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昨日星辰

郑重声明: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九月星空推文团推荐阅读,双鱼座9号
在那遥远的过往里,有着解不开的爱与恨,渗透在骨血里,我写下此文也是与过往和解,与自己和解。一切好像是发生过,又好像没有发生过,似一阵拂过的清风……

这是一个遥远的故事,我当故事说,你也只能当故事听听了,真真假假都是幻境!

在一个偏僻的山凹凹里,有一个几十户的小小村庄——岗子村,山清水秀可谓是现实中的桃花源,若说民风淳朴,就要到陶渊明那儿去寻了。

也许是穷山恶水出刁民,也许这本就是人性。

岗子村多数姓薛,也有少数其他姓氏,都是同宗同族,理应互帮互助,其实不然,别说都一个姓,就是一家人一个锅里吃饭的,也有矛盾吵架的时候。

我的爷爷年轻的时候因为当时的zhengzhi原因,被划为地主身份,其实他除了有杆猎枪和几本古书外,穷得叮当响,因为是地主身份要划清界限,娶了富农身份的奶奶。几只野兔野鸡就是他所有的聘礼。

因为二爷远赴taiwan,某期间,爷爷奶奶被打成走资派,双双胸前挂牌跪于岗子村口的稻谷场,受尽同族的批斗与羞辱!

这是上上一辈的恩怨,在带着敏感的特殊时期,这种羞耻和怨恨只能扎根在我父亲的内心深处,也悄无声息的流淌在我的血液里。

我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我的出生没有给这个家庭带来新生命的喜悦,而是雪上加霜,因为我是超生,我是女娃,还要罚款。

我像一颗破墙壁缝隙种子,一出生就承续着沉寂和悲伤。

父母为了还债,供我与姐姐读书,倾其所有,起早贪黑。我从来没有看到父亲对我笑过,对我和蔼过得说过话,他颐指气使地吼我们去干这干那,他那张脸像块铁板,刀都刻不进去。

我俩都非常怕他,害怕已满满当当占据了我们所有的情感。

因为我的调皮毁了人家的菜园子,人家找上门,我被他一顿“皮带炒肉丝”;不知姐姐犯了啥错,在一寒冷的夜晚被他赶出家门,我躲在角落里不敢去开门,泪眼婆娑地看着他和母亲争吵,听着屋外姐姐哭喊着拍打门;因为总喜欢与人下棋打牌被母亲掀翻了桌子,他就发疯般把家里砸了个稀巴烂……

我不知道他爱不爱我们,我们也不知道爱不爱他。

天真无邪是孩子的天性,在繁重的劳作后也有嬉戏玩乐,和同村的小伙伴们白天一起掏鸟窝,偷地瓜,捉鱼虾,拉野草,采野草莓,在荒地上放牛放羊。

我喜欢疯跑在田野里,躺在山坡上,喜欢听着耳边的风声,采几朵漫山遍野的小野花,置身在广阔无垠的天地间,才能自由呼吸,才有发自内心的舒畅。

同样是劳作,比起在家洗衣做饭,我更喜欢去外面干活,锄草,播种,放牛等,因为我喜欢天马行空的瑕想,更喜欢湛蓝如洗的天空中变幻无穷的朵朵白云;还有那鸭蛋黄的夕阳一点点向远方湖水坠落,橘黄色的晚霞像揉碎的细金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

晚上,村里唯一有台黑白电视机的人家,是最热闹的,主人早早把电视搬到门口,男女老少都自带小板凳围坐在门口观看《射雕英雄传》、《霍元甲》等电视剧。

遇到停电时,小伙伴们都到堂哥家缠着他给我们讲星空的故事,觉得夜空之上有着太多太多的神密,我们几个翘着脑袋,托着腮帮,聚精会神地听堂哥讲天空之外的故事。

也喜欢听大伯给我们讲《水浒传》、《七侠五义》,条件是我们轮流给大伯扇扇子。我们都忘了炎热,忘了蚊虫叮咬,忘了回家,忘了所有……虽然听不大懂,但还是听得津津有味。

后来大伯因病去世,没出半年,大妈就找了个男人回来,父亲和他们矛盾升级,甚至大打出手,上一辈的恩怨影响到了我们和堂哥的关系,虽多年后,一切冰释前嫌,烟消云散,也弥补不了当年的伤痛。

多年后我们都淡了,散了,唯有当年的夜晚,那样的星空成了记忆中最美好的想象

岗子村有三多,山多水多斗殴多,有夫妻间打架的,有户与户因一棵白菜,一抔土,一点柴,一点流言蜚语等等而互相漫骂打架的,还有村与村因山矿因水源因树木等利益不均而进行群殴。

岗子村每家有点风吹草动,都会瞬间传到十万八千里,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都是看热闹嚼舌根的,要相信除了父母外没有人希望你过得比他好!

平日里都喊着婶子,大娘,大伯,大叔的,一旦有什么事,都是脸红脖子粗的。渐渐的我知道岗子村里都是瞧不起我们家的。因为我们家没有男娃,我们只有更乖巧地干活学习,用奖状贴满了家徒四壁,也难掩内心愤愤不平的心。

在大学里,我头两年都没有回家,我以为我不想家的,我以为我对家乡有些许怨恨的,当我寒假回到家乡的时候,当我脚踏这片泥土的时候,当我又听到这浓浓乡音的时候,我发现我错了,眼泪夺眶而出,是这片山水养育了我,爱也好,恨也罢,她像骨血一样融合在一起,根植在我灵魂深处。

临视深渊的人,自己也是深渊,我在深渊里成了魔鬼与天使的化身,除非毁灭无法剥离!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所有的白发已沉睡故土,我把所有的过往都将存封,我在梦中醒来。

美丽新农村的建设,全村都翻过山搬迁到公路边,盖起了小别墅,红瓦白墙,绿化成荫。村口还设有健身器材,公共厕所。

也只有节假日才有了车来车往,有了孩童的追逐嬉闹,平日里,这个小村庄没有了往日的喧嚣,显得格外的寂静和空旷,被外出脚步掏空的村庄,只剩下空巢老人……

他们给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守护着最后的一片故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27,401评论 6 53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8,011评论 3 413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75,263评论 0 37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62,543评论 1 30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71,323评论 6 40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874评论 1 32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2,968评论 3 43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2,095评论 0 28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8,605评论 1 33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40,551评论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2,720评论 1 36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8,242评论 5 35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3,961评论 3 34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4,358评论 0 25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612评论 1 28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51,330评论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7,690评论 2 37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 言 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 亲历现场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力量,无论是日常的生活起居,还...
    碧涛文苑阅读 716评论 1 5
  • 1、画中人 这件事大概发生在我七岁以前,那时候我还没有上学,而且由于影响比较广,所以印象十分深刻。现在回想起来往往...
    定为话题阅读 3,896评论 2 20
  • 我远去的祖辈,你们看到了吗?历史的长河没能抹去你们遗忘在这块土地上的血脉,它在苦难之中得以繁衍生息,终此一生都在遥...
    迟二白阅读 1,606评论 27 12
  • 老家,往事;小院,桃源…… ·汪重阳 “哇,你这地方简直成世外桃源了。到了周末,假期,回来住几天,肯定得劲得很……...
    千里阳光888阅读 649评论 0 3
  • (一)故人归 听爸爸说,奶奶1939年出生在我们那靠近市里的一个村子里,由于家里小孩多,那时又多战乱,每家每户衣食...
    安心_0314阅读 1,637评论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