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吟诵技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我是怎样走上吟诵之路的
文/陈水龙
吟诗作赋历来被视为文人墨客的儒雅行为。我们的祖先不但创造了文字,同时也创造了语言,给彼此的思想交流、情感表达有了一个有力的工具。在古代,文人很重视吟诵。吟,呻也,叹也,“凡言诗,人皆谓之吟。”《庄子》: “倚树而吟,”意为:倚在树干上轻轻地读着诗篇。诵,有节拍的朗读也。《礼记》:“春诵夏弦”,意为春祭时,宜大声朗读祭文,夏庆时,则要弹拨弦歌一番。在有新式学堂以前,私垫内的垫师教授诗文的一个基本方法就是要学生反复吟诗诵文,让学生在吟诵中逐渐地领悟着课文的深邃含意,达到融会贯通。一些蒙学课本,如《三字经》、《弟子规》、《千家诗》。无一不要求百遍、千遍去吟诵之。如果从先秦算起,吟诵这种传统的读书方式,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了。
但是,随着现代人的阅读习惯的改变,尤其是随着电子化阅读的普及,人们更多地是以眼代口读电脑视屏上的文字,少有人高声地吟诵了。吟诵作为汉诗文主要表达方式正在悄悄地蜕变,淡出了课堂和日常的生活。因此,很有必要大声疾呼,开展一个抢救吟诵,让吟诵重新走入课堂,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成为泱泱中华的一个受人赞誉的优良传统。
我是一个年逾古稀的退休教师。无论是在我任教期间,或退休之后,我始终身体力行,坚持探讨、实践吟诵,为弘扬吟诵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尽了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十三岁那年,我有机会上了一年私垫。期间,先生教我们吟诵古诗文;写毛笔字;读琼林尺牍等。这短短的一年里,为我奠定了日后吟诵文章、诗作的基础和习惯,对吟诵产生了浓厚兴趣。而在我读大学中文系时,虽遍读古诗,古文,却无开吟诵课。可以这么说,我大学毕业后走上中学语文教学的岗位的不短的几十年时间里,我给学生上诗歌课时,总要吟诵那些诗,教会学生欣赏,靠的还是当年塾师教给我的那点本领。多年过后,我当年教过的一些学生,每当返校相聚时,他们有时还会这么说:“陈老师,您当年吟诵的旋律总在我们的耳畔廻响呢!”可见,吟诵魅力之大。
我是闽南人,自幼生活在厦门,平时讲的是以厦门方言为基准音的闽南话。闽南话是随着晋代永嘉年间的中原士族“衣冠南渡”入闽,而随中原文化带入福建的;到了唐朝总章年间,陈元光父子开漳和唐末王氏三兄弟(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开闽的两次移民大迁徙,又进一步把中原汉语音带进来,并吸收了当时土著民族闽越族的语言,而形成的一个独立语系。今天的闽南语被称为“语言活化石”,巧在于它保留着大量中原唐古音。用闽南话读唐诗,往往比用普通话读唐诗更合辙押韵,琅琅上口。在长期的教学中,我反复揣摩,总结出读诗分“文读”和“白读”两种。文读即读书音,俗称“私塾仔音”,是当年唐音的读法;白读即说话音。举一个例说,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黄鹤楼”的“楼”,白读为“lau2”,文读为“lou2”和“liu5”,一般情况不读成“lou2”,但诗中二、四句末的 “州”、“流”,为了押韵,应把“楼”读成“liu2”。其次,吟诵时要注意诗歌的平仄。现代汉语分四个声调: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去是仄声,而闽南话分为八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其中阴平、阳平为平声,余者为仄声。古四声中入声随着时光的流失而消失,转入上去声中去。
那么,如何应用平仄声来吟诗呢?它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七律诗的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我们可以循此格式规律进行吟诵。
总的说:遇平声要拉长,遇仄声要读短。如上首诗末句“天际流”中的“天”、“流”均是平声,要拉长,而末句“万重山”中的“万”是仄声,则要短。其实,吟到第三、四句,是全诗中最精彩之处,因此,吟诵时要有变化,“两岸”、“孤帆”都是仄声,读时要短促,犹如唱歌的“半拍”,而第四句末的“天际流”则要拉长。这所谓“牵声拨调”是啊!这样的吟诵能增加诗歌的节奏感,听起来更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