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在离闭店最近的扶梯还没有停运,拖着下班后的疲惫躯壳走到扶梯,终于可以少走几步了。
讲道理,因为今天算准时一点点下班。走出门口,商场的店铺都闭店了,等你下班的唯有门口肯德基和流动的小吃摊主们。
“烤地瓜,一个5块,香甜可口,通便润肠”报亭旁边的喇叭播放着。喇叭的主子就在一旁端着报纸阅读,他脸上总是架着一副快掉不掉的眼镜。
看人的时候似乎并没有借助眼镜,倒像是透过眼镜框的下沿让眼神偷偷溜出来,古铜色的脸庞饱经沧桑,一口口音,看着也不像是个本地人。
他的话并不多,每次我都会把车停在他的报亭旁,他的眼神的余光和我相视,并没有笑。
和往常一样,我骑着车准备回家了,谁知后面停了个共享单车,我一不留神,哐当哐当倒了。
声音中带着一点不屑和不安,那就像是命运之轴滚动出的节奏感。
突然,路过街上的行人拧开汽水瓶盖那一刻的“呲”的一声,感觉像极了一天中最有活力的样子。
迎着风,骑着车,我开始在复盘一整天的工作日程,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成人世界的人际交往里有些潜台词。
这里“成年人”的标准跟有没有达到18岁的法定年龄毫无关系,而是要懂得一套独特的解码方法。
有一对情侣来商场试衣服,在店里试衣服试了太久又不想买了,为了避免店员的杀人目光,不都得说一句“我在看看,逛一圈再过来买”。
但其实我也知道他的言外之意就是不买。
“你好,这个衣服能帮我找一下有没有小一点的码数”,“好的,我帮你查一下库存,或者你再看一下其他有适合你码数的款式”,一般情况下就是没有了,但是我们还是不能说“都在台面上了,没有就是没有了”但是这就是事实,就没有了。
或许这就是当代网友对成年人的体面的理解:可以百转千回地客套,绝对不可以直接把“我不……”“没有”这样的话说出口。
一言以蔽之,成年人的世界里有800种表达否定方式:
没有明确的肯定,八成就是否定。没有明确的否定,也有可能还是否定。
有一种人是傲娇得不肯轻易夸一个东西好。比如在英国人委婉到死的文化里,说一个东西“not bad”,其实不是说“不赖”,而是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意思。
但中国人的“还行”俩字,就必须得削掉好几层期待去理解,往往其实都是“不太行”。
比如跟朋友逛街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个时刻被质问她身上的丑衣服好不好看。
如果对方真的是关系很好的闺蜜,一句“丑,别买”就完事儿了;
但如果只是普通朋友,八成就只能带着委婉的微笑回答“还可以”,意思是“不是很好看,但我也不能直说你丑”。
我就经常被顾客问,我穿这个衣服好不好看,“我觉得还挺适合你的”,这也是我说得最多的了。
淘宝客服要让你帮忙好评的时候,都要编辑一段“感人的故事”,也不能直接说你好评我就给你返现。
成年人的世界里,如果是在没什么交情的人之间进行博弈,那话里有话似乎更是必不可少的保护色——
前几年表姐就一直被催着去相亲,那“假话不全说,真话全不说”的潜台词更是扑朔迷离。
举个例子,当一个给别人介绍对象的阿姨说一个小伙子的长相:
还可以/不丑/看得过去……请问以上哪种说法中的男生颜值最高?
还有一题,当阿姨形容对方姑娘的长相:
有气质/是个大学生/挺可爱的/很秀气……请问以上哪种说法中的女生最符合一般意义上的好看?
“相亲话术学”的奥秘,还真不是一般人随随便便就能听懂的。
再往纯粹的利益关系上靠近,那就只能是职场了。
每个成年人都知道,从花里胡哨的招聘启事开始,双方就步步为营、话里埋坑,真实意图全凭经验去猜。招人的想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凶相毕露,把残酷的现实都伪装在了糖衣炮弹下:
说什么“月薪4k-10k”,其实就是4k;说什么这份工作“磨练人,让人快速成长”,其实意思是钱少事多、责任全担。
想被招的人也想尽办法给自己的简历加滤镜:
“跨国公司财务部门实习经历”,没准是在麦当劳打的暑假零工;
“熟练操作office办公软件”,其实自己偷偷重新定义了熟练,哪一天遇到刁钻的让它做一个不会的就尴尬了。
说来说去,成人世界的人际交往会有那么多潜台词,本质上大概就是
身处其中的人都接受了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私利而博弈的规则。
最后令人醒悟:原来成年人的“原则”,可能就是没啥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