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现住渭南阳郭镇南姜村。姜家世代为商,嘉道年间从姜望绪起已发家,姜望绪因荒年散粟七次花费制钱万缗而成为渭南著名乡绅,《续修渭南县志》卷八“笃行”中有记载。嘉道年间,姜恒泰在渭南城西门开了一间药铺叫“药济堂”,为人行医抓药治病,为人厚道善良,穷人买药可长期赊账,在渭南小有名气。姜家的发家与陕抚谭钟麟有关系。
谭钟麟最初为陕西藩台,因事被参,赴京受刑部盘问,离西安时大小官员都冷眼相待,到渭南后因与姜恒泰有金兰之交,受到姜的热情款待,并送给上京的盘缠。谭钟麟便对姜恒泰的情谊铭记在心,入京后不仅没有丢官,反被提升为陕西巡抚,回陕行职途经渭南,西安大小官员到渭南东门接官厅迎接,谭钟麟停轿未问别人,只说了一句话:“姜恒泰来了没有?”有人回答说“来了,跪在后边”,谭巡抚急步走到姜的身边,拉着姜的手走进接官厅。为感激姜恒泰解救于危难之间,谭封姜恒泰为黄河水利道台。河督是清代最来钱的部门,从此姜家开始发达起来。
姜恒泰做生意很有头脑,他看到发行私家货币(当时称为绺子)很能赚钱,便投资办钱庄发行绺子,随时可以兑换制钱,一共发行了百万串,折换白银百万两,是融资的便捷手段,但有挤兑风险。有一次姜家发生挤兑风潮,形势危急,姜恒泰去找省抚,谭钟麟命陕西藩台打开藩库,以库银接济姜家兑银之需,人们看到姜家有省库为靠山,从此对姜家的财力深信不疑。姜家不仅办钱庄、典当,在陕西各县都有生意,字号叫“悦茂号”。除此之外,姜家还在川省和西北经营水烟、药材、山货等生意,由渭南到兰州沿线都有姜家的店铺,据说从阳郭到兰州,姜家的东家们从不住外人的店,成为与阳郭贺家并驾齐驱的渭南西塬两大富户,人称“贺家的钱多,姜家的官大”。
姜家发家后在阳郭镇南姜村修造老宅,占了南姜村半个村,南北共八院,其中坐南朝北五大院,一律五开间,有门房、厢房、庭房、上房、围房,还有西北两花园和绣楼等。院内除花坛外,不见黄土,一律砖石铺地。各院后房都是横向庭房,打开院门,五院便连为一体。与众不同的是,五院的外围不用围墙,而是建成三面的围房,房檐高五六米,外人很难爬入。姜家这么做,与一段逸事有关。据传有一个汪洋大盗听说姜家很有钱,入姜家抢劫,姜家主人将其礼请入内,好吃好喝款待,对强盗说:“你不用强抢,你要什么给你什么。”强盗很感动,临别时告诉姜家,如果用高大的围房将住宅围起来,外贼就很难入内。从此姜家的围墙便翻盖成围房。今天阳郭镇政府就驻扎在姜家的一院房中。
姜家致富后,也做了不少施惠乡里的事情。咸丰年间捐银27000两,同治年间捐城工银3000两、庙工街署银2000两,光绪年间捐考卷银2000两、赈荒捐麦2800石、籽种耕牛1000头,还捐修了渭南城到阳郭路经的“油河大桥”。同贺家一样,姜家也给本村的穷人立了一个会,即腊月三十的穷人会,姜家订立规矩,凡这一天上会者,不许向人讨债,如有要账的,由姜家家丁持棍棒将其赶出会,使穷人可以安心过年。年三十晚上,姜家还大摆宴席,宴请村中穷苦老人,博取“乐善好施”的好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