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简论八十六(刺客列传)
史记荆轲与秦王环柱而斗,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提之,中荆轲。已而论功,赏夏无且黄金二百溢。夏无且幸也。万一失手,药囊中秦王,则无且之宗族不存矣。
只知有一人,而不知有天下人也。
荆轲刺秦王不中,秦王大怒,发兵薄燕,急求主使者太子丹。燕王使使斩太子丹,献于秦。然秦益攻之,卒灭燕。
是时,秦非尽天下之地不厌,非尽虏六国不止,燕之亡,朝夕之间耳。慑秦之威,自残骨肉,必令天下之士寒心而去之,尚複谁依?杀太子丹,燕亦亡,奈何令至亲者痛,而爲见仇者所快乎?
秦之灭六国者,已非一日之功也。燕丹之时,秦锋所向,六国披靡,惟鼠窜而已。荆轲既发,有成有不成,燕丹皆应亡走僻壤穷乡,以待时之变,蓄势再举。惜乎其中心昏然,全无应对之策,惟怒气填膺,止思一报,快意所仇而已。
观其所遣,直一亡命徒耳。素日妄逞血气之勇,缓急分毫无所用,色变神异,足以令秦政生戒惧也。瘫坐于地,而观荆轲与秦王环柱而斗,固知遣非其人也。
且荆轲之智与勇,亦有大逊于聂政者。至欲生劫秦王,效曹沫故事,岂非痴人说梦乎?秦政岂信诺之人乎?其在燕国,混迹妇女,剑术日疏,力亦不支,安能独当大任乎?甚矣哉!功败于垂成之际,大失樊于期之所望,而天下苍生之厄也自此始。
虽然,袖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雪六国之耻,起沉冤之魂,砥柱滔滔之横溢,抚慰哀哀之妇孺,报志士之恨于须臾,明匹夫之志之终不可夺。匕发之时,风云变色,浩气四塞,秦王目眩者久之,自此遂疑天下人,而愈深居简出矣。青史志之,震慑今古,千年而后,读之犹令人神往。
天可使之然也,然不可使志士不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