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3新特性provide/inject依赖注入

vue3中引入新的组件传值方式,就是provide/inject依赖注入模式,在vue、react、angular三个热门前端框架中,angular是最早用到了。当然依赖注入的这种概念最早是源于后端,再次感叹下现在的前端已经不再是以前纯粹的前端了,前端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后端技术的影响,各种花里胡哨的技术都要来前端这里试试,前端程序员表示学不动了哈哈哈哈。。。笑着笑着就哭了

废话不多说了,进入正题


1.概念

它是vue提供的一种的新的组件之间的传值方式,相比原来的props这种只能在父子组件中传值的方式,provide/inject依赖注入更像是props的加强版,props只能父组件传子组件,而依赖注入传值可以由父组件传给它的所有后代,以及后代的后代,无论隔着多远,只要是它后代链上的子组件,值都能传到,可以说很强大了。

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点就是,它是父子组件这种向下穿透的传值方式,所以兄弟组件之间传值是不能用依赖注入的

下面讲解依赖注入的用法,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讲,第一种是在非setup函数里的用法,第二种在setup函数里的用法


2.不定义在setup函数里的一般用法

父组件提供provid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provide: {
    user: '张三'
  }
}
</script>

后代组件注入inject

<template>
  <div>{{user}}</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inject: ['user']
}
</script>

provide值是对象的时候,在大括号里是不能用this的,会报错,找不到值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user:'张三'
    }
  },
  provide: {
    user: this.user // Uncaught TypeError: Cannot read properties of undefined (reading 'user')
  }
}
</script>

如果希望使用父组件data里的变量来传递,这里有一种更通用的写法,建议各位记住并采用这种写法,忘掉上面那种

<script>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user:'张三'
    }
  },
  provide() {
    return {
      user:this.user // 这里的值即可以自定义内容,也可以使用data里的变量值
    }
  }
}
</script>

这种写法和data的函数式写法是一样的,这里只是provide端的写法改变,inject注入的写法还是跟上面的一样。依赖注入是单向数据流的传值方式,即只有从provide端改变数值才会改变inject端的数值,从inject端的改变数值不会影响到provide端的值

上面provide的这种赋值写法,虽然可以引用到父组件的data变量,但是它不是响应式的,如果user的值改变了,provide并不能检测到,如果希望user值改变的同时能让provide检测到并同步更新到inject端,这里需要用到计算属性

<script>
import { computed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user:'张三',
      name: '法外狂徒'
    }
  },
  provide() {
    return {
      user:computed(() => this.user),
      name: computed(() => this.name) // 多条可以依次写,互相之间不干扰
    }
  }
}
</script>

这样就可以在user每次变更的时候通知到inject端了


3.定义在setup函数中的一般用法

vue3还引入了setup函数,这也是个新东西,有了它以后,vue3差不多就有函数式编程内味了,引入setup函数后,写法上的改变还是很大的,这里我不展开讲setup函数,只讲在setup函数里的依赖注入用法,依旧以第二点中的例子为例,只不过改成setup的写法

父组件提供provide

<script>
import { provide, ref, reactive, readonly } from 'vue' // 需要引入provid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const user = ref('张三') // 非引用类型的响应式ref写法
    // const user = ref({name: '张三'}) // 引用类型的响应式ref写法  user.value.name调用
    // const user = reactive({name: '张三'}) // 引用类型的响应式reactive写法, user.name调用
    // const user = '张三' // 非响应式写法
    provide('user', readonly(user)) // readonly是为了防止inject端修改数据影响到provide端
  }
}
</script>

后代组件注入inject

<template>
  <div>{{user}}</div>
</template>
<script>
import { inject }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
  setup() {
    const user = inject('user')
    return { // 注意,在setup中定义的值需要return出去才能在子组件中直接使用
      user
    }
  }
}
</script>

setup函数里的依赖注入用法有挺多要注意的地方,我都写在代码注释里了

还需要解释的一点是,setup函数中不要使用this,因为setup的调用在data、computed、methods之前,所以用this是取不到组件的变量的


4.依赖注入在实际开发中的一些情况

1.上述2种依赖注入写法混合搭配也能正常传值和取值,例如provide端用setup写法,inject端用正常写法;或者provide端用正常写法,inject端用setup写法都是可以的,但是不建议实际开发中这样做

2.同一个组件中,存在setup写法的provide和正常写法的provide时,两个provide传的值会共存。
但是如果2个provide共同传了一个key相同,但value不同的值,则最终inject端只能接收到正常provide写法传来的值。

对于这个现象,我一开始以为是正常写法的provide的优先级高于setup写法的provide,到后来想想还存在一种可能性,就是setup写法传的值有可能是被正常写法覆盖了。因没有去看源码,所以具体是什么原因也不知道,以上只是猜测


最后

setup的知识点非常多,如果上述setup的依赖注入例子没有看懂的话,建议去官网看下setup相关的内容先
https://v3.cn.vuejs.org/guide/composition-api-setup.html setup函数
https://v3.cn.vuejs.org/guide/composition-api-provide-inject.html setup函数里的依赖注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