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彩虹交流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等K线收完再止损?以下是彩虹的分享:
因为可能会出现中途到过止损点位而碰触到某个阻力位之后又回来,所以我们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而等K线收完再止损。
其实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已经代表了我们的此次分析错误,既然此次分析错误,那么直接认错就完了,为什么还要存在侥幸心理等K线收完呢?
出现这种情况的真正的原因是我们为了尽可能的实现赚钱的想法而找到的一种方法,而这种方法在确实会在一些情况中赚钱之外,还会给由于如果接下来K线收完点差较大增加止损的难度而扛单爆仓。
交易要敢于认错,不能为了不愿意认错而找一些其他方式,错了就是错了,止损就完事!让自己的交易标准不需要等K线收完再止损比通过用软件实现可能会更好一些。
我认同,所以接下来的交易模型关于执行环节会做出一些调整,所有进场订单全部预设止盈和止损点。
这个问题我中午思考过,在农产品现货时代,我们一直提倡的是等K线收完再做决策,上次路漫漫提到过关于到点位就止损的问题,当时我们交流的结果是,可以等K线收完,也可以不等K线收完,只要保持整体操作的一致性即可。
今天和彩虹聊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正在吃饭,文瑾和张公子也在说这个问题,我当时的回复是,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去思考。
1、把过往的交易过程翻出来,逐一进行复盘,设立两个标准,一是K线收完再止损,二是K线不收完就止损,做对比。
2、预设止损,将以往的进场点微调,调整止损点位。
但是下午的时候我突然想明白了以下几点:
1、这是一个心理障碍问题,如果在实际交易中,出现刚止损就回头的情况,说明本身复盘得出来的策略点位有问题。
2、没有任何人的交易亏损是因为止损而亏损的。
3、预设止损可能会多一些止损行为,也可能少一些大额止损,放在一个长周期里面来看,少止损的金额和大额止损的金额结果会趋于一致。
换句话说,怎么选择,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预设止损可以减少止损的难度。
基于上述3点,所以准备从下一笔交易开始,就做调整,回归几年前的状态,三点式做单。
最终结果会是怎么样,市场检验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