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你的书架上有几本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书籍?
今天我们还是来讲一讲有关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问题。关于我国文化和国外思想文化,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很多人对国外尤其是欧美的东西,崇拜至深,甚至有点盲目,把崇洋媚外展现的淋漓尽致。
文化入侵这件事,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要说清楚估计得写一本书了,不能通过短短的两三千字就能说清楚,今天我只说一小段,关于书籍学习的选择。
有一个现象:各大商超、高端会所,好像只有放英文歌才显得高端;一些自媒体推荐书籍,也喜欢把国外的书籍当做牌面去讲,一本书明明是中国人主编,非要加上外国人的名字才显得有含金量。
一个热爱学习的人,书架上难免会有国外书籍,这个值得提倡,不应该去批评,因为我们必须得接受、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思想,智慧和思想没有国界,只要能为我们所用的都要去学。但是要问几个问题:你看一本书是对它的内容感兴趣?还是你就觉得西方的书更好?是你更喜欢西方的表达方式?还是你学的这本书里的东西真的比较先进?
作为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或许我们由于建国时间比较短,科技发展方面还有待提高,针对别国的一些科技理念和技术我们要去虚心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我们肯定是求知若渴的。但从智慧思想谋略方面来讲,还是要看看我们自己的传统思想文化,说独领风骚一点也不为过,诸子百家争鸣是何等的雄壮,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祖宗就已经把人类文明体系架构勾勒清楚了。
现如今,西方很多思想文化是通过学习了中国的先进思想文化,然后把我们的文化用他们的语言表达出来,再反过来卖给中国人,你说冤不冤?当然这与我们传统思想书籍阅读难度较大相对麻烦也有关系,因为大都是文言文加译文存在的,让很多人觉得阅读起来很麻烦,于是大家更喜欢看直接加工成现代白话文又脍炙人口的书籍,尤其是深受欧美文化影响的西方书籍。但是大家别忘了,如果没有文言文的存在,我们的文化不可能保留这么完整,所以学习文言文也是我们每一位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人的责任,难度是有,但是当你读习惯,掌握了更多的方法和知识,你能朗朗上口,那时候恐怕你也就看不上西方文化了。
另外,我们看书籍也要分类,如果你追求先进的智慧思想和不同的异域风情文化,那全世界的书籍你都应该读,但如果你只是想学习西方的快餐知识文化,什么成功学、口才学、情商课之类的,我劝还是要三思。当然我们看书就是以有助于自身成长为目的的,书没有好坏之分,重在自己选择。
但是出于我对中华思想文化的敬重和钦佩,我还是建议要回过头来看看我们自己的思想文化,你透过时光会发现中华文化它那不可替代的金灿灿光辉,不比世界上任何思想文化差。比如大家读的《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羊皮卷》《思考致富》,还有各种管理学的书籍等等……其实当你有选择性的读懂中华思想文化的时候,你会觉得全世界的先进思想都在围着中国思想转,《周易》《道德经》《鬼谷子》《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等等……不比你读的那些快餐书籍强?你读懂了这些,你别说读那些书了,你自己写的书都比那些快餐书籍强。这些《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思考致富》等,里面讲的很多东西,我们老祖宗早就非常完整的讲过并且演绎过了。还有管理学,不管是西方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还是前一段时间去世的日本企业管理学大师稻盛和夫,他们的管理理念你觉得很先进,但是当你在中华思想文化里沐浴畅游的时候,那你才觉得什么叫做包罗万象、妙不可言、宛如神作。
我们学习要有选择和原则的学,学习我们没有的,弥补我们的短板,我们本身就有的东西何必舍近求远呢?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不要“人在金山住,心念他乡一两银”。
西方的很多思想文化其实在我们中国几千年前就已经很成熟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样样俱全,中华先哲的思想如此宏大,如此完备,各位一定要珍惜,我们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不要忘了中华文化才是他们的祖宗,当你真正读懂中华文化的时候,你会觉得世界其他思想文化同中华思想文化相比是:小小烛光和日月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