特色的小辫。破旧的面包车沿着与318国道相反的方向行驶,车内放着藏式的流行歌曲,除了“扎西德勒”外,我没有听懂一句,但是歌曲的旋律很过瘾,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土著氛围。
看着逐渐远去的然乌小镇,仿佛亲身走入一个迷人的仙境。清晨司机便在楼下喊我们起床,吃完早饭后便早早上了车。一条宽阔的马路延伸至雪山冰川的深处,由远及近,算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司机得意的在一个湖泊旁边停下,那个湖泊可以说是我二十年来所见过最美的水。清晨的云雾缭绕于半山腰,依然露出山头,湖面静得没有一点的涟漪和水花,湖旁边的雾气还未消散。从车上下来站在岸边的我们顿时傻掉了,呆呆地站在那里,脑子里一片空白。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大块清晰倒映着湖对岸高山的大明镜,蓝色的天空、飘渺的云彩、远处的高山在湖中一览无遗,如梦如幻,那就是一个绝美的仙境,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山脉的纹理,云彩围绕着山间,宛若轻盈的舞女,此时的宁静无声便是最好的旋律,我们在那里成了最煞风景的多余,始终没有勇气在她的面前留下一张合影。
不自觉挪动着双脚向着湖边走近,我已经无法把她当做一片水而让自己去冷静,我迫不及待地想去拥抱这里的一切美好,甚至连这里的空气也不自觉多了一份沉淀。我一直相信寻得这样的美景需要缘分,这是可遇而决不可求的福气。
已经上了车,但是心还是留在那片湖中而无法收回,直到司机说那只是小菜,让我们做好接待大餐的心理准备。
一路激动的心情难以抑制,车内七嘴八舌,看着车窗外面的雪山越来越近,大家都快激动地跳起来,直到司机说要注意高反,我们才稍稍有所收敛。
从繁华的都市走出去觅得一份独有的宁静是多么难得!
娴熟的藏族司机驾车把我们送至仁龙巴冰川的面前,看到冰川的那一刻,才知道那份大餐的力量。尽管听从司机的话做了准备,但还是有点措手不及。巨大的白色冰川分布于两山之间,冰川之上散发着一层向上的雾气,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白色显得特别刺眼。
在公路上便可以看到气势非凡的冰川容貌,而靠近它却还有十几公里的距离,在冰川的前面横着一条冰雪融水的河流,在中午时分河流便会涨水,河道接着宽阔起来,到达冰川的位置还需要坐一段时间的拖拉机,几个藏民成群结队在那里做着帮游客渡河的生意,他们用简易的碎纸片做成“车票”上面歪歪斜斜写着“布楚”还有藏文的标示,想必这是那位拖拉机司机的名字。
坐着拖拉机逐渐靠近前面的冰川,充足的马力轰鸣声在泥泞的土地里面奋进,车辙印在松软的河流两岸交错着,拖拉机在冰川面前驰骋着,而我们在后面的车箱紧紧抓着安全绳七倒八歪。下了拖拉机还需走上一个小时的路程才能够亲自摸到冰川。
当巨大的冰川堆放在眼前时才更觉震撼,冰川白色的外表透着淡蓝的荧光,除去表面黑色的杂质,应该算是一块“美玉”的模样。淙淙的水流从冰川下面慢慢渗出来汇成一条条小溪。一群人兴奋地爬上冰川,在上面尽情的呼吸着冰冷的空气,很多人用全裸来纪念此时此刻他们难以抑制的心情,我也跟着一阵起哄。
在然乌休整的那天,我们去看了仁龙巴冰川,这种隐藏于群山深处的风景似乎一辈子看不到几次,也许一次便是永恒,之后便是在你的脑海中的无数次回放。那个康巴汉子司机性情豪放,一手握着方向盘,一手拿着酒瓶,边开车边喝酒,车内的音乐声响起,还有他的一车乘客,他亲自带这些来自远方的客人来参观他们家乡的胜景,他那天应该会很自豪,我们也为他感到骄傲。
那天坐在副驾的陆涛回来说,他观察到汽车前面的仪表盘已经坏掉多时,而司机还在从容淡定的饮酒中开车行驶于山间盘旋之路时,他那颗悬着的心始终没敢放下,而坐在后面的我们一路上只顾着风景,说说笑笑间全然无从知晓,听他说完心里也是一个寒颤,但这位司机大哥的独特魅力还是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