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我一样,对“写作”这件事情怀着一种复杂的心情:一方面,多年的学院式训练,让我写一篇文章我还是基本可以完成的;但是另一方面,却总是觉得自己每次下笔都非常费劲,写出来的东西也是言之无物,没有什么自己的见解。久而久之就不愿意去写东西了,觉得写出来的东西都是“文字垃圾”,既没有文学价值,也没有什么思想价值,要么是自己的无病呻吟的感慨,要么是碎片化的观点,自己都不忍猝读。
但是最近我却对写作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原来“著作等身未必需要吃苦耐劳,好的写作流程让你事半功倍”;“笔记让知识显性化,写作让知识体系化”;“输出重要的不是文采,而是内化知识,并获得高质量的反馈”。而这些观点都来自于一本书——《卡片笔记法》。
这套思想体系来自原德国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他利用这套方法,一生积累了90000个知识卡片,写了58本书和其他大量出版物。在这套方法的帮助下,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博士论文和定职论文,这期间他还上了社会学的课。在1968年,卢曼就被选为比勒菲尔德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并且终身担任这一职位。这位著作等身的社会学家,原本只是一个朝九晚五的公务员,但是通过这样的一种笔记方法,他从公务员华丽转身,成为20世纪最伟大社会学家之一。有时一套思想体系,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而这本书自从引入国内以来,也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大家纷纷实践。flom创始人刘少楠通过这样的方式,搭建“丁香医生在线问诊”平台的产品和运营体系,输出了“产品沉思录”等一些列课程,而这些成果的产生费用为0,积累的卡片为300张。
那么这套思想体系的神奇之处到底在哪里呢?
首先,它重新定义了人们对于输入的看法。我们很多人“听了很多道理,但是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其中原因之一在于我们只看到了信息,却没有将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转为自己的知识。我们会看很多书,听很多课,和别人聊天,看视频,可能会记录一些金句,也可能会摘抄一些观点,但是我们很少去用自己的语言去转述。所以首先在输入这块,我们就要很明确的认识到,用自己的语言把想法和感兴趣的知识捕捉下来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我们拆书法中的i,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原文,这个过程是思维重构的过程,也是促进知识内化的过程。
其次,卢曼笔记法不像传统的主题式阅读或者资料整理,而是随着记录的不断增加,让结构慢慢自主的涌现出来。这是一个很反直觉的方式,但是仔细思考一下,这其实更符合人的脑神经回路的构造,因为人的神经回路不是像积木一样,而是像树根一样生长。传统的方式更像搭建积木,一经设计好就很难改变。而这套方法则是个性化的、不断生长的方式呈现。结构越灵活,成长越有机会;积累月丰富,结构越能涌现。
第三,改变了对输出的看法。就像我前文所述,我们踌躇不前,多半是因为脑海中对于“输出”的定义束缚着我们自己,担心自己写的不好,或者因为追逐热点,扭曲了“输出”的动机。而这套方法对于输出的定义很简单,笔记是构建自己外脑的过程,而写作输出是让知识体系显性化的过程,重要的不是文采,而是内化知识,获得反馈。没有写出来的想法其实是被浪费的才华。这样一来就让自己内心的那种纠结减少,从而可以更好地输出,并且也避免了输出言之无物的尴尬。
可能很多人还是想继续追问,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卡片笔记写作呢?书中也提出了闪念笔记、文献笔记和永久笔记的方式,具体的操作,大家也可以买来书仔细阅读,而更更重要的是我们去实践一下,只要知道了其内在的核心,怎么记笔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方法,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