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最感人的是亲情,我们每个人都曾无数次领受过它的恩惠。只是,我们常常习惯了它,不曾或者很少为此感动过。
朱自清在其著名散文《背影》中,将父爱描绘地淋漓尽致,那常常被我们忽略的看似粗糙却也入微的关怀与爱,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促进我们成长。朱自清的《背影》被人们尊为经典,是因为它的质朴、纯真,那正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我在品读史铁生先生的《我与地坛》时,也感受过同样的深情,来自生命与心灵深处的爱。史铁生讲述自己遭遇祸难后的光景,他家离地坛很近,因此他常去地坛。坐在轮椅上,极大地限制了他的行动。而母亲成为他生命最重要的光,用爱温暖着他受过创伤的心灵与精神。
在史铁生另一部散文集《自由的夜行》中,我得以再次深入他的精神领地,随着他感知生命的不期运命。在第一篇《秋天的怀念》中,他讲述自己瘫痪后,母亲的病情虽已很严重,但对他的关爱与付出更是无微不至。遭受极大精神创伤的他憎恶着一切,失去了所有希望。母亲细致入微的付出与宽容,逐步软化着他僵硬的心。然而,直到母亲病情的猛然爆发,直到母亲的生命与热情被死神夺走时,他才痛切地愧悔起来。
《自由的夜行》这部散文集使我认识到史铁生作品的哲学内涵。以前品读其他作者的散文时,虽也多受启发,但同这部集子比较起来,还是有太大的差别。这倒不是说史铁生的散文更为出色,但字里行间散发的深刻思考,无疑是源自于生命本身,这与史铁生本人的生活遭遇与精神挣扎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过,一定程度上,他的思考境层面更为宏大,对于生命价值的揭示,具有很大的普适性。
其中一篇散文《好运设计》颇为有趣。身体残缺的作者运用严谨的逻辑与随意的幻想,想要为自己的来生设计一个“完美人生”。开始时,他为自己设计了很多美好的经历,但随着这个过程的演变,他开始认真思考、剖析人生真正的价值,渐渐得出一个结论,太过完美的人生设计反倒无趣起来。于是又添加了一些小挫折,但仍觉缺乏挑战,这样的人生依旧无趣。末了,他终于明白,人类虽然在坚持不懈地追求幸福、快乐,甚至可说期待着完美人生。但事实上,真正具有意义的人生完全不是这样。至少,如果一个人的生命缺少了挫折、磨难与痛苦的磨练,一定是不值得过的。
这篇《好运设计》令我茅塞顿开,重要的是,我终于明白,人生无论经历过什么,都值得我们努力向前。世间没有永久的祥和、和谐与美好,也没有完美的人生。那波澜起伏、挫折与欢乐交相激荡的人生才是最富于内涵与意义的。
周国平说:“史铁生是中国当代唯一可以称作伟大的作家。”这固然有偏爱与偏颇在里面,但毋庸置疑的是,史铁生作品散发出的精神光芒,必定能够引领每一位深陷迷途的人走向光明与自由。他的文字质朴无华、充满哲思,这是最为引人的精神秘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