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注定是一节充满大自然美感的吟诵课。几年前我读《科瓦奇讲植物》这本书的时候,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当我们带着理解看事物时,就好像一束光进入我们的身体。花是植物更物质的代表,遇见一朵花更贴近开启理解和认知之光。”而文字是不是也一样,作为人类智慧、文化的结晶,同时也是承载着一个国家文明的重要载体。对个人而言文字也是我们个体生命的思考、思维开出的花呀,所以读每个人的文字是不是有这样一种感觉,嗯,这篇文章像是一朵百合花晶莹雅致,宁静内敛,这篇文章像是蒲公英质朴自然又蕴含生命力。我也是一株开花植物,经常觉得头上在长包,花骨朵一朵一朵地冒出来的感觉。
这次课作为春季单元的总结课,我们先把前几次课的六首诗都吟诵了两遍,看到孩子们有点不专注,我打算用个小游戏“拿捏一下他们。于是我请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是“春”一组是“风”,当听到吟诵的诗中出现这两个字的时候就做鬼脸,孩子们一下子就来神儿了,小眼睛瞪得大大的,感觉耳朵也竖起来了,果然再吟诵的时候孩子们的参与度就提高起来了。看着这些可爱的小脸努力地做着各种各样的鬼脸,把我可爱住了。
接下来我们开始第二堂“字课”,上节字课我们学了“春”和“风”这两个字,这节课我们学习“花”和“鸟”这两个字。
先请小朋友们来分享自己创造的“花”字,阿面画了两朵像小雏菊似的花,和我画的课件不谋而和。1.25亿年前,开花植物已经在地球上出现,东亚作为全球植物多样性最为丰富和复杂的区域,拥有全球最古老和最完整的植物多样性演化系列,我们古人是如何描述这美丽的事物呢?
“花”字演化从甲骨文开始,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到楷书,演化路径为:
華,甲骨文写作,像一棵树上满是花枝的样子于古籍中“华(華)”多表达木本植物的花朵,后人另造形声兼会义的“花”表达草本植物的繁殖器官: (草,草本植物) (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演变),字形就像一朵绽放的花朵。上方是花瓣、向两侧下垂,下面是弯曲的花枝。成书于汉初的训诂专著《尔雅》中,对植物开花有详细的解说:“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荣而不实者谓之英。”意思就是:树开花叫华,草开花叫荣,不开花就直接结果叫秀,开花了可是不结果叫英。哇,我查了下我的微信朋友里就有叫秀丽、秀芳和秀萍的朋友,咱们幼儿园的廖姐叫“华英”啊,这里就是用了“英”的引申义“光彩、美好”了吧。
在讲鸟这个字的时候孩子们联系起上节课学的“风”字,我请几位小朋友来分辨下甲骨文的鸟字代表鸟的头、喙、羽、爪都在哪里,又让孩子们比较了甲骨文和楷书字体的区别,看看简省和转化的部分在哪里,来理解演化的过程。
鳥,甲骨文像长尾飞禽,描画了飞禽的喙、羽、爪。有的甲骨文画出了全身的羽毛和羽冠。造字本义:长尾飞禽。金文、篆文淡化鸟喙形象,并将飞禽的爪形简化成"匕"。隶书变形较大,将篆文的尾羽与鸟爪合写成"四点底",至此,羽、爪形象尽失。
至此,我们完成了对春天的诗歌单元的总结和赏鉴,这组春天的诗选择的时候考虑了节气、物候这些季节元素,诗中的柳树、桃花、蝴蝶、鸟类都是树林中孩子们容易观察、感知的,配合放风筝、做手工蝴蝶、做柳芽鸡蛋饼、打鸭子游戏等等加深各种感官印象的活动,从而让孩子们形成生动的图景。最后,我们推举出一首最厉害的诗就是《春晓》因为这首诗虽然最短,但是它包含了春天最美好的几样事物,“春”“风”“花”“鸟”这四个字它都囊括了。(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嘿,有的时候,少就是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