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长江白浪
先说一段我自己的经历。上一篇文章《阅读之害》是我在简书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在此之前我花了些时间给自己起个专门在简书用的笔名。因为喜欢苏东波那句“人生到处应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何等洒脱,就打算叫“飞鸿踏雪”,结果修改昵称的时候死活改不了,后来发现这个名字已有人用了。那换一个,谁怕谁,“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叫“一蓑烟雨”也不错。结果发现还是被用了。连碰两个钉子,人生无常啊,“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就叫“逆旅行人”,居然也被人用了。看来简书的用户对苏东波情有独钟,换别家。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叫“大漠孤烟”或长河落日”都可以;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叫“寒山石径”也不错;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叫“鸟鸣山幽”还不赖。但是,竟然,以上全部已为人所用。
宝宝命苦啊。翻遍家里仅有的几本词选诗选,好容易找到现在这个名字,出自老张的“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说这段经历不是为了发牢骚,而是要说明一种情况,事情明明是自己发明创造的,但却与别人不谋而合。撞衫、撞脸、撞名字的事情时有发生,更有甚连句子也能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的出处有多种说法,据说宋朝刘彝、明朝董其昌都说过。按理说刘彝的年代早,原创只能算到他身上。但董其昌说这句话的时候未必是引用刘彝的,可能是他自己创作了这么一个句子,不巧却与前人相合。
这里“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并列的,无高低之分。用《阅读之害》里面的逻辑来解析,“读万卷书”就是接触文字上的、经过作者删改的二手信息,“行万里路”就是直接感受客观世界的一手信息。后来有好事者把它改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就是说二手信息不如一手信息好。陆游也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得来的为何浅?因为这些信息是二手的,要获得一手信息还是“要躬行“。
有读者质问,如果人们不阅读,知识何以传播和积累?人类说不定今天还过着跟猴子一样的生活,难道你自己不是通过阅读学会读书写字的吗?如果不通过阅读你又怎能用文字写出这些歪理呢?面对这些质问,我除了表示万分同意之外别无其他,这说得太正确了。但问题是,你正确不代表我错。人固然离不开阅读,阅读固然有很多好处,但不代表就不能有害处吧?反过来说,阅读有害处,也不代表我们就要停止阅读啊。这是一种贴标签的思维逻辑,认为万事万物都分为有益和有害两种,有益之事越多越好,有害之事则碰都不能碰。
事实上我自己在早期也以这种标签式的思维看人。认为人总有忠奸贤愚之分,好人只做好事,坏人只做坏事,聪明人只做聪明事,愚蠢人只做愚蠢事。所以导致我对人要么麻木信任和崇拜,要么则视如仇敌。近年来阅历多了,经过自我反思,发现造成这种荒唐逻辑,可能源于那时候我读过的很多本古典小说,如《兴唐传》、《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等。为了刻画人物形象的需要,也为了免得读者伤脑筋,这些小说里面人物的性格都是比较单一的,可以标签化的。如薛仁贵是正面人物,那就只会做保家卫国的好事,坏事都是张士贵做的。徐茂公足智多谋,就不会做蠢事,蠢事都是程咬金之流的莽夫捅出来的。我的意识知道这是小说把人物的形象简单化、典型化了,但我的潜意识却管不了那么多。觉得现实中谁谁比较聪明,那他肯定就是诸葛亮、徐茂公,我要像小说里刘备信诸葛那样听他的;谁谁很狡猾,肯定是张士贵、潘仁美,绝对没有好事干得出。
这又是一个阅读之害的例子。虽然我读的都是正正经经的小说,但其副作用却让我对客观世界产生如此荒谬的错觉,更可怕的是我自己竟然浑然不知。
我很喜欢台湾作家柏杨的大部分作品,但不包括《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书争议很大,我不喜欢它倒不是因为他说中国人的不是,事实上我曾经对该书期望颇高,那年我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怀着自省的目的翻开这本书。但结果却让我颇为失望。书中罗列了很多中国人的陋习,且不说这些陋习是否中国人特有,让我失望的是书中并没有从深层的历史、文化、地缘等因素去分析这些陋习的成因,更没有提出什么解决的思路。书中的语境好像在说:“中国人天生就这样,无药可救。“或许这不是柏杨老先生的本意,但我读来的确有这个感觉。
多年后我自己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在《阅读之害》一文中我把问题提出来,却没有尝试去解决这个问题,结果在读者的语境看来我在劝人不要读书,这的确不是我的初衷。事实上人类文明的进步不可能离开阅读,具体原因我前面说了一些,另外培根有一篇叫《Of Studies》的文章,有多个中译本,其中一个标题就叫做《论读书》,里面把读书的好处说得很透切,无需我在此画蛇添足。所以面对阅读之害,我们不是考虑读不读或读多读少的问题,我们要的是找到抵消阅读之害的方法,在坚持大量阅读的情况下减少这种副作用的影响。
“解铃还须系铃人“,读书之害在于对我们潜意识的影响,抵消它的方法也是要从影响我们的潜意识入手。
潜意识是可以改变的,还记得《盗梦空间》么?哪怕是那些最基本的、涉及人类本能的潜意识也是可以改变的,“厌食症“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饿了就吃“这是人类与身俱来的本能,是人类最深层的潜意识,但事实上”厌食症“患者就是不会。不是说他们的意识不知道饿了就要吃,而是他们的潜意识被扭曲成”吃了就会胖“之类的逻辑,所以他们尽管很清楚自己需要补充食物,但被扭曲的潜意识却始终拒绝进食。早在弗洛伊德着手研究潜意识前二十年,法国心理学家爱弥儿·柯尔就提出了”心理暗示“和”自我暗示“的方法,用于改变人们的潜意识。听起来很奇怪,人们是先发现了改变潜意识的方法,然后再开始认识潜意识的。“心理暗示”和”自我暗示“是个很有用而且有趣的话题,但我不得在此深入讨论,因为我们有另外一个更严峻的问题。
“怕上火,喝王老吉“。南方人烧烤后大多会喝些凉茶,那是因为我们知道烧烤过程中我们涉入了不少热毒的食品,要用些寒凉的食物中和之,以免上火。处理阅读的副作用却没这么简单。因为我们压根就不知道潜意识在阅读的过程中吸收了什么。就像我当初不知道读小说会让我的潜意识认为“人是可以贴标签的”(这听起来确实是风马牛的关系)。
所以哪怕我们掌握了“心理暗示”和“自我暗示”的方法,我们也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影响潜意识。
面对潜意识我们显得如此无知。但无知者自有无知者的方法,以下是一些我认为可以借鉴的经验:
第一,有目的的阅读,告诉自己:“我只要我想要的,其他滚开。” 记得在学校考试的时候,针对阅读理解的题目老师总是苦口婆心地说:“先看文章后面的题目,再带着问题读文章。”结果我们可以正确地做完每一道题目,却在做完最后一道题的时候把刚读过的文章忘得一干二净。有目的的阅读可以把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我们想要的东西上,减少不必要的信息对潜意识的干扰。
第二,尽量把阅读的内容和客观事实建立联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在书上吸收到知识,这只是学习的第一阶段。把知识运用到实践,让知识转化成经验,那是第二阶段。只有经验是有用的。而我辈书虫的通病就是知识很多,经验很少。这其实是对知识的浪费,罪莫大焉。
第三,保持适量的社交。我们身边的人是这个客观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社交不一定会让你通过人脉关系赚很多钱,但至少可以让你时刻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别人的世界竟然如此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