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冬日暖扬
【温故而知新】
上一周我们学习了《中庸》的第三节,第三节的学习让我们了解到中庸的普遍实行绝非易事,就连孔子都认为在他心中只有舜之中庸践行得让他真心称道。
“中庸”说白了就是讲求人们内心之“中”与外在之“节”的准确契合,以达到“和”的大理想。而“中”的基本原则是适度,无过不及,恰到好处。追求中和之道,则是内外兼顾,保持平衡,不走极端的一种思维角度和行为方式。但看起来如此简单的思维和行为为什么做起来难度就那么大呢?这周我们就接着来学习《中庸》的第四节,相信学完这一节我们就会明白其中的原因。
在学习《中庸》第四节之前我想先分享一则小故事。
话说,孔子的学生曾点和曾参是父子。有一天曾参在田地里干活,笨手笨脚地把禾苗锄掉了,曾点勃然大怒,拿起棍子狠揍曾参,曾参恭恭敬敬地站在那里也不躲,结果被打晕过去了。等曾参醒过来,还恭恭敬敬的对父亲说:“儿子不孝,惹您生气了”。旁人看到了都夸曾参“仁”——仁者孝为先,父亲把自己打成这个样子还不逃不反抗,多好的一个孩子!
可这事传到老师孔子这里,孔子却生气了,不让曾参进门,不认他这个学生。孔子说:“你父亲下狠手打你,有可能把你打死,如果把你打死,你父亲就会犯罪坐牢,即使不把你打死,打伤了他也会伤心难过,也是一个过错。他打你,你就应该躲避,这才是真正的孝。你以为不躲避就是孝,那反而是在怂恿你父亲犯错,就是最大的不孝。”
听说这个故事,我也是深有感触:原来做好中庸不等于片面地自以为是。《中庸》的第四节讲的就是人们在生活中总是自诩为人处事自有一套,以为于人于己都能兼顾得到,或者还自认为根本就是为他人作考量。但实际上不是一叶障目就是盲目自信,最终导致事态的发展结果与遇事时个人的初衷相去甚远。
第四节也只有一段,下面我们进入到《中庸》的第四节的学习当中吧。
《中庸》第四节【原文】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gǔ )擭(huò)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避)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译文】
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和井陷阱之中,却不能知道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的时间都不能够坚持。"
【解读】
就像开篇的故事那样,曾参虽然看起来像是在孝顺自己的父亲,觉得自己的做法够聪明。实际上他未曾想到,自己的做法已经陷父亲于错误和残忍之中了。
所以孔子会说,人们都觉得自己最聪明,总以为自己为人处事儿兼顾得当胜过他人。他们又哪里会知道,正是他们处理事情的方式和角度把他们自个牵扯到被动的困境当中去了,而当时却压根没想到要去避免。
生活当中人们总是过于自信,认为只有自己最聪明,觉得只要他们想做就没有什么事儿做不好。对于《中庸》也一样,他们接触之后便能意识中庸是绝好的为人处事宝典,将对他们的人生进级大有助益,得积极热情地去学习和实行才行。但当他们真的下定决心要以中庸之道作为自己的言行准则去施行落实到日常生活时,却往往连一个月的时间都难以坚持到。
【学习引申】
通过《中庸》第四节的学习,让我们了解到中庸之所以难以在社会上普遍长久地实行,是因为人们对自己的执行力和坚持力过于自信,觉得没必要随时随地地严格地要求自己实行中庸,最终造成每每遇事只会自以为是地作出片面的决断。
虽然人们心中熟知中庸之道,但又不能自我监督地贯彻日常。所以,遇事时他们自然会在第一时间从个人的角度出发,遵从自己的心情和境况做出自认为稳妥的反应,而根本不能真正地从中庸的角度出发去全面考虑,把事儿处理得内外兼顾,无过不及又恰到好处。
正所谓人无完人,想要每个人遇到每件事都能做到内外兼顾,无过不及又恰到好处确实很有难度。所以,中庸之道的普及之路是真的难以在短时间内畅通无阻的,孔老夫子的感叹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哈哈,中庸之路任重而道远,朋友们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