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皇汉医学江湖
日本的匠人精神从来不会让人失望,前篇已经讲过他们的古方派改革者们,那么今天就来讲讲近代几位继承者,浅田宗伯,汤本求真,奥田谦藏,龙野一雄,大塚敬节,矢数道明,江部洋一郎。
大家了解日本汉医是《皇汉医学丛书》,这或许真的是我们期望的水流千载归大海,民国陈存仁真的是让人感动,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么一批72种日本古汉方的代表作被译注出版,也让我们伤寒世界增加了瑰宝。今天大家可以找到1927年的影印本,也可以按照上面的书单去找各个出版社再版的。这些书值得收藏和翻阅。
我们看汤本求真的《皇汉医学》不时的出现《勿误药室方函口诀》,那就是明治汉方最后的巨头浅田宗伯的著作,近年来随着黄煌的推荐,浅田宗伯的名字在中医学者耳中变得熟悉。最近出版的《浅田宗伯方论医案集》大家可以入手,我常说得于手而应于心。浅田宗伯就是这样的实践者,他的看诊能力之强已经是降维打击,今天的伤寒学者或许应该练就的是浅田宗伯的感知力。汤本求真的《皇汉医学》是值得仔细精研的,或许相比其他大塚敬节的书你感觉《皇汉医学》苦涩没有乐趣,可是皇汉医学不是面向市场推广的医学入门书籍,他是真的在总结伤寒古方中最有价值和意义的给你看。汤本忠于仲景,所述不滥用,是一代大家的风范。汤本求真有奥田谦藏相助,大塚敬节有矢数道明相陪。奥田谦藏的《伤寒论阶梯》大家可以找来读读。毕竟日本伤寒派注释伤寒论的不多,之前的大部分也是在明清医家基础上择其善者而从之。
民国之后伤寒论的思辨进入低潮,那么我们要感恩的是日本这几位学者依然延续了开拓精神,让伤寒论前行的路没有停止。或者这个几本书是很好的入门伤寒论的另外一种方法,龙野一雄的《中医临证处方入门》,矢数道明《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大塚敬节《中医诊疗要览》,这三本书都是比较全面的介绍医方,日本的诊断方式和理念都在书中清楚的记叙,同时他们把西医的很多概念名词做了很好的中医阐述。目前学中医的通病就是学习了某个方子治疗西医的某个病名,可是忘记了中医是六经八纲辨证,从来不应该被病名束缚住。但是他们的用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再探索出路,他们辨析西医各种病症,然后用中医的思维来做出解答,这是我们要学习的经验,毕竟我们在这方面缺失太严重了,很多时候还停留在明清中医时候,不能很好地和时代做融合。因为市场或者国家政策的原因,日本中医也慢慢变得萧条,后继者越来越少,不过我们很可喜的看到日本有江部洋一郎这样新的思考者。他的《经方医学》是值得今天我们好好反思的,黄元御,彭子益都是在中医思维方式上不断前行,可是我们今天不能站在他们肩膀上前行,只能抱着老祖宗的东西啃,确实是不思进取。江部洋一郎这种新的方式研究经方,这种融合临床,根据临床提出假说来解读伤寒论,或者正好弥补了经学注解伤寒论造成的混乱。
关于大塚敬节的书,如《汉方临床治验精粹》《临床运用伤寒论解说》,《汉方诊疗三十年》等都是很好的入门书籍,各个网站上都有介绍大家自己去搜索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