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里每个人都还挺可圈可点的。
首先是主人公威尔,遭遇了幼年的不幸,他封闭了自己的内心,对一切抱着非常强烈的防御抵触心理。他害怕出名,偷偷地解出难题却不肯承认;他害怕失去爱情,不敢主动约心仪的女孩;他害怕被人看穿自己的懦弱,选择游戏人生,气走一个又一个来帮助他的人;他害怕自己的情感卑微,被人瞧不起,故意伤害并远离爱上他的人;他害怕改变害怕承担不起机遇,一次次放弃送上门来的工作机会。幸运的是,他遇到了惜才的教授,遇到了耐心细致的心理学老师,他们发掘他培养他疗愈他,终于帮他解开了心灵的枷锁,走向了开阔的未来。
然后是威尔的伯乐——教授。教授已经江郎才尽,靠着一次获奖维持着自己的尊严与自信,靠着一次功成名就把自己高高挂起,自视高人一等,以此满足自己的虚荣。但教授惜才,他看到自己两年才能解出的难题被威尔轻松搞定,他像个操心的老母亲一样把威尔护在身后,为他规划一切,威尔不听话时,他失望、暴躁、愤怒,误以为心理学老师的治疗方式耽误了威尔时,他立马站出来干预指责。他有自己的小私心和大虚荣,但他也愿意放下它们主动找心理学老师和解。威尔改变的过程,同样教会了他很多。
接着是心理学老师,毫无疑问他是威尔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在威尔气走了五六个心理专家之后,在威尔冲撞他冒犯他之后,依然耐着性子想方设法帮助威尔,终于用无数遍“it's not your foult”彻底击溃了威尔的防线,让威尔破茧成蝶。相信心理学老师的坚持也是一种弥补,一种抚平生命中遗憾的方法。他的人生平平淡淡,他的同学们一个个飞黄腾达,他甚至都不愿意去同学会。不得不说是有一点自卑的。妻子的逝去给了他再好不过的借口,他生活邋遢,工作随意,得过且过,任由时间流逝。威尔的出现是一次意外的挑战,不知道是出于同在南区的“老乡情节”,还是想在老同学面前证明自己,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他接受了这个挑战,随着威尔的疗愈也为自己注入了新的活力,生命重新焕发出能量与意义。说句题外话,有时还挺羡慕心理专家,他们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能一次又一次地审视和完善自己。
再说说女朋友。她出现在威尔的生命中,让威尔眼前一亮,也让我眼前一亮,她是那么的自信知足,充满生命力。她勇敢坚强,欣赏威尔就给电话,喜欢威尔就撩他,身为富家女却能跟威尔的朋友讲荤段子,爱威尔却给他选择离开的权利,即便再伤心也干净利落不再拖沓。敢爱敢恨,敢拼敢闯,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独立又坚强,多好的女孩啊,活该威尔回去找她,爱情学业双丰收。
最后想说说威尔的三个好朋友。他们象征着生活底层,没有什么技能,也没有什么抱负的人群。他们安于现状,及时行乐,为人义气,生活随意。他们看不到远方,也就去不了远方,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勉强养家糊口,也算各且其所。就像那些念完义务教育就出去打工或者回家务农的孩子,早早地结婚生子,过起了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日子。他们日常谈论的,是哪家打架了谁谁离婚了,他们通常关心的,是打牌赢了输了追的剧今天更几集了……若一直如此,他们倒也有波澜不惊稳定踏实的生活。可惜现在信息太泛滥网络太发达,任谁都能看到更精彩的世界,难免就有比较有落差了。于是,他们之中有的人透支体力劳力交换大城市的一隅,有的人铤而走险走起歪门邪道,也有少数人,付出超人的努力改变了命运。像威尔的三个朋友那样生活单纯的人,已经很少很少了吧。他们的生存环境,导致他们必须要付出更多更多才能勉强够到别人的起点,要么清心寡欲,要么拼死拼活,似乎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