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和友人谈论到为自己而活这个话题,我俩自嘲的说:每日都在为父母,孩子,家庭生计周旋,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赚钱上,为自己很活,真的是个很奢侈的想法。
我接着说:我们每个人都在喊着为自己而活的口号,若真当给了你大把的自由时间,你要怎么为自己而活呢?大概连你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为自己而活吧?
这位友人逻辑清晰的说:我所谓的为自己而活,就是某一天不想起床了,就心安理得的按掉闹钟蒙起头接着睡,去逛商场看到自己喜欢的衣服可以不看吊牌有底气的刷卡付费,可以窝在家里悠然自得的给亲人做一顿美味佳肴,看他们狼吞虎咽的吃像心里满满的成就感,或者开很远的车去一个环境优雅宁静的地方放松心情,……
或许是他想过的生活太温馨儒雅,一下子打击到了我这个厨房小白,而且,我想过得生活在他面前显得实在太过自私,以至于我把想说的话删掉了大半。
我说我想要的很简单,除去白天的上班时间,我希望剩余的时间都是属于我自己的,晚上我可以看书写字,或者去健身房挥汗如雨,还有,我希望我一年中可以有四次长途旅行,长途旅行的时间以半个月准。
或许宋看到我的这种想法,又要说我是个这里也想去那里也想去从不肯安分半刻的野孩子。
我也曾半开玩笑的跟他说:从来都是无家可归的人在外面流浪漂泊,他们的居无定所跋山涉水中有很多的无奈成分,而我是个有家的浪子,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能背上背包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三毛说: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显然我不是这种人,我内心宁静淡然,但依然有无数次想要“远走高飞,浪迹天涯”的想法!有点钱有点闲的日子永远不会到来,穷人才落得悠闲,富人永远都忙得连轴转。
每次在朋友圈看到一些地方的风土人情,曼妙风景时,我都会小心翼翼的收藏起来,这些没到过的远方,被我在脑海里勾勒成了一幅幅天堂。
我想带上笔,带上纸,带上我那颗云游四海的心:去香山公园看层林尽染。
去撒哈拉看大漠孤烟。
去云南遥望苍山洱海。
在广袤的大海上感受落日余晖。
流连于桂林山水中,在某个慵懒的午后,泛舟漓江,晚上就在江阔云低的客舟上听大雨磅礴,断雁叫西风。
经过茶马古道时,看枯藤老树,听昏鸦哀鸣。
然后,我打江南的梦里水乡走过,俯看小桥流水,在一个悠长寂寥的深巷尽头坐下,恰逢一个撑着油纸伞的丁香姑娘。
…………
这大概就是我想要的生活,也是我活着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