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宅家无聊,附近有座山,少有人烟,爬山去!
山叫历山,东西走向,尾巴甩向南,主峰高也就千米左右,总长也不过十多公里,儿时经常去爬,时隔三十多年,这次又有了爬一爬的冲动。
按照儿时的记忆,驱车直奔主峰下面的大石湾,这里应该有条羊肠小道直奔主峰。但我忽略了一件事,这里是山的阴面,平地早不见影子的雪,这里却覆盖着厚厚的一层,车离山根尚有一公里左右就没路了,仗着对环境的熟悉,弃车踏雪,踩着一些不知名的小动物脚印,拄着一把圆铁锹,深一脚浅一脚的向大石湾进发。
来到山根,仰头一望,除了怪石林立,就是白茫茫的一片,根本无路可寻。这大石湾是山的转折点是,本来是东西走向的山在这里转为南北向。由此再向南约两公里,有个地名叫南洼,那里有个山神庙,山势最低,且两面向阳,应该是爬山的最佳去处。
顺着山根一路向南,雪是越来越少,但路不好走。这历山原来盛产石磨,后来不用石磨了,改行出产建筑用的石材,这一片就成了大大小小的石窝。顺山沿高上低,爬上爬下,终于来到山神庙,可能出于对山神的敬畏,这里没有什么改变,凹下来的山峰就在眼前。
一路向上,山还是原来的山,景却不是原来的景。以前村民放牛牧羊,捡柴烧火,这山体就像一张巨大的毛茸茸地毯。近些年封山育林,农民进城,这山上变的山荆林立,野草丛生,无路可走。还好此时是冬季,要是夏季,虫蛇乱爬,那可要小心加小心了。
开始是顺着山脊向上爬,山风呼啸,寒冷透体,于是顺着阳坡下行百十米,立马冰火两重天,温暖如春。经过一番披荆斩棘,一路向上,人很快就站在大石湾仰望的那个主峰上了。
主峰上有个方圆几十米的平台,有些残砖碎瓦说明以前有过什么建筑。身入其境,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油然而生,而此时更是美妙:阴面白雪皑皑,阳面盎然生机。
主峰阴面半山腰有个蟒洞,本来是要下去看看这个蟒洞的,可是雪深路滑,心生惧怕,就取消了这个念头。关于这个蟒洞,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时候,有个商人路经山下古道西去经商,将腰间渐渐长大宠物蛇放养于山腰洞里,不料此蛇长大成蟒,伤害过路人畜,返回的商人大惊,设计斩杀蟒蛇,蟒血将山下大坑流满,故名血坑,就是现在山下的小村庄薛家坑。所以我就对这个小小的村落多看了几眼!
我决定沿山脊向东,于历山的尽头小历山下山,沿山下石子路返回停车位,驾车返回。
山势越往东越低,但景色打不一样,此处裸露于山体的巨大红色石块随处可见,形色各异,不由心生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让人流连忘返,在此处停留时间甚长。
山下石子路并不好走,雪深难走,真正的一步一个脚印,费时费力,此次爬山用时三个多个小时,徒步十点七公里。
看了看远处村口的防疫检测点:不填堵,回家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