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李绅,很多人不知道是谁。但说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连小学生都知道了。没错,今天说的便是本诗的作者,我们看他如何从一个悯农的诗人,变成一个人品恶劣的官场混子。
李绅生于772年,安徽亳州人。他祖上作过唐朝的中书令,父亲做过县令。李绅幼年丧父后,由母亲辛苦抚养长大。他自幼苦学读书,27岁中了进士,任职翰林学士。
一年夏天,李绅回乡探亲,遇上回京奏事的节度使李逢吉。他们是文朋诗友的老相识,相逢后免不得把酒言欢。惜别时,李绅看到路边田野里的农夫,在毒辣的日头下锄地,不禁感慨道:锄禾日当午,......
李逢吉听后,连夸好诗。而李绅仰天长叹一口气,又接着吟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两首诗合称《悯农》)。
李逢吉一听,默不作声,心里暗道:这小子好大胆,竟敢作诗诽谤朝廷!分别之后,李逢吉刚到京城,便向唐穆宗上书:“今有翰林院学士李绅,写反诗发泄私愤。”!是的,要拿李绅当垫脚石了。他以为打小报告就能升官。
李绅被召回京后,在皇帝面前承认他作的诗。唐穆宗竟说:“朕久居高堂,忘却民间疾苦,朕之过也”。随后,李绅被升任为尚书右仆射,而李逢吉偷鸡不成蚀把米,被贬为云南观察使。
李绅开始发迹了,以前他为迎合李元将,每次见面都称他“叔叔”。现在,轮到李元将巴结他了,自称弟、侄都不行,后来干脆自称为“孙”,李绅才勉强接受。
李绅比较暴虐,辖地百姓总是担惊受怕,很多人难以忍受就外出逃难。下属向李绅报告时,他反道:“你见过用手捧麦子吗?颗粒饱满的总在下面,而秕糠会随风而去,以后不要来报这种事。”
李绅很热衷于拉党结派,他是唐朝后期“牛李党争”中,李党的狂热骨干,并居相位4年。(“牛党”以牛僧孺为首,多为寒门科举出身,主张科举取士。“李党”以李德裕为首,多为显赫世族出身,主张公卿子弟自幼熟悉官场,更能做好官)。
两派斗了49年,最大的成果就是把唐朝祸害完了。
74岁的李绅任淮南节度使,县尉吴湘被弹劾贪污公款、强娶民女等罪状。李绅立即将其下狱,判处死刑。朝廷派人复查时发现,吴湘贪赃数额不大,强娶民女也属不实,罪不至死。但李绅强行处死了吴湘,这是他最大的污点。
真相是:吴湘的叔父曾经得罪过李德裕的父亲。所以李绅罗织罪名,执意处死吴湘,是为讨好李党的老大李德裕。所以,这是蓄意的报复行动。
第二年李绅病死,次年“吴湘案”平反。虽然他已死,但朝廷的处罚是“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
如今,人们熟读他悲天悯人的诗作,知道他与元稹、白居易关系交好。他是文学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他的诗歌荣光闪耀,他还进了《唐才子传》。
其实,更多历史并不如你看得到光鲜或卑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