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局外人》后
简尤
在默尔索真正明白了自己会死时,对于夹杂太多部分的内心独白,我曾幼稚的猜想过。
‘’可能是自己本就冷漠 遇到了对自己冷漠的事情突然发觉世界对自己太过不关心!也可能是世界本就冷漠,于是就用冷漠的自己来保护自己去面对冷冰冰的世界,突然间情感因为经受了重创,也就是自己被世界无情抛弃判死而爆发了‘’。
"第一次向这个冷漠的世界敞开了我的心扉。"默尔索内心的独白将人物冷冽的感情推向了高潮,第一次读的时候我感觉真啰嗦,难道是默尔索怕死了吗?又或者是其实他根本不该是一个伟大作品塑造的主人。我感觉作者这样写显得默尔索有点可笑。
「在《局外人》中,作者描写默尔索在法庭上有如五雷轰顶的感受;从法院回监狱的路上彻底告别自由生活的感受;以及在监狱里等待死刑的感受,都表现出了高度的心理真实与自然实在的内心状态,这些描写构成了小说的主要艺术成就,至今已成为二十世纪文学中心理描写的经典篇章。摘自《局外人》」
"妈妈死了 "…没有留有一声的叹息。不闻不问,随意生活。毫不关心身边的人事,万事都是处在'挺好'的状态。第一次认真接触外国文学的我感觉有点胀气,和流水对等。有点烦这种平静人物的设定,有点冷。
读了各类的书评,也了解了作者加缪。才证实了特定作品还得在特定的时代环境下与作者的经历相加讨论。听说20世纪的法国还相对安静,在如此一个和稳的环境(法律制定的很完善)里司法却相当假鳖(对人性残杀)。活像一个孤独患者,自我拉扯。其实默尔索还是很局内人的。局外的应该是整个社会的典型代表。平庸翼翼的养老院院长、无业素质的辩护律师、高大伟岸的检察长、 耍诱导伎俩的神职人员,那种世事烂化做作的风气,太过荒诞。
我体验到这个世界如此像我,如此友爱融洽,觉得自己过去曾经是幸福的,现在仍然是幸福的。为了善始善终,功德圆满,为了不感到自己属于另类,我期望处决我的那天,有很多人前来看热闹,他们都向我发出仇恨的叫喊声。
的确是一个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