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我一个人坐在店里,吃了一份不怎么吃得下的蛋糕,很孤独。
同事中我有几个固定的好友,我们每天一起吃饭,形影不离。但今天他们正好都不在。
整整一个下午,我的内心空荡荡的。
我不敢一个人去饭堂吃午饭,因为我很害怕来几个我不认识的人和我拼桌。就算是已经共事几年的部门同事,如果不太熟,我也如坐针毡,因为我不善于找话题,我怕冷场,怕我的慌张让人误以为是我太清高或太冷傲。
要我突然去约熟悉的朋友出去吃饭,也是比撞墙还难受。因为我偏执地认为,只有在他/她主动来找我的时候,才是他/她真的愿意把时间留给我的时候。
我还很害怕强求别人,总是设想我提的要求,会不会让他/她不得不硬着头皮来应付我。所以那一年结婚,我没有主动告诉任何人,我由衷害怕他/她收到我请柬的那一声叹息,好像我是专门来讨礼金的,特别不好意思。
这就是慢热又怪异的我,我的孤独,很多时候源于作茧自缚。
或许这和前面说到过的成长有关,很不幸地,因为初中成长环境的关系,年少的我觉得身边的人都不正常。我想维护自己的清醒,我也在极力证明自己的清醒。我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自习,一个人逛街,一个人鹤立独行,无非是因为我找不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同行,于是想告诉自己一个人也没什么不行。
很要命的是,它就这样成为了一种惯性。我习以为常地自己和自己呆着(写文章又何尝不是一种自己和自己说话的方式),我不想打扰你,但不知道为什么表现出来的却是我不怎么需要你。
其实在工作以前我觉得这没什么不好,因为经历过大学那几年的都知道,那种浑浑噩噩,人云亦云,然后突然在某个时刻醍醐灌顶、迷途知返的人生阶段,保持一个人的心性坚定会让自己没那么纠结没那么累,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享受自己的孤独,把孤独等同于慎独。
但工作以后,这种打不开的状态,有点不合时宜。
我认识一个人,他一年365日,有大半的时间都心甘情愿地给了领导和同事,他总能很智慧地捕捉到你喜欢听什么,不喜欢听什么,因此他说的话总能投其所好,让人非常舒服。他还经常和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同事相互约饭,不到2小时的餐桌时间,却能结下很不错的交情。可想而知,这样的他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看到这里,如果你觉得我是在以一种极其隐蔽的方式嘲讽职场上的万金油,你理解错了。这是一个当之无愧的职场典范。说真的,不是谁都有这种耐心和能力去经营一个服务于自身目标的人际关系网的,而且是以一种很自然,不扭捏的方式,因为我吃不惯饭堂的菜,我们出去吃吧。我发自内心地钦佩这种对身边资源的用心经营和相处,至少他不会有我此刻的孤独,世界这么大,却找不到一个人吃饭。
不骗你,我曾经很抗拒靠近他这样的人,因为我固执己见地认定,这样的人城府太深,目光太远,他对谁都一样好,以至于我分不清是真好还是假好。我觉得这样的交往很没安全感,甚至,我会忍不住以最坏的恶意去揣度他,每吃一次饭,都在设想这次他又想从我这里知道些什么消息吗,后来索性不再应酬了。
但就在这一天,当自己百无聊赖地吃了一顿孤单的午饭之后,我突然发现我错了。
我们工作在同一栋大楼,几十个部门几百号人,可能直到退休都认不全彼此,但山水有相逢,我们难免会有交集。他每天都屏足了劲头,尽可能地让自己以最亲和的姿态投其所好,事先和大家打好交道,凡事做的尽可能周全,以便他日路上好相逢,这,有什么不对?
我不能因为我不情不愿或是压根没能力做到,就对人家产生莫名其妙的抵触感。那样的气量实在太小。
诚然,至今我也是不愿承认我是什么外向的孤独症患者的。内向还是外向,本来就没有好坏之分,我觉得有自己的一点执念,有时也是很可爱的,而且我必须要为能够自己和自己独处的人点赞,因为人生本来就是一场独自的修行,有的路必须一个人走,再亲的人也指望不上,此时你内心的强大胜过一切繁华。
但凡事该有个度。
既然我们不需要去评价哪种性格好,哪种性格不好(或许人家好着,唯独不愿意在某一时刻对你好),那么让彼此舒服,至少没那么尴尬,应该是一种可以达成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共识。
连吃个饭都不想和别人同桌,无疑是让彼此都非常不舒服的。为什么不能尝试打开一点自己的心呢?不喜欢听一桌不认识的人窃窃私语,就稍加一点速度吃完把空间让给人家吧,觉得和不熟悉的同事没话说,一年到头也就这点机会可以坐下来看清对方长什么样子了,不知道说什么,就把责任都推到不会说话的饭菜上,相互吐槽一下饭堂的菜怎么越做越难吃了也还行啊。
我想到了我钟爱的一个女演员,饰演甄嬛和芈月的孙俪。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我那么喜欢她,绝不是因为我懂得欣赏她的美貌和演技,而是我在她身上看到了自己。
孙俪曾是一个愣头青般倔强的女子。在刚出道就大红大紫的时候,她常常用她的倔强心性去与舆论为敌。她资助一群孩子上学,人家要求她每个月给孩子们的生活费应从400块增加到500,她从自身的经历出发,觉得一个在偏远山区读小学的孩子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生活费,于是她拒绝了,舆论一片哗然。后来出演甄嬛将她的演艺事业推向了最高峰,她成了各大周刊必争的头条,但是面对记者对家庭生活的各种八卦提问,她闭口不答,生硬拒绝,她的逻辑很简单,既然我不想说,我为什么要迎合你。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开始,我看见了她的悄然改变。虽然还是一如既往的耿直,不愿上综艺节目,她选择了一种适合自己的交流方式,她开始写微博。她生活的点滴,她与邓超的点滴,她和孩子的点滴,她和狗狗的点滴,然后是她的养生之道,她的向佛之道,等等,其中还不乏一些自毁形象的照片,她就这样在高冷女神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变成了一个亲民的女神经。我能感受到,她的心也在随之慢慢打开。
孙俪说,我不是高冷,我只是慢热。我大概就是因为这句话开始喜欢她的,不敢将自己和她放到同一个高度来比较,但冲着慢热,我们是同一类人。
我不知道看到这里的你们有多少是这样一类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可能是被亲人朋友领导同事路人甲等挑剔太多,觉得自身哪里都不对,索性自暴自弃封闭自己,最后以一种高冷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的无助),不愿意打开自己。我想说,这样的状态真的不太好。能够承受孤独是一项不可多得的能力,但是明明可以更柔和,却非要选择一种倔强的方式去和自己假想的敌人对抗,那不是作茧自缚么?
我想,我今天把这样一种难以启齿的心路历程搬上了台面,直面自己的软弱和性格缺陷,应该算是迈开了小小的一步。希望我的进步能给你带来一丝信心,不如我们试一下,以一种不那么激烈的方式,去消化我们的喜怒哀乐,还有我们作茧自缚的孤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