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题主所问的内容,我有两个疑虑:其一,所谓“无论你工作多努力做的有多好”,是自我感觉良好?还是各方评价都好?其二,所谓“领导心中你这个岗位依然是可有可无”,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自己猜测?还是领导明言的?
首先分析一下我所疑虑的两个问题:
关于第一个疑虑
如果你只是感觉自己工作很努力,而没有得到领导的认同,那说明你的努力还不够,或者你努力的方向出了问题,至少也是没有达到领导的预期要求。以此来判断,你可能只是自我感觉做的很好,但这种所谓的好,其实还不够好,或者说还没有达到领导希望的“好”的标准。那么问题出在你自己身上,不被认同的责任不在你的领导。
如果你自己觉得自己很努力,同事们也公认你很努力,则能说明你确实够优秀、做得够好。这种情况下,如果领导还是不认同你,这说明这个领导要么不会识人,要么藏有私心,责任自然在你的领导。
关于第二个疑虑
如果猜测你的领导认为你这个岗位可有可无,说明你心里没底,可能只是根据领导日常的一些言行做出的自我判断。或者说,你是根据你领导平时对你的态度、对你这个岗位的态度,来做的肤浅的、直观的、表面的判断。这种判断往往带有自我欺骗性。比如,你的领导可能是个不苟言笑的人,又或者你的领导喜欢批评人,再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特点,造成你这样一种心理暗示——嗯,这个领导不待见我,或者这个领导不重视我这个岗位。这说明什么?说明你不知道领导的真实想法和意图是什么,说到底就是自说自话,瞎猜的,进而表明你和领导的沟通还不够,问题出在你自己身上。
如果你的领导明言,你这个岗位不重要,或者在工作安排中故意把你这个岗位作为“打杂的”。要么说明你这个岗位确实地位不怎么样,至少不是整个团队中的重点岗位,但也绝非“可有可无”。要真是可有可无的话,领导为什么不撤掉这个岗位?省钱又省事,何乐而不为?既然没撤掉,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个岗位有留下的必要。所谓“存在即合理”,有这个岗位你就有机会。建议你反思反思,在一个有存在必要、但不够重要的岗位上,如何能做出不一样的成绩。如果做出了不一样的成绩,也许你就会跨过一道大大的障碍,获得意想不到的新台阶。
讲个真实的小故事吧!有一个身边的老熟人,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他只是一个单位的打字员。打字员这个岗位没多大技术含量吧?干这个工作的人也很容易被替换掉吧?这样一个岗位,你要说它有多重要说不上,你要撤掉它也不可能。这位老熟人就在这样一个所谓“可有可无”的岗位上,干出了同类人干不出来的成绩。
他都做了些什么呢?我们知道打字员的职责,就是把别人写在纸上的字敲到电脑里就算完成任务了。这位老熟人不一样!他不仅打字,还顺带帮别人校对,交给他打出来的东西,你可以放心,保证无错字,让人很放心。
写文章的人都知道,入门级的校对只是考考眼力,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了“考功力”的事情,比如哪个词用得不好、哪个句子不通顺、哪一段表述不贴切,等等,都很考验校对者自身的“内功”。
这位老熟人喜欢帮人做校对工作,时间长了以后,就慢慢掌握了写文章的“窍门”。先是只能帮助别人纠正纠正错别字,后来发展到能发现篇章段落中的问题,再后来就学会了甄别那文章写得好、还是不好,好在哪儿,不好在哪儿,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很是帮单位那帮“秀才”们省了不少事。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有一次,正值放长假期间,单位临时有急务,几个搞文字工作的人又凑巧都在外面赶不回来,领导只好自己动手写材料,让打字员过来打。这位领导属于实干派的,文化水平不太高,文字表述能力也不太强,写出来的东西偏浅。打字员在打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当时没敢乱改,但心里记着的。送材料的时候,顺便提醒了一下领导,哪些地方以前是怎么处理的,现在写的是什么情况,请领导定夺,是就这样,还是按以前的方式处理。就这一提醒,让领导对他刮目相看,觉得这小伙子实诚、肯钻研,是个好苗子。再一问,得知学历啥的都没问题,只是暂时没找到合适工作,只能在单位当个临时工。领导原本就对正在给自己写材料的工作人员不太满意,了解到这个情况,这个高兴啊!立马拍板把打字员调过来给自己搞材料。就因为这样一个“天方夜谭”般的机会,这位老熟人从此走上了专职写材料的路子,从最基层一直写到市里,如今已经当了领导。
所以,在现实当中,我们需要认清一个事实:任何一个单位、任何一个团队,首先需要能干事、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没人干事,何以成事?任何一个领导者,只要不是想“自毁长城”,或者他自己不打算干下去了,那么他没有理由对踏实干事的人不予重视。
好了,我们再回到之前的话题。既然“需要人干事”是一个单位、一个团队的最基本的价值追求,那么你要只是自我感觉自己很努力、做得很好、领导认为你这个岗位可有可无,说明你“多虑”了。只是你的努力、做得好还没有得到领导的认可罢了,问题可能就出在你“有些心急”这上面。如果大家都认同你很努力、做得很好,领导就是明明白白地不重视你这个岗位,那么说明这个岗位的价值确实不大。既然不被认可,又没什么发展价值和潜力,这样的岗位形同“鸡肋”,不如早早离开,寻求新的发展机会。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