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结束校园生活,就与书籍彻底的绝缘。在生活中瞥见旁人捧本书阅读,也会片刻的讶异。自言再静下心地去读本书对自己已成为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
读书的人,读书人。读书是某一特定人群的行为,某一时期的特定行为。这一思维认知在多少人头脑中根深蒂固。
未成年人会有来自各方的督促。社会、家庭都会相应的不遗余力的为他们提供读书的环境和条件。即为他们提供学校与送他们入学等。在特定的环境中,督促下未成年人以学生的身份在校园中,读书对他们而言便成为生活中一件理所应当该做的事。但社会、绝大多数家庭本身并没有那么浓烈的氛围,也没有恰当的指导他们读书的意义。例如在家庭中父母会督促孩子读书,不厌其烦地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但有多少父母会在家庭生活中阅读,对读书重要性的重视在他们自身并没得以体现。社会、家庭对一个未成年人的评判,又往往来自一纸答卷最上方的分数。使得未成年人更多的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为着应试教育的分数不知所以的读书。分数成了他们读书的最终目的,而忽略了对读书本身意义的探究。于是一旦脱离校园无人督促,没有直观的分数考评。他们中一大部分人对读书便变得毫无动力,并且认为读书毫无意义。
分数作为判断,家庭条件作为干扰。在此过程中影响着他们能在什么学校读书,也影响着他们校园生活的长短和可持续性;不同学校读书氛围往往是不尽相同的,不同家庭条件能支付孩子读书的成本和给予孩子读书的帮助也是不尽相同的。
由未成年到成年,随着心智慢慢的成熟;其中在更浓烈氛围中,更持久的进行读书 成长而来的。在没人督促、脱离校园之后,他们更容易适应独自读书,更易察觉读书不单单为分数,不是特定形式生活中的一部,应该是生活本身中的一部份。
这也是社会机制的筛选结果。相对自控力强天资较优的,以分数作为依据给予保留;家庭条件不能承担读书成本的相当于自我淘汰,相对应家庭资源占据优势的会得到相应优惠。
只有当拥有成熟的心智,且亲身有更多更深层次的接触,才能更准确的给出定义;早早的被淘汰又不去接触便不会再去探究。读书的意义早早被目的所取代;成年之后,他们会发现之前读书的目的已经毫无意义(社会对他们的评价不再来自分数)。这时候便认为读书对他们是毫无意义的,导致从心底抗拒读书这件事;而被保留有更多接触的,随着他们心智的成熟,更能体会到读书对他们的影响。从而重新定义读书的意义,读书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显的更自然。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在讨论读书无用论。一股脑儿赞同的,绝大部分往往来自那些早早被淘汰的人。另一边我们不难察觉,现代精英在子女读书教育方面,不计成本的不断加大投入。
作为成年人心智趋于成熟,无论到哪个层次,对事物一定都会有自己的判断定义。而一个人一旦形成独立的一套思想行为模式,想去改变是很难的,不过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心智的成熟,一个人的判断力和意志力也会相应的提升。
由此浅谈书籍著作,读书的意义。
书籍著作是作者的思想产物,是记录人类文化文明的载体。可能我们没机会接触许多有智慧的人,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他们的作品,去了解他们的思想;通过阅读,作者已经代为我们进行思考,我们将避免许多繁杂的过程就能获得直观的结果。现实生活,在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际交往中,交流是趋于形式毫无增益的;而书籍作品的作者,就算是一个再低能无趣的人,作品也会是他思想精华的部分,读他的作品要比接触他本身更有所增益。
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亲身经历经验也就相对有限。通过阅读,占用较少的时间,能了解到更多人的亲身经历,感受百态的人生。在别人的经历故事中获取经验,以此借鉴指导自己的人生。
一个人的生活圈子,活动范围也是相当有限固定的。而人的眼界,常常局限于目所能及。所以生活圈子的大小,在其中所能接触的人,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眼界高低,思想行为模式。在一个圈子中,大家容易达成某种共识,遵循一套标准,从而限制了视野的扩展。同样的通过读书,可以让人们的视野,扩展到生活圈子之外;了解未触及的世界,接触新的思想浪潮,打破生活圈子的局限性,不被约定俗成的思想行为所禁锢,知道生活之外还有很多的可能性。如果说“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那么在生活中,绝大多数必须着眼眼前苟且的人,更应该要通过读书,去了解不能涉足的远方。至少让远方在脑海中变的更具象更贴近实际。若有一天破釜沉舟不顾一切的远行,也增添了一丝勇气和胜算。
从出生起,人每天都要进食。身体发育到一定程度,就会停止生长,仅从外表很难再发现变化,经过消化的食物,也会经由肠道排出体外,难道我们会因此说食物对我们没作用了而停止进食?同样的,读书我们一时并没有感觉到对自己产生实际性的影响,读过的内容也会被相应的遗忘,难道因此我们就能说读书是没用的?其实读书如同进食,可能对我们的影响并未在外显露,伴随着排泄遗忘,但不可否认过程中我们汲取了养分融入了身体,可能某一特定时刻才能迸发效能。不同的是,肚子空空,饥肠辘辘的感觉并不好受,再低等的生物也会出于本能,知道通过进食摄取能量消除饥饿感;而脑袋空空,本身是没有感觉的,越低等的生物对之感知能力越差,对脑袋需求的感知,也是需要由后天培养训练习得增强的。这也就导致越是读书多的人就越发觉自己知识的匮乏,更易产生对知识的渴望,从而多读书;越是知识贫乏读书少的人,缺少对脑部需求的感知,而认为不需要读书。
每个个体的体质天赋都是不尽相同的,对不同书籍的偏好,接收能力也就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书籍如同精神食粮,前期的教育更像是在培养人对精神需求的感知能力。面对应试教育,前期更多的是在使用教科书喂养,对不能显著帮助提升分数的课外书,被当成零食只供消遣。把分数作为读书目的,强制使用教科书灌输的结果。就导致一大批人,还没认识到自身脑袋的需求,已经对读书产生抗拒消极的心理。
随着成长成熟,个人的喜好不足也会凸显起来。可以以此,有选择性的读书,弥补自身所欠缺的;喜好也更容易被自身所接受吸收,构建起具有个人特点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难以消化的书籍,是否真是自身所须,是否还单凭喜好的选择,日渐成熟的心智会助于判断。
当下相对浮躁的社会,名和利成了人们谈聊的标配。追求利益,成了生活中最大的意义目的所在;而读书对名利的获取帮助,从来不是立竿见影的,有时候还显的微乎其微。
至于读书是需要静下心,还是读书让心静下,日渐成熟的心智,同样会给出答案 。
浮躁不安的心,书籍或许是一处可以安放的处所。沉溺书籍的心,或许能帮助摆脱喧嚣获得片刻的宁静。
判断选择之后,需要的是意志力的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