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本:《故事》罗伯特麦基【美】

《故事》这本书是由世界荧幕剧作第一大师,罗伯特麦基所写。这是一本关于荧幕剧作的书籍。主要是剖析剧本创作的原理,可能读起来不太容易。

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创作剧本的书。看完此书之后,你可能并不能学会写剧本的方法,但是对于故事的创作原理,银幕表现方法,以及情节设计的节奏,都会很清楚。

了解这些最基本的原则之后,再进行创作,就不会掉沟里了。

我是觉得从此再也不能好好的看电影了。我会分析电影的节奏、发展剧情以及人物特征。这是好还是坏,还真的不清楚呢。

一方面对电影有了多个层面的认识,那么是否会因此。丢失掉原有看电影的乐趣,就不得而知了。

下面尽其所能的说一下本书的内容。

故事的本质实际就是人生的各种体验,然后以独一无二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他是从人性和生活中走出来的。没有旁门左道,更不是为了迎合市场所做的创作。

我们好像生来对故事的需求是无止境的。还记得小时候在户外纳凉时父亲给我讲的故事,也看到我那两岁的女儿对故事的热爱。

我们需要借助于“故事”这个载体来了解世界,体会情感共鸣。达到认识和情感上满足。


写故事的人很多,真正的好故事就不那么多了。把故事讲好可不容易。

作者认为写作也是一门手艺,现在特别多的人,在还没有掌握好这门手艺之前,就开始创作了。

我们生活中有两种典型的坏故事:

奇怪转折的个人励志故事。如果你看过电影《梦想合伙人》就会明白了。


三个不如意的女人,有一个超棒的创业点子,凑在一起开启了创业之路。之后就是事业发展的很好,在达到顶峰时来一个急转弯,跌入谷底。最后再来个彼此不离不弃,重新出发,最终扭亏为盈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是不是很熟悉啊?

错误的将表象当做生活的真实,莫名其妙的成功之路,情节上的曲折转折也很丰富,却怎么也无法达到共鸣。

为了保证商业成功的故事。

这种就是出现在我们荧幕上最多的:过多的感官刺激,几乎失去了与生活的交集。展示从未见过的特技效果,给观众的感觉是非常刺激兴奋的。然而这种感官刺激是短暂的。往往走出电影院,就已经忘记了他在说什么了。在心里也没有留下一点点启发性的东西。


好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又不能照搬生活,否则那样就会变得枯燥。你说看一个上班、下班、逛街、吃饭又什么意思?

那么怎样才能讲好一个好故事呢。

首先从结构入手,通过一系列引发改变的事件,讲述一个人生价值。

价值是故事的灵魂,无论怎样的一个故事,最终都是要传递某种价值观。一般都是积极正面的,通过戏剧化的手法激发矛盾,最终要让主人公体悟他以前从来没有体会的人生观。

比如某对夫妻,丈夫认为自己工作很辛苦,而妻子和孩子在家其乐融融。妻子则认为,自己每天面对这三个不服管教的孩子,心力憔悴,丈夫每天西装革履的去公司上班,很有成就感。

一次激烈的争吵过后,俩人决定互换角色。妻子去主持公司的工作,丈夫在家陪伴孩子们。由此引发一系列令人捧腹的故事。

最后的结果呢?丈夫发觉搞定孩子并不比处理公文轻松,妻子也在工作的挫折中明白,看似光鲜的工作是由一串串复杂的问题组成的。这就达到他们俩人的共同成长,获得了新的认识体验。

最终的结局是很有戏剧性的:夫妻二人最终选择留在了新的角色里。

经过最初的慌乱无措之后,爸爸更喜欢跟孩子们一起打闹,妈妈也在处理完一个个事件之后,喜欢工作带来的成就感。

说到这个结局,我们也能看到编剧的精心安排。

好故事的呈现是有严格的原理的。其核心本质是由矛盾组成的。

比如追寻一个不可及的欲望对象。一个内向,不善言辞,事业又不顺心的男子,爱上了一位女神级的人物。《101次求婚》就是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内心的欲望跟客观现实相差太大,要突破这个矛盾,就是这个故事展开的基础。

另外还有一种矛盾是故事展开之后,发生了新的,曲折的矛盾,一环套一环的推动情节发展。《疯狂的石头》大家都看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故事表面看上去,表现出来的对抗对象是“恶势力”,实际上就是人的意志力和人性中欲望的各种总和,也就是对抗人性的弱点。

我们普通人讲故事会很容易落入俗套,这是对人性本质的体察不够。创作最难的是,作者直接变成主人公。去体会笔下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有编剧说过:不是我要设计让主人公这么做,而是他的特质决定了他一定会这么做。

这本书我读的很慢,真的非常有意思的,只是在阅读中就没有那么多的快感。很多思想概念都需要举一反三才能有更深体会。

以上的内容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推荐对故事创作,电影剧本有兴趣的你,买回来阅读一番。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是一篇为我即将出版的一本关于影视创作的书所做的前言,感觉自己的坚持与经历其实细细想来无关乎是不忘初心,在此分享给...
    李奇峰阅读 958评论 0 0
  • 文/浮尘过隙 昨天下午在海口东站正在上动车去东方的时候,才从微信群里得知同事X离世了,通知第二天上午10点在海口市...
    浮尘过隙阅读 1,564评论 0 0
  • 不得不说,人们有时候很会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现在,我们习惯了对自己说谎,因为在困难,焦躁,不安之中选择了逃避,不...
    我心写阅读 202评论 0 0
  • 最近,给孩子买了一本书《妈妈发火了》,里面有这样一段情节描述: 小主人公小山老老实实地坐着画画。 这是妈妈,这是小...
    暖心伴你成长阅读 62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