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智君
原创作品,转载需要作者授权
坎坷路
这条路很光溜,她走起来却感到磕磕绊绊,像她艰难的人生路。
去医院看女儿,坐公交车需要倒一次车,乘坐17路,再换乘16路,一个多小时到五大队,下车后走一会儿就到了第三医院。
可让她承受不起的是往返8元的车费,8元钱,对刘振霞来说是个不小的开销。
女儿曾工作在一个不景气的企业,多年前,有偿解除劳动合同,因为有病不能返聘上班,一直没有收入,完全指望她微不足道的生活费。
以前,刘振霞老人每月的生活费只有45元钱,这笔钱,她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
今年1月,老人的生活费增加到630元,她省吃俭用,把积攒的2200元钱给女儿交了住院费,身上仅剩几张小票了。
女儿第一次住院的时候,老人坐公交车去医院两次,第三次实在舍不得花车钱了,开始走着去。
走着去与乘坐公交车的路线不一样。走着去,从丰收村奔5矿,5矿奔方晓,方晓奔5大队。
方晓奔5大队能抄近道,可以少走一半的路程,她每走一次,都在心里感激开道的人,要不,她得迟半个小时,才能见到女儿。
路两侧是大小不均的树,有杨树、柳树,还有她叫不准名的树。小树在老树下遮风避雨的情形,让她联想到苦命的女儿。
她想:自己就是那棵庇护小树的老树,老树和小树虽隔有距离,但根系相连。
往返省下8元车票钱,她欣慰,女儿愿意吃的奶糖,她能给满足。
每次女儿见到她,先翻她的兜,当摸到奶糖时,露出傻傻的笑,可她自己的眼泪却在眼窝里直打转。
幸福路
记得女儿第二次住院时,她又走在这条路上,在回家途经采油三厂时,她在路边捡到一只塑料包装筐和两个空纸箱。
后来,一辆收废品的三轮车停在了她面前。
成交完毕,她换回了9角钱,这给了她意外的惊喜。从此她确信,这条路承载了她更多的希翼。
再去看女儿,她特意准备了一根小绳,边走边捡废品,走到五大队的时候,她捡的废品就背不动了,但她仍然弯腰捡,而后把背不走的废品藏到隐蔽处,回来的时候再仔细寻找。
最多的时候,她一趟捡的废品卖了12元钱,她用这笔钱,给女儿买了一套内衣内裤,外加一斤奶糖。
可是,那次她到医院时已经是中午,她敲女儿住的6号病区的铁门,护士没让她进去,说:“中午病人午休睡觉,有响动不行,要见得等到下午1点半。”
她去医院餐厅,花一块钱买了两个馒头,要了半碗菜汤,吃了一顿饱饭。
她坐在医院门前树下的长椅上,往5楼住院部望,女儿住在第3间病房,她想透过窗户看到女儿。窗户是蓝色玻璃,看不清楚,恍惚看到有人在走动。
母子连心,她相信女儿知道她来了,正在焦急地踱步。
她要告诉女儿,现在来看她不搭钱了,来回捡废品,除去花销,还有剩余,能贴补一些生活。
会见的时间到了,母女相见,女儿比量着崭新的内衣手舞足蹈。吃糖的时候,竟然给她扒一块,还把糖塞进她的嘴里。刘振霞幸福得眼前一片迷蒙。
返家的时候,她走到采油三厂就走不动了,她坐在路边东张西望。赶巧,本村住在1—101号楼的石有平骑摩托车路过,他把老人驮回了村。
石有平往家送老人的时候,嘱咐她:“这么大岁数了,有个三长两短咋整,下次看女儿不许走着去,车票钱我给掏。”
老人点头答谢,可过了一周,老人又起早走了……
娘心中那28里路!这条路是女儿回家的路!
大结局