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人民网看到这样一条讯息《这个“冰花”小男孩今天刷屏了!网友:好心疼》讲的是云南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三年级的一个小男生,因当天气温较低,家离学校太远,头顶风霜走路去上学,头发和眉毛被风霜粘成雪白之后,被称为“冰花”小男孩的事情。
看到这则新闻,网友们直呼“心疼”。于是很多人都开始回忆自己小时候冬天上学时的情景,我也一样,看到那一头“冰花”不由得想起了那年我的那一头“冰发”。
那年冬天像往常一样天寒地冻,我在离家七八里外的镇子上中学,每个周三和周日都要回一次家,主要目的是背馍,那时候学校是没有食堂的。
记得那是一个周三,上午放学走路回家,冬天的夜总是来得很早,吃完饭没有多久天就要黑了,急急忙忙烧了盆热水洗头发,正洗的时候梅子来叫我上学,那天梅子在等我,我怕她着急,洗完头发没太擦干就背起馍袋子和梅子一起去学校了。
那时候写作文写到冬天的风,我们都喜欢说刮在脸上像刀割一样,一点也不夸张。那会上学也骑二八自行车,一家五六七八口人基本上就拥有一辆自行车,当然有的家里还没有。有时候大人出门要用自行车,我们就没有车子骑。其实冬天里我们更喜欢走路去上学,因为会暖和一些。
那天走到半路上的时候,感觉头有点沉,用手摸上去,头发结冰了,硬梆梆,一块一块的,像是一个大头盔套在头上,于是梅子帮我背着馍,我一边赶路一边使劲揉搓,想要把冰块化掉,好像那天的天气特别冷,刚搓开下一块,上一块又冻住了。看着梅子一个人背两袋子馍走得有点吃力,后来我就索性不管不顾那些头发了,就那样顶着冰块到了学校。
晚自习的时候,我的头发还是硬梆梆的,怕同学们注意到我的窘迫,我用书本遮住头进了教室快速坐在座位上。
那会我的头发刚好到肩膀上,那天晚自习我听到了头发上的水珠滴落到书桌上的声音,那天我套在棉袄上的外套湿了一大片,那天坐在我后面的晴儿还用她的手绢帮我擦了擦发梢上的水。
今天看到“冰花”小男孩时,我就想到了那年的自己。那个时候四季分明,夏天很热,冬天很冷,日子过得很艰苦,只是那时候并没有觉得苦,因为大家差不多都是那样过着。
现在的冬天有暖气,不冷;夏天有空调,不热。大多数人也都这样不冷不热的过着。“冰花”小男孩冻红的脸蛋,单薄的衣服还有那一头冰霜在今天让人看来就会觉得好心疼。
至今我仍然清晰的记着那年冬天那个晚上顶着一头冰冻的长发去上学的自己。这件事情留给我的不是苦难,而是一份难忘的经历,它告诉我要珍惜眼前每一个美好的日子。我想若干年后的某一天“冰花”男孩翻出他曾经刷爆朋友圈的这个画面,也会和我一样懂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