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沙漠中的狮子每一次出击,都是冒着生命风险的,因为不成功的次数越多,他们的体力就越少,到后面可能就因为没体力捕不到猎物而饿死。狮子也有团队配合,他们有夹击,有包抄,有伏击。饿极的时候,他们会去吃长颈鹿,不过难度很大,而且一旦他们被长颈鹿有力的大腿踢到时,他们很有可能会受伤,导致加快死亡。
沙鸡不是鸡,而是一种鸟,住在沙漠的边缘。他们的幼儿在孵化后若一天内喝不到水,就会渴死。他们的父亲会飞到百公里外的地方去找水并把水运回来。他们前胸的羽毛很容易吸水,能够吸约等于他们三分之一的重量的水。不过,在他们吸水的时候,也是他们最脆弱的时候,他们的天敌苍鹰会猎捕他们,但是为了他们的孩子,他们不得不靠近水源去取水。而且,每天都要去一次。若他们被猎杀了,那家中等着父亲回来的母子或母女也会因为缺水而死亡。
猎豹在它所在的区域内差不多处于食物链的顶端,他们一般的敌人就是自己的同类。体型大的猎豹需要的食物更多,他们也吃鳄鱼,杀手的直觉告诉他们,鳄鱼的弱点在于后脑勺处。他们可以猎杀体型和成人差不多大的鳄鱼,把他们从水里拖到岸上,拖到他的窝里。
沙漠里面除了仙人掌,还有很多生物。在清晨,甲虫从沙子里面钻出来,往山丘顶爬去,据说甲虫往上爬的高度对于甲虫来说,相当于人类爬两个珠穆拉玛峰那么高。他们爬那么高,是因为山顶有水汽,那些水汽可以在他们的甲壳上形成小水滴,然后汇成大水滴流到他们嘴边。采取类似做法的还有沙漠中的蜥蜴。通过这种方式来补充身体所需水分,他们才得以在沙漠中生存。不过在甲虫往山下走的时候,他们会被等待已久的变色龙伏击,对于变色龙而言,这时候的甲虫就是美味多汁的大餐。
沙漠的晚上更是热闹,因为晚上比较凉快,很多动物其实是在晚上活动的。在晚上可以看到蝙蝠和蝎子PK,蝎子的尾巴顶部有剧毒,这毒用来毒死一个成年男子绰绰有余,尾巴正中蝙蝠,可蝙蝠有抗体,没有被毒死,多次交锋后,蝎子成了蝙蝠的口中餐。同样在晚上活动的还有鼹鼠,蠢萌蠢萌的,像个小肉球,鼹鼠经常在地下打洞,他们的听觉很好,但是没有视力,他们喜欢吃蚂蚁,更喜欢吃蚱蜢。
蝗虫一开始没有翅膀的,他们各种吃,吃多了就进长出了翅膀,然后可以飞到更远的地方去吃。之前蝗虫灭亡,是因为找不到吃的,没有吃的之后他们会大批量的死亡,现在人类会用一些化学药剂来清除他们。个人之前一直以为蝗虫也会咬人,蝗虫群飞过之后,人就只剩下人骨头了。事实证明,蝗虫会避开人类,他们见到人就闪。
雨林中有发光的蘑菇,最近科学家才解开蘑菇发光的原因,是为了吸引昆虫,有些昆虫以为这些发光的蘑菇是他们的配偶,所以他们就会前来寻找,他们在蘑菇上爬找,就会粘上蘑菇的孢子,这些孢子会被这些昆虫带到很远的地方。
还有发光的灯笼虫,他们的头会发出红光,整个身体是一节一节的,每一节都会发出黄光,像灯笼一样,他们专门吃百足虫,他们发现百足虫的足迹之后,黄光就会熄灭,红光还会保留,但是百足虫看不到红光。
雨林中有江豚,是海豚演化过来的一类物种,因为江水很浑浊,所以江豚的眼睛几乎也是看不见的,他们可以类似蝙蝠一样生活。
雨林中的生物超级多,地球上一半以上的物种都在雨林中生活,不过雨林的面积每年都在不断的减少,雨林中的物种也在不断地减少。终有一天,会产生蝴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