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二年级,粗心这个问题,已经被大众化、被广泛化。很多学生题目读错、题目抄错,都能用“粗心”这个词语来找到安慰。其实,读题粗心的原因是小学低年级的阅读习惯没有打好。
统编版小学一年级《教师教学用书》中,明确说道:朗读时要不加字、不减字、不漏字、不读错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小学一年级的课文,字大行稀,文质兼美,就是为了孩子们练习朗读。但是,很多家长忽略了一开始的读课文。孩子草草读几遍了事,其中是否顺畅完全不知,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养成了跳着读、跨着读、一知半解地读的习惯。
这样的习惯一点养成,在所有的测试题中,不分学科,就会出现读错题、抄错题、一知半解答题的“粗心”现象。
另外,这样的孩子做事情往往只看眼下,不注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生活中也经常丢三落四。例如,吃完饭后,让孩子放一下碗,他就不会放碗旁边的筷子等。这需要家长在生活中进行细致的引导,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