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通俗的说是“法”。随着学校的诞生,管理也随之产生,几百年来经过无数代人的探索、尝试、积累、沉淀,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从古代的孔子到现代的管理精英,从享誉国内外的辽宁盘锦中学、上海建平中学,到土生土长的本土学校都有不同的成功经验。概括起来无外乎如下模式:惩戒模式、行政模式、法制模式、经济模式、思想教育模式、目标管理模式、军队管理模式(河北省衡水中学)和新兴的无为管理模式等等。
其实作为非理论研究来说,(主义、思想、理论、经验、观点、精神,本质皆一样。)教无定法、“管”无定法,只要因人制宜、因地制宜,管出成效,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每种管理模式都是在特定时期,特定人物探索出的经验和方法,无不带有时代的烙印及个性特色。我们只有采用拿来主义(学习其精华,去其糟粕),汲取适合自己个性特征的营养,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取长补短.根据学校管理的教育性、多边性、阶段性和长期性、可比性低、模糊性大等特点,探索适合自己的管理艺术。切不可生搬硬套,生吞活剥。如果机械照搬,其结果只能是失去自我,陷于迷茫,举步维艰,四处碰壁,是活生生的邯郸学步。(经验+反思+改进=创新+成长+反思+改进=成功)。
1、 学校管理的“管”和“理”
管理本身就包含了管和理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管”,另一方面是“理”。管理、管理、不管不理你。(校长就是要不怕得罪人进行管理。)现代社会要求必须是轻管重理,以管理人为核心的思想,一定要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教师和一群痴迷玩电子游戏的初中学生讲道德、知识,过后依然把所有时间用在手机游戏上,无效教育,无效地沟通与交流。)
学校不同于企业,是一个特殊的场合,它的特殊性在于原材料、生产者、产品都是人,而且是文化素质较高、感情世界丰富而脆弱、性情内恋、自尊而又自卑的教师和朝气蓬勃、个性差异较大的学生。因此学校管理具有其特殊规律,不同于工厂、部队。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场所,必须有良好的秩序,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一定的制度约束是非常必要的,适当的行政干预也无可厚非,但是硬性的管,一、是要适量,二、是要出于公心,(对事不对人,没有人可以搞特殊)三、是要注意冷处理,(让每个人都有时间反思,因为成功的特点可比性不同,模糊性差异很大。),四、是要管理者率先垂范,才能使师生信服(以上率下的榜样力量),但也存在一定的隐患,如有的学校照搬企业管理模式,对师生上班签到、下班签退、中间查岗,请假扣钱;对学生尤其是住宿生二十四小时监控生怕学生越雷池一步,这种管理看似立竿见影,短期内秩序井然,但时间一长,师生身心疲惫、敷衍被动,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其后患不言而喻。(使整个校园人员产生怨言。)
现代理念认为:学校管理应该轻“管”重“理”,所谓“理”就是在管理上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论语》中记载“马厩失火”孔子“问人不问马”这就是最原始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学校管理中的人本思想,就是要求管理者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师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管理者要经常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师生着想,做到制度无情,操作有情。使自己的一言一行,学校的一草一木,都蕴涵浓郁的人文关怀(一定程度上是为人民服务理念,让校园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
过去的管理是重“管”轻“理”,如罚戒式、行政式、规范式。现代的无为管理较侧重于“理”。(体现道家无为思想,不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在高科技时代、信息化时代、智能化时代、大数据时代、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人们的社会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广泛、深刻的变化(例如看手机屏幕的时间很长)。现代社会管理的发展趋势是:给人以更多的尊重、更大的自主,更多展现才华的机会平台,同时要求人有更高的自觉、更严的自律以及团结正能量的精神。(通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中华文化,使中国人养成民族自信、自豪感、成就感),最好有出众的才华(人人尽展才华,中国盛世传八方的治国理想)。
2、 以人为本学校管理艺术的几种理念
1、 学校管理要以人为本。这是由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决定的。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即教职工在学校管理者的管理下开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活动,所涉及到的三个方面是: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学生,是一个有“人——人——人”构成的管理系统。需要夯实校内循环体系的体制、机制问题、相应的制度建设和改革措施先行等,务必畅通校内循环体系血脉,着力打通领导者、教职工、学生各个环节,注意空间布局,实现各类要素在校内各区间自由流动,体现全校一盘棋思想。所以,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教育管理。
对“人”的管理与对“物”的管理,显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管理。(相处关系最好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人文关怀)这不仅是因为人是“活”的,“物”是死的,更重要的是活着的人,具有丰富的情感和巨大的主观能动性,它不可能像机器和商品一样,无条件地接受管理者的一切指令。管理者的指令只有经过被管理者头脑的加工、消化并得到认可以后,才能自觉地付诸行动。否则,管理者的指令就有落空的危险。即使被强迫执行,也会带来种种后遗症,特别是容易滋生逆反心理,给后继指令的执行带来消极作用。(高层领导管理国家务必防止官怨的大量产生,危害极大,更甚至动摇执政根基。)因此,只有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重视并做好人的管理工作。学校管理是一种用以人治事的活动,所以要求校长要知人善任。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争霸天下,刘邦笑到了最后,成为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他得意地说:论行兵打仗,攻必克,战必胜,吾不如韩信;论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论治理国家,抚百姓,给粮饷而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此三者皆人杰,但能为我所用,所以我能得天下。同样校长也不是科科精通、事事都行。只要善于用人、善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就能管理好一所学校。(一个人浑身是铁也捻不了几颗钉,团队凝聚力量的巨大潜意识的发现及运用。)
学校管理也是一样,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艺术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寓约束于调动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学校的事务要从调动人入手,争取人心,力求把有形约束化为无形约束,(无为思想)。寓约束与调动人的过程中。人的管理首先是人心的管理。不但让任何人在感情上都得到尊重、信任和理解,还要让每一个人都能有机会实现他们自身价值的最高精神需求时,他们才会“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才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约束。校长要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能动性入手,采取多种激励手段,如期待激励、目标激励、荣誉激励、信任激励、情感激励、人生发展激励等。根据教职工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期待,多为教职工提供实现其志向和发挥其才能的机会平台,多给教职工一些“感情投资”、人文关怀以及名利权摄取的规划(涉及其生涯规划,增强团队凝聚力,向心力、持久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德)。
调动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校长的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的榜样力量)学校领导要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在教职工中起表率作用。要健全对学校领导的监督、约束机制。比如,学校制定了党政干部廉洁制度,一般注重约束性,而忽略调动性。校长要注意这个问题,建立健全调动性的规章制度,使之与约束规章制度相互配套。调动人的另一层意思是要防止“力”的抵消,注意及时排除离心力(防止产生团队怨言尤其官怨,防止人心疲惫、敷衍被动,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要设法变约束抵制为调动人与人竞争意识,促使竞争机制的形成。(敢于拼搏、对抗、斗争、夺取成功的价值观。发扬广大优秀中华文化传统美德、弘扬中华精神文明建设。)
(2) 应以协调促服从
在处理人际关系上,往往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一味要求下级服从,强调教职工听话【专制思想的具体表现,最终必然形成敬上和唯上,若只有敬上和唯上,有可能让高级领导干部养成专制(后转变为邪恶、奸邪)、不民主的想法和行为习惯,上下各级互相效仿,危害极大,甚至可以动摇执政根基。】另一种是讲究民主,注意协调,以协调促服从(现代社会管理大多数国家人民要求享有更多的、自由的、人人平等的民主思想的具体表现)。要处理好群体人际关系,应努力建造一个共同的思想基础,树立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校长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培养新时代的“四有”新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以及实现学校近、远期奋斗目标,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共同基础。
校长必须真正做到爱护教职工,进行心理互换,将心比心,(角色互换意识,管理者要经常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考虑教职工在工作、学习、生活上的问题,随时注意调节各方面的关系,以取得协调配合。
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大联合、大团结、大圆满、大成功的法宝,可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就不能拉帮结派,搞“小山头”;也不能耍手段,搞权术,做表面文章。这样做,只会产生逆反心理,破坏群体人际关系的协调。【久而久之,更容易怨声载道,甚至形成官怨,大量官怨产生后必然造成领导干部明里配合,暗中等待机会,逐步走到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的尴尬境地,而高级干部自身往往掩耳盗铃,视而不见,最终伤害集体、团队利益直至国家、党的核心利益。】
(3) 明白领导干部要在培养中使用(人无完人思想)
对人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研究对人的使用和培养。(给一个展现适合教师才能的岗位平台)教师队伍的培养是办好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要用人,必立足于育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应是立足培养,在培养中求使用,即“圆中求方”。(圆是同,方是不同也是异、更高理解成艺术)。
要树立学校职能新观念,把培养教师作为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改革现行学校培养学生的单一职能的管理体制,校长必须确立“素质教育首先是对教师素质的教育”的观念,认真分析本校教师素质状况,把培养教师列入行政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要根据学校具体情况,采取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培养、培训措施,特别要注意把培养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作为重点来抓。(走出去进修、请学者、专家、劳模、工匠进来讲解,网上远程培训,国、省、市、县组织的各种培训。)
(4) 在做群体工作时,须求同存异
在做群体人际的工作时,经常会碰到求同存异这个问题。即在细节问题和局部问题上允许存异,在原则问题和全局问题上必须求同(大局意识的培养)
一所学校,思想工作做得再细,管理制度再好,矛盾和不同意见总是存在的,不必大惊小怪。教职工的思想有多种多样,个性也是各不相同的,根本问题在于校长能否坚持在大事上讲原则讲求同,不怕得罪人;在小事上,容人之短,谅人之过,允许存异。作为一个校长,平时注意了解教职工的工作特点、心理特点和个性特点,讲究管理艺术,处理事情能“小圆大方”,造就一个既有全局上的同,又有局部上的异,既有整体的统一,又有个性的发展这样一个良好局面。【小圆大方(大事讲原则,小事讲艺术),圆中求方(大事讲原则,求同,小事讲艺术,求同中允许存异)】
2、 校长要有良好的处世心态(一所好学校必然有一名好校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学校也要面对社会和走向社会,形成开放格局。闭门造车、画地为牢是无法办好学校的。作为一校之长,不能只习惯于办公桌前的思考,满足于校园内部的管理。只有立足于学校,并主动积极地投身到汹涌澎湃的社会洪流中,才能使学校不断进步,立足于不败之地。一句话,校长善于“处世”——善于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理顺自我与学校、自我与外界等方方面面的关系,要努力成为社会活动家。代尔·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百分之八十五的却要靠他的人际关系和做人处世的能力。”【做成大事必须有一个专业梦之队来服务于你,(服务业专业化思考)。】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同样的,处世心态则决定着处世方式的选择、处世效果的优劣等等。因此,校长要有良好的处世心态。这个问题实际上也属于校长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它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
对领导:敬上而不唯上。敬重上司,服从上司的正确领导,切实履行上司交给的职责、任务,及时而又认真地向上司汇报工作情况,听取意见,这是校长必须做到的。上司也是人,也有普通人的情感世界,在法律、原则的范围内,校长应与之沟通情感,做到互敬互信。
“不唯上”一是指不“眼睛朝上,”只看重和尊敬上司,而打心眼里瞧不起群众;二是指不唯唯喏喏,对上司有偏颇甚至是错误的指示、干预,应进行同志式的商榷和批评;三是要对上司负责,但不必因此畏首畏尾,成天担心“出什么岔子”不好交待。;【若只有敬上和唯上,有可能让高层领导养成专制不民主的想法和行为习惯,危害极大。不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利于实现(人人尽展才华,中国盛世传八方的治国理想)】校长对上也要保持独立平等的人格,并以此垂范于众。
对社会:圆通而不圆滑。“圆通”指为人、办事灵活变通,能协调全局,左右逢源。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寻找和抓住机遇,将自我向社会“推销”。现代校长一定要打破“闭关自守”的老传统,其次要有“兼收并蓄”的心理,既要期待、争取外界的支持和赞助,也要正确对待社会上一些消极势力或因素的干扰,努力化解矛盾。校长不要到处树敌,使学校陷入“四面楚歌”的困窘境地。要善于依托社区基层领导的威望和权力,请他们出面帮助解决某些纠葛。当然,校长也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周边百姓“献一份爱心”。(例如:校园广播大喇叭声音适当小一些,尽量不影响周边群众休息。)
“圆通”与“圆滑”的最大区别在于能否从诚信出发,校长办学,常常对社会有所承诺,校长要以正人君子的雅量“兑现”诺言,不然,它就会自陷“圆滑”的险境。(要做诚实守信的建设者,正能量道德的促进者。精神文明建设地研究者。)
对下属:信赖而不依赖。不管哪一个校长,他自身的能耐总是有限的。唯有站在下属这一群体共同垒筑的“阿尔卑斯山”上才能成为事业上的“巨人”。因此,校长对下属要倚重,要信任,要做到“用人不疑”,要下属从校长的目光中读到这样的话语:“好样的,你能行!”(鼓励、激励的情感投资)
但校长对下属不能有依赖心理。一、是各个工作岗位都有相应的职责,“自己的事自己做”是最起码的职责要求;二、是因为下属可能存在或强或弱的私欲,校长依赖他,很可能使这种欲念膨胀,长此以往,就会出现“宾主难辩”,或者“喧宾夺主”的现象,就会形成学校领导的“双核心”乃至“多核心”,这对学校事业的发展都是极为有害的。(在社会上,容易滋生腐败现象。)三、是校长要有自己的“头脑”,要做“明白人”,别人对他“思维场”的过多干预只会起到蒙蔽和阻碍作用。(最大努力地做到眼明心亮,避免上当受骗的发生。)四、亲和而不亲热。校长不是“家长”,也不是旧观念的“长官”。他不应该以颐指气使的态度发号施令。从心里到神情,从语气到手势,都应该是亲切的、和蔼的;即使严厉的批评,也要尽量消除居高临下的迹象,要给下属可亲近感。当然,这些都是“亲和”表层意义;校长更要凭借自身人格魅力激发全体下属的凝聚力,把大家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大联合、大团结、大圆满、大成功的法宝)。但校长亦不能对下属“亲热”,因为,校长的“亲热”会使下属泯灭应有的敬畏感,或许还会给他们以轻浮、不庄重等印象,使之滋生蔑视情绪。校长更要避免在公众面前对最为信赖和器重的下属持“亲热”态度,因为这样会导致有违民意的“小圈子”出现。(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严格而不“失格”。很显然,这里着重是指校长对下属的要求不能“失格”。这有优劣两方面:一、是“处世忌太洁”,(水至清则无鱼)。对下属要有敦厚长者的风范,而不是以“显微镜”式的目光发现其缺点,也不是以“放大镜”式的言语渲染其缺点;二、是时时处处尊重其人格,杜绝意气用事,对下属不讽刺挖苦,不揭露隐私。(公民的隐私权受国家法律保护)。
对自己:稳固而不顽固。处世态度实际上是世界观的一个层面,是学识、阅历等的积淀,也深深地打上了个人性格、天赋的烙印。(做人忌一根筋)。校长的处世态度一般都比较稳固。而忽冷忽热、时严时宽则是不成熟的标志,需要不断“锻打”。校长要通过比较、自省和征询别人意见等途径了解自己这方面的缺陷,随时加以调整、修正,还要不断赋予它靚丽的时代色彩。(与时俱进调整自己形象)。做为校长还需要用欣赏的眼光看人,
用欣赏的眼光看教师(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古语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教师身上都有其长处,也都有其短处。如果校长只看到教师的短处,时时事事带着一种挑剔的眼光面对教师,那么教师与领导的摩擦就会产生,就会愈演愈烈。如果说物质的摩擦可以产生热量,那么群体人际关系的摩擦恰好相反,他会无端的损耗人才自身的底气和储能,降低人才群体的整体效能。这不仅是校长的不幸,更是学校事业的悲哀。(若用在治国理政上,尤其是通过高科技手段,使高官与高官擦出火花,就是国家的悲哀。扼杀人才的创新意识,是导致难以出现顶尖创新人才因素之一。本小组内应该畅所欲言、民主讨论然后集中统一。)
赏识是一种“仰视”,自以为是、高高在上者不会取得这样的“视角”。(专制思想、行为者一定没有)。对教师的赏识,体现了校长的谦谦雅量。正人君子的雅量就是有理让三分的行事风格。
赏识是一种“对话”。教师群体中既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者,更有比较含蓄、不愿轻易流露情感倾向的同志。要打破这种僵局,就必须让教师产生一种自身受到重视、自己的话也有分量的感觉,而校长的赏识正是这种感觉最有力的“诱因”。
赏识更是一种认可,是校长对教师工作的一种积极评判。教师都有一种希望自身工作价值得到人们积极认可的心理。校长满足他们的这一心理,就能使之获得更大的工作驱动力。(人人都有需求,实现自身价值的需求是人类最高的需求,如何让每一个人都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设法让他们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同时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赏识、认证。)
——对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校长没有理由不欣赏(千万不能出现羡慕、嫉妒、恨,更不能嫉贤妒能,耽误大事,悔恨终生,无法弥补。)要及时表扬,认可,在本校内大力宣传。对其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赏识。除此以外,我们还应把欣赏的目光投向以下几种人:(人人尽展才华,华夏盛世传八方)
——失败者。教师的工作失败后,或颓丧悲观,失去前进的勇气,或不甘失败,力图重振旗鼓。无论他们有那种情绪反应,都需要校长及时给予赏识。首先要帮助他们找出失败的原因,肯定其工作热情和能力,使他体会到校长仍很重视他,他只是“有能力的人干了件失误的事”。其次,在公开场合,让他在其他方面做出成绩,维护他在集体中的威信。再次,给他表现能力、发挥特长的新机会,对其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赏识、认证。
——自卑者。对于自卑感强的教师,校长做工作的关键是要增强他的自信心,发挥他的潜在能力。首先要经常赏识他在一些小事上取得的成绩,使他体会到,成绩虽小,领导仍很看重,并且这些成绩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出的。其次,给他安排较大难度的任务,尽可能提供有利条件,促其圆满完成,对其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表扬、宣传。(利用媒体、舆论巨大力量)。
——爱发牢骚者。“牢骚太盛防肠断”。(提醒他们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校长要努力引导下属养成豁达的胸襟、乐观的态度和开放的眼界,(最好养成全球眼光,站在宇宙中观察全世界)。但对那些常以发牢骚的方式表达批评意见的人,校长也要采取积极、宽容的态度。实际上,许多牢骚人,都是能力强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人,他们的忧患意识(生于忧患,始终不忘忧患意识)和他们对学校工作的创造性意见往往隐含在诸多的牢骚中。校长应充分肯定这些教师积极参与意识和主人公精神,赏识他们提出的改进学校工作的意见及措施,一旦建议被采纳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更不要忘了在全体教职员工大会上及时表扬宣传他们。(人人都有获得包容、认同地需求)。
——幕后辛劳者。那些默默无闻做幕后工作的教师,常常不受重视。长此以往,必将影响这些教师的工作热情。鉴于此,校长要时常亲临他们的工作场所进行抚慰,在教职工大会等公开场合给予赏识,在学期和年终报告中,肯定他们对学校事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在年度工作总结中,大力表扬他们的成绩)。
赏识教师时:一、要坚持“真”。真,就是不夸饰,不溢美,符合实际的赏识。工作平庸或弄虚作假者得到赏识,容易强化被赏识者的不良心理。二、是示以“诚”。诚,即动于中而形于外,虚伪的恭敬,廉价的客套,往往使诚实者感到你的做作,正直者感到你的卑琐,敏感者感到你的企图,自负者越发目空一切,无知者愈加沾沾自喜。三、是注以“情”,赏识时要饱含激情,热情洋溢更能启动被赏识者的心扉,增强感染力和影响力。
调整好教师的心理状态: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心理医生”。这就决定着教师不仅要谙熟学生心理,自己也必须有健康的心理。否则会“以已昏昏”,不能“使人昭昭”。
在现时中不少教师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心理障碍,有的教师因为气量狭窄与同事过不去,人际关系僵化;有教师因为某次工作上的挫折,对自己的职业开始厌倦起来,提出改行请求;更有教师因为恋爱、家庭等生活方面的纠葛而一蹶不振,甚至走上绝路。
一位诗人说过大意如下的话:每个人总是站在大海的彼岸呼唤着人们的理解。(人人或许都有没有人群时宣泄消极情绪地目的。)释放情绪是对的,一颗心就是一个博大丰富的世界,教师的心灵世界尤其如此,校长要“读懂”教师,洞悉他们的心灵世界,就必须像孔子所说的那样,“视其所以,观其所由”。这不仅需要细心和善于发现问题的“慧眼”,也需要比较精深的心理学专业知识。校长要认真研究社会心理学、行为心理学,在可能的情况下,还要努力探索和参与建构教师心理学。
校长的“调整”则主要是呵护备至的爱心、“金石为开”的诚心、不厌其烦的耐心,是包含着真情的行为,是带有艺术性言词。校长还要有豁达的胸襟,要有宽容的情怀,有时候甚至要具备忍辱负重的勇气。(要知道宰相肚里撑大船)一位青年教师,爱与领导“开顶风船’,一次因评优与校长发生争执,态度蛮横,口出秽语,事后还扬言要与校长干到底。而校长并不计较,相反主动接近他、关心他,又当面向他承认那次争吵自己也有责任,请求他的原谅。这样一来,使得那位教师坐立不安,他主动找上门来,为自己的过激言辞而道歉,从此“相逢一笑泯恩仇”。(是非不分、颠倒黑白的圆滑处世哲学体现。)所以,校长要有“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老年人的大将胸怀)的高尚修养,哪怕教师行为有明显的偏向,也要有礼让三分的正人君子风度。【(正人君子的雅量),另一方面特殊情况下防止刺激精神方面问题的教师犯病,真成精神病了】。因为:
“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
大海宽容了江海,拥有了浩瀚。
天空宽容了云霞,拥有了神采。
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
由此可见,“心”教是校长多么重要的工作方法之一。以平等的身份走进教师群体,走进教师心灵,和缓地扣动教师思想情感的琴弦,教师封闭的心灵门扉就会向你开启。
调整教师的心理还要注意:(1)校长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心理之病有极强的“传染性”,校长的“心病”会影响一大片人。校长在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中,要把优化“体内环境”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来抓。(要善于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2)校长要具备有预见性的目光。“心病”常常是潜伏着的,爆发起来很可怕,校长要善于防微杜渐。(3)提起校长对教师的“调整”,人们总是往“温情”这两个字去想。事实上,绝大多数“思想工作”都是风和细雨、润物无声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但也不排斥暴风骤雨式的“动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或晴天霹雳震撼心灵的魅力和威力。某青年教师因工作失误被家人反映到教务处,他气愤之至,想从此敷衍下去。校长私下严厉批评他没有骨气,(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做铁骨铮铮的人)。并表示自己对他的失望和痛心。兜头一盆冷水使该教师清醒起来,于是又一如既往和勤奋工作,可见,“调整”不仅要“对症下药,”而且还要因人施“医”,要做到“怠者策之,卑者扬之,傲者折之,弱者励之”。(4)校长还要督促教师们养成扩大知识面,提高认识水平,爱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籍的好传统。树立起科技自立自强搞创新,解决象卡脖子那样地问题。(美国对中国芯片打压事件)。(5)校长要有过一段时间,对以前解决的问题,进行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的良好的习惯。(6)校长要有通过教育实践育人、社会实践育人、优秀传统文化建设育人,弘扬创新务实精神的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体系。(本人自认为是精神文明建设地研究者)。
3、现代学校管理强调以人为中心,因而,学校高层管理者工作好坏与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充分发挥好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地作用------得到中层管理者与教职员工的响应,副手与学校非行政指挥系统高层管理者的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各级管理者的支持,社会公众的理解与合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善于巧妙的周旋于上下左右之间,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是学校高层管理者搞好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否则,学校如果没有“人和”环境,其生存和发展将十分艰难。如何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呢?学校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学校管理者待人艺术的微妙性,尽管人们难以找出两个处理得完全相同的人际关系的例子,但是,在学校管理活动中还是有一些正确处理各类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与方法。首先,处以公心、诚心,以诚相见。学校高层管理者要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一定要处以公心,秉公办事,要摆正各种利益关系,作到个人利益服从于学校整体利益和教职工利益,尤其是在自身利益和教职工利益的处理上要甘愿自己吃亏;无论是对自己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均要一视同仁,不能有亲有疏,对事对人赏罚分明;(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对教职工纠纷的解决,要不偏不倚,一碗水端平,(中庸、大泥板思想方法)使双方都服气,切忌厚此薄彼。要以诚相见,实事求是,光明磊落,诚心诚意待人,不说假话,言而有信。其次,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学校教职工和社会公众由于个人经历、习惯、爱好、兴趣以及知识、才能、气质与思想情况不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尽相同)其个性特征也不同。因而,学校高层管理者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既要看到他们的共同点,又要看到他们每个人的不同个性特征——他们各自的气质、能力与性格;要善于掌握他们的个性倾向——他们各自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要善于观察他们的心理上变化,尤其是他们的情绪状态;要善于自我诊断,了解自己的个性,加强个性修养,善于调整自己的心境,检讨自己交往中的得失。第三,相互尊重,互相谅解。相互尊重,一、是学校高层管理者对副手和中层管理者,要充分尊重其职权,既不要随便插手他们权限范围内的事,也不要越过他们直接处理的事务,以保持好良好的人际关系状态。二、是副手和中层管理者要十分尊重高层领导者的职权(职位与权力)。对学校高层领导者的决定要坚决服从与执行,对自身的工作要如实向其请示汇报;属于自己职权范围的事,不随便推给高层领导者,加重其负担;对应由学校高层领导决定的事,决不自作主张,不请示就越权处理,侵犯高层领导者的职权。相互谅解,就是学校高层领导者与下级之间如有隔阂,要通过谈心沟通,在了解实情与困难后,相互谅解或消除隔阂。(不能只有敬上和唯上)。第四、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就是学校高层领导者不以权谋私,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待人忠诚;要敢于任用比自己高明的人。宽以待人,就是校长对人要宽厚、宽容,切忌整人或给人穿小鞋。(牢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也要勿施于人的做事原则。)第五、要与时俱进,利用好国家重要战略机遇期,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在发展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加快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努力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
4、正确合理地解决教职工各种需要
作为校长要经常研究教职工在想什么,在现有条件下有哪些需要能够得到满足,有哪些需要暂时还无法满足,哪些需要是合理的,哪些需要目前是不合理的。当合理的需要得到满足是时,积极性就会高涨起来。对于教职工的各种需要,要针对具体环境的特点做出具体分析。那么,教职工通常有哪些需要呢?(1)、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需要。物质生活是人的基本需要。例如增加工资资金,改善住房条件,减轻家务负担,青年教师的婚姻问题,中年教师的健康问题,子女入托、入学、就业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关系教职工切身利益的,解决不好,势必对学校教学质量产生很大影响。(2)、提高政治地位的需要。生活在社会中的教职工都有明确的生活目标,重视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领导上如何评价自己。作为学校领导要真正理解教职工,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对于有些人来说,政治上如何评价自己比其它方面更为重要。(3)、个性特长、才能要求得到发挥的需要。当一个人有了某种特长以后,就想把它表现出来。这样既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又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可以说是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如果校长忽视了、甚至压抑了其特长、才能,他们就会产生一种不满情绪,也就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我们应当为每一个有才能的人建构一个广泛的崭露头角的舞台。校长一方面要引导他们作好本职工作,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另一方面又要千方百计地使他们的特长、才能得到发挥。(4)、业务进修、深造和需要。这是一切有理想、有志气、有事业心的教师的共同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师必须要用新的知识来丰富自己、充实自己。过去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而这一桶水并不是永远不变的。我们还要不断地添水换水。甚至教师必须有长流水,要通过继续教育不断获取新的知识、营养,不断的更新原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让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得以实现,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5)、改善业余文化生活(精神文明)的需要。(用文化文艺振兴来传承中华5000年的文明)随着人们的经济和文化水平的提高,教师对于业余期间的文化要求将越来越高。对于在山区和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他们对这方面的需要则更为强烈。我们不能用当地居民的文化生活情况去要求他们,而要全力创设教师业余文化需求的条件。总之,教师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需要的强烈程度是不同的。校长要和教师交知心朋友,让他们把自己的欢乐、愿望、苦闷、意见、困难都向你倾诉,以取得领导对他们的支持、鼓励、指导和帮助。一个现代学校的管理者应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职工各种合理需要。根据教职工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期待,多为教职工提供实现志向和发挥才能的机会平台,使他们更容易实现自身价值的最高精神需求,多给教职工一些“感情投资”、人文关怀以及名利权摄取的规划(涉及其生涯规划,增强团队凝聚力,向心力、持久力)。
总之,要提高学校管理艺术应做到“管”“理”并举,轻“管”重“理”,以人为本。注重经验+反思=成长+反思=成功,始终养成对解决的问题,进行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尤其在教育扶贫国策上,要始终不忘忧患意识,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行事风格,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积极探索:由低庸疲于应付的学校管理,朝高水平的科学管理去努力,再由高水平的科学管理朝科学人格化的具有人文特色的管理去努力,(形成浓郁的、丰富地校园文化建设,传承优秀中华文化,使弘扬5000年中华文明史得以薪火相传、延续万年辉煌地主阵地。)把科学管理和自我完善统一起来,把科学管理和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在高层次上的需求(精神需求)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创建和谐平安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逐步养成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的制度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