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横向视角看UI
在上一节中,我们已经了解了UI设计在设计行业中的大体定位,也给出了一个大概的定义。在这一节中,我们就详细的说一说UI设计的具体工作。
既然是从横向视角看,那么不妨先来聊一聊一款app产品从0到1的诞生流程。
首先我们要引入第一个身份,产品经理。产品经理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是:能够敏锐地捕捉当前市场下用户的痛点,并对痛点进行分析梳理,提出一套解决方案的同时给出分析报告和原型的职业。简单说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这一过程对产品经理的能力要求是全面的,强大的逻辑思维、精准的痛点分析、完善的竞品分析能力等等,在这里就不细说了,想要了解更多的同学,可以去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一书,我个人认为,作为UI设计师是需要去深入了解产品经理并主动去锻炼学习这一岗位提出的各种能力要求的。而在这里,我们只要知道,产品经理是UI设计师的上游,UI设计师进行的各种设计,追其根源(基本)是由产品经理提出的。
接下来引入第二个身份,交互设计师。这个职业上承产品经理,下接UI设计师,但是目前来看,其职能范围尚不像UI设计师这样如此的明确。所以我们目前也只有在一些大公司能见到这个职业。我个人对这个岗位的理解也可能有些不准:交互设计师从产品经理手中拿过分析报告和原型之后,再次进行信息梳理,细化原型图,令app的每一个页面都初具雏形并使各页面的交互友好、最简、最清晰。注意,这些工作如果是在一个没有交互岗的公司,都是交给产品经理或者UI设计师去做的,这也正是交互设计师这个职业的尴尬之处,对于它的发展我暂持保守态度。
这之后才轮到UI设计师正式出场。在接到由交互设计师细化之后的原型之后,UI设计师需要对每一个页面进行美化,美化到什么程度呢?到我们能在应用商店看到的上线的产品那样,即高保真原型图的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配色,设计图标,确定页面设计规范。这个设计规范是单独针对这款产品的,包括页面内元素的边距、排版方式,字号大小,间隔元素,图片比例等等,还有各类控件的风格、尺寸,这些都是需要提前考虑的。
这里就要细说一下为什么要最先确定页面的设计规范了。我不知道各大牛如何思考这个问题,但它是我在设计自己的第一款虚拟app时遇到的。那时我在进行过前期简单的头脑风暴和产品定位之后,大体定出了产品的线框图和低保真模型图。不过在做这个工作时,我还没有意识到要去考虑页面的设计规范。这直接导致了我在后期制作每一个页面时,各页面的内容区边距都不尽相同,字号大小、图片比例随性而定。结果就是:尽管单独拉出一个页面观赏是不错的,但所有页面放在一起,不会让人觉得这是同一款app下的各个界面。这里先引入一个概念,那就是一致性,这就要求我们起码要让一款app内各页面风格统一。如果自己都是杂乱无序的,那又怎样让用户去喜欢上自己呢?所以在做所有工作之前先制定一个规范,就像设计一款桌游要制定规则一样。接下来的所有设计,可以放飞思绪,但必须是符合这个规范的!其实你也可以不这样做,那后果就是在后期不断去改稿,这个工作量就会很大了。
有时候我们会设计出新颖的交互动效,为了和我们的下游,也就是开发工程师们更好的对接工作,我们也需要通过After Effects(简称AE)做出该交互的动态图来。说到这里,UI设计师的工作内容就已经很明确了,一句话概括就是:使人机交互界面更友好。确实很简单吧,但细细品味,这个“友好”二字,包含了太多太多内容,这些我将在后面的章节讲解。
UI设计师在完成界面设计后,还需要对必要的元素进行切图,对页面进行标注,然后将所有材料打包交给开发工程师。他们会把我们的设计,通过代码真正实现。这时,一款app已经大体完成了(之后还有产品检测员、运营推广等的介入,这里就略去不说了,当然不是说他们不重要!),我们接下来要和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们进行走查,看看这个设计出来的app是否达到了所有的要求:产品经理要看它到底能否解决用户痛点,定位是否清晰明确;交互设计师要看它的各级交互是否正确、简单,符合逻辑;UI设计师要看自己当初的设计是否已经正确的通过代码实现,界面表现是否真的友好等等。产品在经过反复的改良后便可以上线了,之后大家会视情况进行产品的迭代,那便又是重复上述流程了。
以上是还未工作的我对于产品诞生的理解,我相信在实际工作之后肯定会有更多不同的感受,那些就以后再进行记录了。
其实通过这样的角度去介绍UI设计,我希望大家能理解的是,UI设计师并不是一个随性发挥的职业,设计本身并不等同与艺术创造,更何况我们是在一个团队中。所以我们更要理性的去设计,同时要能和上下游完美的进行工作的交接,将一切信息的不对等降到最低,这就是是我认为的比较高级的UI设计师的境界了。
以上。下一节谈谈UI现状和发展,以及我自己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