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当我们抱着兴趣投入到工作与学习中时,很多时候却难以坚持。
我之前大学室友对我说过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她说“任何你喜欢的行业,做一段时间后都会变得乏味。”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是将信将疑的,我一直觉得人要找自己感兴趣的行业,因为那时候正处于大学毕业刚出来找工作的阶段,没有太多经验,我也不确定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所以也没反驳。
但是现在我想说,我很确信人真的要做自己感兴趣的行业。
因为感兴趣我们才愿意,也更有动力投入到工作之中。
但是这个动力绝不仅仅来自兴趣,如果我们对一件事非常感兴趣,但是在做的过程中却很痛苦,我们也是坚持不下去的。
既然是我们感兴趣的事情我们在刚开始做的时候是不会痛苦的,为什么做着做着觉得痛苦,是因为我们感觉很难。
做起来辛苦,又看不到收获。
但是它真的难吗?
同样是人,智商差距也不是很大,如果它真的那么难,为什么别人能做好?
是别人不怕辛苦吗?
当然不是,是人家找对了方法,并不辛苦,还体会到了乐趣。
你要学会让自己不那么辛苦地实现目标。
要怎么做呢?
答案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我有一个朋友,她对时尚很感兴趣,最近决定转行做服装设计,现在正在学习画手绘图。前几天她状态不是很好,因为觉得自己画的画和老师画的差距太大,她感叹画画原来这么辛苦,认为自己不适合干这行。
我问她是怎么学的,她说对着电脑和老师一遍遍地画,有时候一画就是四五个小时,但是就是画不好。
这像极了在学校里认真听老师讲课,然后按照老师要求完成作业的我们。
一样的题做了一遍又一遍,但是还是做不对。
为什么?
因为我们没有认真的思考自己到底哪里出现了问题,该如何去解决。
我们只是跟着老师的思路,一遍遍地重复,没有找到自己的薄弱点,当然就不知道如何去补上自己的短板。
也就是说我们的学习是盲目的,没有针对性的,这就是没有学习方法,在工作或学习中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思考,哪些工作比较重要,怎么做才能更高效,你有考虑过吗?
有时候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明明可以完成得很好,但是由于没有运用适合自己的方法,结果不尽人意。于是自尊心受挫,认为自己不适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坚持不下去的原因。
相反,如果找对了方法,提高了效率,经常看到自己的一些小进步,小收获,也会增加我们的信心和希望。
我建议我的那位朋友先让自己休息一会,调整一下状态再学习。
本身就已经很累了,还要逼着自己去做,心里肯定有抵触情绪。
不是说休息就代表自己不努力、不上进,所以我们就必须大部分时间都坐在电脑前逼自己做。
重要的是怎么样才能获得那个好的结果,如果休息一会状态更好,更高效,那为什么不呢?
如果这种方法更适合自己,为什么不去改变呢?
不管做什么,我相信一个好的状态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去完成所做的事。
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能获得一个好的状态,没什么不可以的。
不用表现得好像很努力的样子,实际上一点用处都没有,四个小时坐在电脑前,什么都没学进去。
你还不如到床上睡三个小时,然后精力充沛地学一个小时更有收获。
有些时候辛苦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然后用来吓唬自己的。
停止无效率的努力,停止吓唬自己,用更轻松的状态去面对工作、学习。
于是,我的那位朋友不去考虑画得差,不适合这行的事情了,她打开了自己爱看的综艺小片段放松了一会。
给自己充完电后,她也不像之前那样,学习状态很紧张,而是以更舒服更放松的状态去学习。
之前她是老师拿笔她就拿笔,老师画哪她就画哪,生怕有一步没跟上,视频看了一遍又一遍。
现在她学习更加灵活,完全按自己的状态来,比如她不想动笔的时候就认真地去看老师是怎么画的,她想动笔的时候就跟着画几笔。
整个过程看过后,不去再看视频了,根据自己的记忆在纸上画出来,画得时候她就清楚,哪里弄不明白要重点的去看去练习,画完后的图哪里觉得怪怪的,她就记在脑子里,然后有针对性的去看这部分的视频。
现在她画的更逼真了,看到这样的进步她觉得特别开心,又有了学习的动力。
你看我的这位朋友放弃了之前脑子里固有的努力模式, 去思考更有利于成长的方法,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式。
以轻松舒适的状态去学习,她不再觉得辛苦,找到了更高效的学习方法,取得了之前没有的进步,这也让她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很多事情不是我们做不好,是我们盲目地去投入、盲目地去否定、盲目地去放弃。
别自己吓自己,做出些改变,思考更适合自己的方法,当你用合适的方法高效地做感兴趣的事时,你就不会承认“任何兴趣,当它成为工作后都会变得枯燥。”这句话了。
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有个声音,
未经允许,请不要对文章进行删改!
侵权必究,感谢您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