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说我小时候特别招人喜欢,院子里住着好几个七八十岁的老奶奶,经常抱抱我,逗我玩,或者给我她们的好吃的。不过等我长到可以记事的年龄时,她们已经相继离开,我甚至想不起来她们长什么样子。她们就是我生命中最初的过客吧。
我妈还说,小时候她带我去她朋友家做客,朋友家的小男孩特别喜欢和我玩,我们俩玩到最后都难舍难分了。但是后来我们再见面时,有的只是陌生和拘谨,要不是妈妈提醒,完全记不得有这码事。再后来,就完全成为陌生人了。记得当时的我还有点郁闷,为什么当时玩得那么好的玩伴,说不认识就不认识了呢?不过也没有往心里去。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一级一级上升,不断的分班、升学,生命中来来往往的过客越来越多,也就习以为常了。但偶尔还是会对“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样的剧情有点不解,莫名其妙的翻掉真是让人很纳闷呢。
在初三刚分过班后,我和两个特别好的女孩成为了朋友,座位比较近,我们就一起讨论题,放学后一起留下来写作业,和很多其他女生一样,一起上厕所,我们都去过各自的家,在漫长的中考结束后的暑假里互相借小说看,也是那时,我看了郭敬明两部最好的作品《夏至未至》、《幻城》。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我们上高一。我选择去另一个城市上学,她俩留在这里。我大概一个月回来一趟,每次回来都会跟她们打电话,然后出来一起玩,记得还拍了一些照片呢。
后来呢,也没有发生什么,只是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就不再联系了,一直到现在。
我也有认真想过这其中的原因,比如是来自父母的,因为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不再适合总是出去玩或者打电话发短信了;比如来自我们自己,学习的烦恼,突如其来足以乱人心志的青涩表白……任何一点点现在看来不起眼的事都足以在青春期的我们心里掀起一层波澜。就以我来说,高中生活可以用“兵荒马乱”这四个字来形容,往往自顾不暇,更不用说考虑联系一下老朋友了。想来她们也是这样。再比如,一直被家长管的严严实实的她们其实是很羡慕我能选择这样一个学校的,如果我总是出现,不论我们聊什么都会涉及学校和学习,所以,我的每句话都会对她们有一点刺激。所以潜意识里都会选择少见面,各方面综合作用下结局就这样了。
虽然这样理性分析了,还是觉得这样一段友情就这样没有了着实可惜。
但是如果用“过客”这样的思维来思考这段友情,这样的结局其实也不意外。生命中来来往往的人那么多,但其实每个时间段的总量大概都是固定的,这个总量就是在一个你可以承受的合适的范围内,所以总得有人离开,才会有人自自然然的来到。
我们每每来到一个新环境,不就是想要获得跟自己现在相匹配的生活环境吗?而匹配说的就是和你现在的成长阶段,和你现有的知识和收获相对应而能给你带来便利与帮助。而人际关系就是重要的一部分。那些过往的友情是你当时的样子,他们离开了,也会寻找和他们现在相匹配的友情,这样友谊的小船才不会说翻就翻啊。
相比中学时候的单纯懵懂,上班后的成熟理性,最难平衡友谊的其实还是大学时代。因为虽说大家共同考入一个班,一样的专业,学习水平都差不了多少,并很有缘分的被分在了一个宿舍,应该属于相匹配的友情,但是,地域差异、家庭差异、性格差异等种种差异才是所有人都要面临的问题,这些差异导致了不匹配,以及你在宿舍中人际关系的舒适度。
不同的价值观导致不同的选择。有的人会很执拗的过分看重与舍友之间的友情,延续着中学时候上厕所都会在一起的小女生的友谊习惯,一起起床,一起上课、吃饭,甚至洗漱、看剧都要在一个时间一起,没有了作为一个成年人的独立空间。而这样太亲密往往会有很多问题暴露出来,比如我今天想睡个懒觉,但是你说你想上自习没人陪,我就会觉得陪你是我的义务,压力山大,不得不做出让步。比起相知相惜、互诉衷肠的友情,这份需要包容和让步维系的友情并不能长久。
而这只是小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价值观的冲突。大学是一个很多元的地方,有的人的志向就是在大学看很多很多电影电视剧,宅在宿舍;而有的人期盼着外面的世界,每天不熄灯不回宿舍;还有的人选择像高中那样充实的生活。所以,有时候,秉持不同价值观的同学就会相互之间不理解,甚至有微词,时间长了,矛盾也就越来越多。
有执着于宿舍友情的人,就会有满不在乎的人,这样的人远离宿舍纷争,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将自己分离于这个小群体之外。但很少有人是从“过客”这样的角度来看问题的。我的一个学姐就是这些少数中的一个。她说:“如果我们都能想到四年后我们就会各奔东西,也许永远都不会有机会再见面了,那这些矛盾又算什么呢?”对啊,舍友们真的只是过客而已,能在一起就是缘分,我们要珍惜这些陪我们共同度过青春期尾巴的人呢。能合得来就好好相处,合不来淡淡相处,谁也不必强求谁,更不必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衡量别人,否则会活得很累。
友情是这样,爱情又何尝不是,而爱情讲究的更是时间和运气。在不对的时间出现的那个人哪怕只是早了那么一步,晚了那么一点点,那还是只能是你生命中的过客。但是你这样的过客塑造了现在的他,他也成就了现在的你。纠结于太多为什么与舍不得只是过去的那个你和现在的你在闹别扭而已,你要欣然接受现在的你,用这个你和他轻轻道声珍重,微笑着离开,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就这个时候刚刚好。对的那个人就在不远处等你。
如果可以的话,就在心里对他说,很抱歉,今生只能做你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不能一直陪你走下去是我的遗憾。
生命的大格局里,有一个“过客”的思维会为我们减少很多不该有的烦恼,心态也更加从容淡定。直面现在,不执着与过去才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