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7岁的儿子,今天是他的生日,先祝他生日快乐。又长大了一岁,无论是心智还是身体都成长了不少。从今天开始,我希望他能开始拒绝一件事,那就是:拒绝别人再夸他“聪明‘!为什么呢?相信很多人都会疑惑。我们不是要尽可能的发自内心的赞美别人吗?在这里,我讨论的只是被人夸奖“聪明”这件小事。赞美这事太大了,可不是简单就可以说清楚的。不过,看完本文后,你可能会对赞美这件事,有个新的认识。
先来看看这样一个情形。一天晚上,你的邻居给你送来了香喷喷的蛋糕,还带着热气。你尝了一口,真是太好吃了。这时,你会如何赞美你的邻居呢?会夸她“你真聪明”吗?应该不会,对吗?否则,气氛可能会马上跌入冰点。你的邻居可能不会当场翻脸,然后尴尬笑笑,从此不再来往。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这样的夸奖,并没有带来好的结果,反而可能害了对方呢?夸奖应该会产生正向的激励啊,怎么会产生反作用呢?来看看发生在我的邻居家的一件小事,看完你就能明白为什么了。
他家有个正在上小学的男孩,喜欢画画,也学画画有段日子了,画得还不错,但也不是非常好的那种。有一天,他画了一幅非常棒的画,明显高于平时的水准。然后被他爸爸夸奖“你真聪明,这画实在是太棒了”。孩子的这幅画确实很棒,而且家长也没有说违心的话。孩子在听到这样夸奖也很开心,当天还去吃了顿大餐。可是下次去上课时,死活不肯去了。你可能也猜到了,孩子的心中产生了畏惧心理。害怕再画出来的画没有那么棒,不能得到夸奖,甚至还可能被批评。终于,拗不过家长的威逼利诱,还是去了。果然,画得没有前一次那么好了。孩子当然很不开心。尽管家长没有说什么,也没有给孩子好脸色看。别忘了,孩子可是能从你的眼神中读懂一切的,孩子的内心产生了深深的羞耻感,但家长并没有看出来。后来,每况愈下,画得越来越差,不久就不再画了。没想到吧?夸奖孩子“你真聪明”这件小事,引发了这么严重的后果。可是还没完,本来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后来成绩也在慢慢的下滑。现在,有时碰到这位邻居,他也总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你可能也发现了其中的关键所在。这样的赞美,本质来说是一种评价,而且评价的是“整体自我”。孩子很可能会害怕配不上这样的评价,凭空增加了不小的压力。能把压力转化成动力的成年人都为数不多,更何况是更为敏感的孩子。所以,很多孩子在这样的压力面前,就不愿意再去进行新的尝试。因为新的尝试是有风险的,是可能失败的,不如固步自封来得安全。趋利避害是每个人的本能,孩子也不例外。如果孩子真的相信自己自己配得上这样的评价就更糟糕了。由于评价是高于“整体自我”的实际情况的,所以差距是真实存在的,失败是迟早的事。被捧得高高的之后,再摔下来,会带来深深的羞耻感。更可怕的是,这种羞耻感会成为深刻的记忆。在日后遇到挫折时,羞耻记忆会一次又一次地被唤起,不仅做不好当下的事情,还会优于持续的失败,使得羞耻感被持续地强化。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不自信,甚至讨厌自己。你知道的,人一旦讨厌自己,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抑郁或者自杀。现在,你能理解了,这样的赞美,甚至比批评更可怕、更恐怖!
那么该怎么办呢?就不能夸奖孩子了吗?当然不是。除了评价“整体自我”以外,还有一种评价,就是评价行为。比如那个学画画的男孩,其实可以赞美他的颜色搭配,可以赞美他的线条细腻等等。这都是针对他的行为的,而不是针对“整体自我”的评价,这样就可以形成正向激励。类似的,批评也是一种评价,所以也应该只评价行为。也就说,批评具体的行为,而不是批评孩子笨,批评孩子不乖等等。但是,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总归是种评价。而评价终究是一件让人不舒服的事情。同时,成年人也高估了对孩子赞美的效果,低估了带来的不良后果。其实,如果你真心、平等地与孩子交流过后,会发现孩子更需要的是认同感。认同感从哪里来?很简单,就是进行“不评价的交流”。孩子需要家长“发现”他做了什么,而不需要告诉他做得怎么样(事实上也不需要,外界环境中存在的评价已经太多了)。这需要家长要有充分的耐心,并且专心致志地与孩子沟通交流,而且不带褒贬。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坦然地拒绝别人再夸自己的孩子“聪明”了,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